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敬畏实质上包含着合理的因素,没有敬畏,规则就会成为被践踏的对象,敬畏理念的合理宣扬会有利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文试从培育公民对人类生命的敬畏理念、培育公民对天地自然的敬畏理念、培育公仆对人民群众的敬畏理念这三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我国公民法治理念的培育是在政府引导下自上而下进行的 ,在这种模式下 ,政府容易以政治优势忽视平等、权利、民主等基本因素 ,导致与法治社会的基本理念发生矛盾和冲突 ,偏离培育公民法治理念的基本目标。因此政府在培育公民法治理念过程中 ,必须摆正角色 ,以顺利地推进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3.
黄艳娥 《求索》2011,(8):174-175
一些先进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比较成熟的现代公民社会。这些国家非常注重公民意识的培育,也形成了比较系统的公民意识培育体系。具体做法:一是将公民课的教学与其他课程相互渗透;二是将公民教育与宗教活动相融合;三是实行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并重;四是实现了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并举。这些做法对我国公民意识的培育具有一定的启示。但是,我国的现代公民社会培育有其独特性,必须体现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因此,对我国公民意识培育的启示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我国现代公民意识培育的涵摄;二是"人民当家作主"是培育公民意识的基本保证;三是"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是培育公民意识的核心理念;四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意识培育体系。  相似文献   

4.
政府信任是政府与公民之间良性互动的重要表现,体现为公民在理性选择中对政府公共服务绩效的认可。当代中国社会中地方政府的信任指数呈现出下降趋势,主要与利益多元、理性公民、风险社会等因素相关。一般情况下,地方政府的信任指数与政府公共服务的绩效是正相关的,政府在公共服务中的表现越优良,获得的信任指数会越高。当前,地方政府在现实行为中,并没有很好地执行新公共服务的理念,出现一些行为背离现象。基于新公共服务的视角,提升当前地方政府信任指数的路径主要有:合理定位政府角色;培育理性公民参与公共事务;建立及时有效的回应机制;强化行政责任与民众监督力度;公共服务或产品供给人民导向化;坚持公共利益至上。  相似文献   

5.
公民社会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而公民社会的形成与发展对社会成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广大青少年是参与管理未来社会的主导力量,为了提升整体素质、促其全面发展,急需建构青少年生命道德观。生命道德观的建构应由学校、家庭、社会形成合力,全方位推展生命道德教育,参考路径如下:建构正确的理念导向,培养理解生命意识,欣赏生命之美好;建构正面的舆论导向,倡导热爱生命意识,珍惜生命之存在;建构积极的文化导向,树立敬畏生命意识,尊重生命之个性;建构合理的法律导向,强化保护生命意识,维护生命之权利。  相似文献   

6.
随着民主、法治进程的不断深化与发展,公民越来越多地参与到行政过程中来。这不仅有助于公民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有利于提高行政活动的民主性。因此,在行政活动中构建科学、合理的公民参与机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行政过程中的公民参与机制存在意识薄弱、能力偏低、程序不健全、救济机制缺失的问题。对此,应从加强公民参与意识的培育、提高公民的参与能力、建立合理的参与程序及相应的救济制度等方面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7.
“穷人的寒舍风能进、雨能进,国王不能进”,这则经典宪政寓言,强调的是社会对于公民财产权的保护、尊重乃至敬畏。3月8日,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开始审议的宪法修正案草案明确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使私有财产权从一般的民事权利上升到宪法权利,引起会内外的热烈反响。为此,记者采访了十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王利明教授。  相似文献   

8.
唐任伍 《人民论坛》2012,(18):58-59
敬畏,是我们这个社会存在的底线。正是因为有了敬畏,世界才变得如此精彩当前社会世风日下,人心不安,重要原因就是部分人没有敬畏之心,为所欲为,胆大包天。有了敬畏之心,人才不会忘乎所以,无法无天。可以说,"敬畏之心"是公民社会的基础,是民主、自由的前提,是拯救社会溃败的良药。让"敬畏"成为社会的一种准则,整个社  相似文献   

9.
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而培育公民社会 ,又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因此必须注重培育公民意识 ,全面提高公民素质 ,这是建立公民社会的支撑点 ;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建设 ,这是公民社会得以发育的外部条件 ;还必须健全和完善法制 ,实行依法治国 ,这是建立公民社会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0.
服务型政府,其本质就是善治、民主行政、问责、高效以及政务公开透明的政府。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强化政府及其官员的服务理念,推行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改革,鼓励公民积极参与,大力发展电子政务,加强法治建设以及培育和发展第三部门。  相似文献   

11.
个体的法律信仰培育路径主要有两条:其一,从对法律的理性认知、心理认同走向法律信仰;其二,从对法律的敬畏服从、情感内化走向法律信仰。以个体的法律信仰为理念基础,使其成为个体的价值取向和思维模式,有助于整个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稳定。  相似文献   

12.
《传承》2016,(9)
政治社会化是美国对公民进行核心价值理念教育的重要方式。借鉴美国政治社会化经验强化我国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应注重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专业学习相融合、与优秀传统文化相融合以增强培育过程的无意识性,以及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广泛参与性。  相似文献   

13.
从生命伦理的角度来看,西方公民概念的主要旨趣在于对自由、平等、契约、法治和天人分立等价值目标的追求,而中国公民理念的主要旨趣在于对自觉、奉献、自律、德治和天人合一等价值目标的追求。在市场化、全球化、网络化的时代背景下,我们应本着平等开放的精神、采取扬弃的态度来培育现代公民精神。  相似文献   

14.
刍议传统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公民教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如芬 《前沿》2006,2(5):65-68
公民教育是培育合格现代公民的重要手段。虽然我国儒家思想中并没有直接出现“公民教育”的字眼,但它却包含着一些公民教育的理念。传统教育思想对当代公民教育有着双重影响:它对于公民社会的道德教化、秩序规矩和终极目标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同时,它也导致我国当代公民教育中过于重视义务教育,轻视权利意识教育、重“说教”和“灌输”,轻视教育主体价值等现象的产生。只有正确认识这种双重性,才能进一步提高我国公民教育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公民政策参与的有序性直接影响着公民政策参与行为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为了提升公民政策参与的有序性,可以从行为引导和控制的双重视角进行观察。一方面,可以通过促成政策认同、提升责任意识、培育利他精神、增强社会信任等方面来改变公民政策参与理念,将有序的参与作为一种信念內化于公民之心,从而外显于公民之行。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完善政策参与的过程性制度、渠道性制度和惩戒性制度对公民政策参与行为进行外部控制,从而实现公民政策参与的有序性。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与公民意识培育具有密切联系,能够为公民意识培育提供理论指导,化解公民意识培育困境。因此,我们应以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创新公民意识培育理论,优化公民意识培育内容,推动公民意识培育实践,提高公民意识培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思想前沿     
经典公民社会的理想公民社会是一种道德社会秩序,因为在公民社会中人与人平等、自由、尊重地相互对待和交往。这就是具有经典意义的公民社会理念。经典公民社会理念对于我们今天在中国建设公民社会的意义在于,在坚持公民社会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中国人的社会生活中,公民这一概念可以说是一个最为平常、最为熟悉的基本概念了。当代中国人究竟需要怎么样的公民意识,公民的权利如何得到保护,如何增强公民意识,培育公民精神,江泽民的公民思想对这些问题作了科学的解答。  相似文献   

19.
爱国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自然情感,更是人的社会性的要求。因而,将爱国视为一种公共行为,是每个社会中的公民都应该具有的基本理念,是我们理解爱国主义的另一个合理维度。当代中国社会爱国主义教育如何从内容与方式上实行转变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从现当代国家——社会关系结构的影响角度看,爱国主义精神的培育与公共空间的创生应该是相互促成的。在当代中国,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应将爱国行为作为当代国家中合格公民的基本条件之一,以鼓励公民投身公共领域、关注公共生活世界作为爱国行为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20.
高校志愿者工作管理创新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如何把握志愿者工作的发展规律和志愿者的成长规律,创新工作理念、创新服务形式、创新工作机制,促进志愿者工作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对于新形势下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弘扬志愿精神、培育现代公民意识、构建和谐社会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