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毕于瑞 《群众》2012,(2):89-90
认真阅读省委罗书记推荐的三本书,深感受益匪浅。尤其《创业的国度》这本书,给我心灵带来震撼,启发我进行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2.
敬仰红安     
"两百个将军同一个故乡,"这是徐向前元帅为红安的题词,也是一本书的名字。这本书向读者讲述了红安的神奇传说。20年前,我收藏的这本书,却一直成为我心中一个未解的情结,敬仰的红安啊,什么时候能够拜谒您?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聋教育界,知道聋人余淑芬的可能不多。我知道余淑芬老人,是在《梦圆忆当年》这本书里。七八年前,戴目先生把他主编的这本书惠赠于我,我如获至宝,一气  相似文献   

4.
编辑向我约稿的时候,他们希望我能够推荐一些能够经得住时间考验的领导力方面的书。在学术研究过程中.我读过上百本关于管理和领导力的图书,其中,有两本书经住了时间的考验,变得越来越有用。更难得的是.这两本书完全不同。这两本书很难被列入管理网书的任何目录之中。  相似文献   

5.
曾被克格勃撒下天罗地网搜查的禁书 我已记不清什么时候听说过《古拉格群岛》这本书了。但却记得见过这本书的时间。1980年暑假前几天,外语系一位老先生神秘地告诉我有一本书,可以借给我看,晚上到她那儿去取,但只能看一天半。  相似文献   

6.
由江苏省政协文史委员会编纂,莫砺锋教授主编的《我见青山多妩媚——人与自然主题历代诗词选》问世了,我有幸在清样阶段便读到这本书,深深为之叫好!这本书立意新、选篇合理、注释解析精到,又由名家领衔,令人称赞不已。  相似文献   

7.
<正>终于在我的国家有了一本教汉语的书了。书名是《通向中国的大门》。这本书的作者是来自南京,目前生活在挪威的苏菲亚·晓芬·戈杰鲁尔和我。我们花了近一年的时间写完这本书的第一册,现在正在写另外两册。我们对中国深深的爱促使我们编写这本书。我在1976年随一个挪威教师代表团第一次访问中国。我们乘坐跨西伯利亚火车,途经前苏联和蒙古,整整走了一个星期才到达中国。在北京火车站,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  相似文献   

8.
说老实话,这样一本书是不大好写成功的。那么,这本书的成功之处在哪呢?我认为主要是遵循了三个统一  相似文献   

9.
<正>我把这本《旧制度与大革命》和刘震云的《温故1942》,还有一本研究战后欧洲史的书放在一起读,找同一个问题的线索。这个问题是,底层民众参与社会运动的诉求和方式同其当时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关系。但我无法在这里回答好我的问题,哪怕仅仅从托克维尔的这本书着手。在这本书中,很多作为章节题目的惊心动魄的句子,越出了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使得我从这本书里读出的疑问比获得的认知要多得多。我就说说我的疑问,跟大家讨论。一、民众的第一诉求是平等吗民众对不平等的耐受力在古今中外都是很高的。  相似文献   

10.
[意]卡洛·罗塞利著,陈高华译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8年11月版著者在该书《序言》中写道:"这本书写得仓促,存在一些主要的缺陷,缺少注释和参考书目。我被法西斯主义者驱逐到利巴里岛,在逃离这个岛之前的几个月中,我秘密地写作了这本书。因此,我  相似文献   

11.
以前我们经常讲,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但是现在可以说,只有中国,才能救社会主义。正是中国这么大的文明体,把社会主义真正优越的地方展现出来了。读了这本书,我有四点感受:第一,这本书的立意比较高,不是简单地谈  相似文献   

12.
飘逝的蝴蝶     
我曾读过一本书,它深深地打动了我,书的英文名字是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潜水衣与蝴蝶》)。写这本书的是一个法国人,叫让·多米尼克·博比,曾是ELLE周刊的主编。当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博比的生命已经离我们远去了。他还很年轻,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才40多岁。他死于一种突发的奇怪的疾病,病名也很奇怪,名叫闭锁综合征(locked-in syndrome)。它让博比对自己的身体失去了所有的支配  相似文献   

13.
当我刚拿到《青少年修养》这本书的时候,就被封面上“修养”这两个字吸引住了。对“修养”这个词我有些耳熟,我经常听大人说起这个词,也知道刘少奇写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这本书,但对它的真正含义我却从来没有认真想过,脑子里只有一点朦胧的意思,有修养的人大概就是指在各方面都做得好的人吧!  相似文献   

14.
人生需要乐趣,读书也一样,有人说现在有许多没营养、没文化、没内涵的书,但就是有人读起来津津有味,那怎么办?我想说,如果合上一本书的时候你的心情突然由阴转晴,这时候可以说这本书也是生产力了。桑格格之前出了本书《小时候》,那时候就有人出来唱反调,说是流水账读不出科技成分来。这一回桑格格又出书了,继续前面《小时候》的风格和语言,还是有人出来唱反调。但是我就是喜欢,因为一口气读下来我突然就变得很开心,这就够了,足够了。  相似文献   

15.
当我听说《把信送给加西亚》这本书时,有关送信的旋风在中国早已刮过N次。躲过了那个时候的喧哗,在当下尘埃落定,捧读此书,于我来说更显得有益。第一次听到这本书是在凤凰卫视对海南省委书记卫留成的一个访谈节目。2003年底,卫留成从中海油调任海南省省长初始,曾一个月做了  相似文献   

16.
王铁喜 《前进》2011,(8):53-53
我喜欢读书,但所读之书确实甚少,我读书有一习惯,只要认为是好书,便一次又一次地反复读,终也割舍不下。其中有一本书我竟读了17年之久,到现在还是一有时间便要读里面的一两篇文章,每读一次总有新的感受,新的收获。这本书的题目是《西口大逃荒——记者徒步"走西口"纪实》,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于1990年出版发行,作者是时任山西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张敬民和马小林。这本书是1993年我在太原参加山西省记者培训时购买的。同时还聆听了二位作者的授课辅导。  相似文献   

17.
正大连市人民政府台湾事务办公室编著的《台商"闯关东"传奇》一书,已于2016年1月由大连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作为这本书的主编和主要撰稿人,当我第一时间拿到这本书时,我的心情激动得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一刹那间,30多年来台商投资大连的一幕幕场景,仿佛像放电影一样展现在我的眼前,那么清澈明晰,那么扣人心弦,真是难以忘怀,让人回味……勇当先锋"闯关东"1984年,对于大连人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岁月。这  相似文献   

18.
《小康》2016,(9)
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习近平总书记流传较广的一句话,把抽象的"制度"这个概念讲得生动而富于形象。事实上有多少人对中国制度有过深入系统的思考和研究?都向大家推荐《制度的笼子》这本书,值得一读。这本书适合现代人看,都是短故事加短评论。它是用各个小故事串起来的大文章。这本书后记中列举了文中引用的50本专著和48篇报刊和网络文章。如果你没有耐心读这么多专著,那就来读作者这浓缩的精华吧。如果你不喜欢理论研读,这本书的短故事也很适合你顿悟。经我粗略统计,这本书共分5章,有53个小节,每一个  相似文献   

19.
朋友 :您喜欢读书吗 ?您热爱生活吗 ?您曾经认真地阅读过生活这本书吗 ?我想说 ,我读过生活这本书 ,而且是认认真真的读过。阅读生活这本大书 ,让我得到了很多的收获和感悟。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 ,我度过了无忧无虑的童年 ,小学中学是老师眼里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大学毕业后 ,我考入了国家行政学院 ,那是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一群有志气的年轻人聚在一起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一心要“学会文武艺 ,卖与帝王家”。从行政学院毕业后 ,我满怀着激情来到国管局工作 ,渴望能在这里干出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业。然而一段时间过后 ,却猛然发现自己澎湃…  相似文献   

20.
徐忠全 《中国保安》2012,(15):52-52
离开学校已经好多年了,这么多年没有认认真真地看完一本书。前段时间,女儿的学校要求每一名学生都要买黄蓓佳的长篇儿童小说——《今天我是升旗手》这本书,闲暇之余我也捧起书来阅读一下,谁知看过以后就爱不释手,被书中小主人公的精神所打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