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就业工程──城市妇女工作的一个重要领域上海市妇联如果说女大学生分配难、应聘难是80年代妇女就业面临的主要难题,那么随着劳动用工制度的改革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深化,90年代妇女就业的严峻问题则是中年职业女性再就业难了。从呼吁到参与,从调查到行动,再就业工...  相似文献   

2.
从80年代以来,中国的妇女研究开始鹤吠鸾起,到80年代末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声势,引起学界的关注。伴随着妇女研究的发展,创办一份能够代表该领域最高学术水准,反映最新学术动态的专业性学术刊物就成了当务之急。1992年,全国妇联妇女研究所创办了国内外公开发行...  相似文献   

3.
让更多的人就业邓树林当今中国正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80年代,中国安置了8500万人就业,从而使就业紧张的压力,获得了短暂的缓和。然而进入90年代以来,形势又再度变得严峻起来。1992年年末,城镇失业率为2.3%;去年年末,达到了2.6%;今年继续呈...  相似文献   

4.
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整体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吉林省妇女就业面临着很多的困难和障碍。在国家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引导下,从维护妇女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吉林省妇联把推动妇女就业作为第一要务,于1999年成立了吉林省妇女就业指导中心,全省妇联共建立妇奇就业中介组织1053个。  相似文献   

5.
世界妇女就业新趋势:当女老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从第二次大战以来,各国妇女大规模加人劳动力队伍已成为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在过去的半个多世纪里,尽管劳力市场上存在着种种性别歧视、职业隔离,尽管每次经济危机妇女都首当其冲成为其受害者,造成大量妇女失业……,但是这些都没能阻挡住妇女就业浪潮席卷整个女性世界,没能阻挡住妇女在各国经济中的崛起和发挥日益巨大的作用。现在,她们中间又在发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越来越多的妇女闯人了昔日男子的传统就业领域,走上了对她们曾是禁区的择业方式——自营就业,即自办企业。从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妇女自营就业的增长…  相似文献   

6.
蓬勃发展的瑞典妇女运动柏苏宁1994年8月下旬,我作为中国妇女代表团成员访问了斯堪的那维亚半岛东部的瑞典王国。瑞典妇女运动的成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瑞典妇女参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程度较高,体现在;瑞典妇女就业率高。60年代前,瑞典妇女同欧洲许多国家一样...  相似文献   

7.
世界的现代化大潮与中国式的现代化张式谷提出这个题目,意在讨论中国现代化模式问题。自本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关于中国应当选择何种现代化的争辩,曾经是思想界的一个热门话题,争论的焦卢、即中国现代化模式问题。进入80年代,随着新一轮现代化热潮的兴起,这个...  相似文献   

8.
70年代中期起美国社会对苗族妇女实施就业培训计划,对贫困线下的苗族妇女及家庭带来一定的利益。但苗族妇女从事的工作层次低,收入少,有失公正,且缺乏相应的文化氛围,指出要切实改善苗族妇女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妇女阶段就业”是近年采过论妇女就业问题的一个热门话题。讨论文章粗粗归纳起来,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文章从企业利益出发,赞同实行“妇女阶段就业”,另一类文章从妇女权益出发,反对实行阶段就业。虽然两种观点楚河汉界,泾渭分明,但它们有一点是共同的,都依然承...  相似文献   

10.
50年代是一个充满激情和希望的年代。新中国的建立,对妇女来说,不仅仅意味着百年战乱与灾荒的结束,更意味着两千年封建制度压迫的终结。废除妓院、禁止缠足、颁布新婚姻法、实行男女平等的就业政策、保护女职工的劳动权益,妇女在政治、经济、社会和家庭各个领域获得了与男子在法律上平等的权利。然而旧中国仅仅有60万妇女就业,大多数女性没有文化没有劳动技能,两千年封建家庭的管束方式,使女性面对新形势难以适应。但是,要冲破传统的社会分工,还要通过女性主动参与,参加社会生产。在那个白纸上尽情挥洒笔墨的时代,社会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从80年代至今,经济学家对社会主义的计划经济如何向市场经济过渡,展开了一场国际性大讨论。在这场大讨论中,邓小平倡导的中国经济改革以其独特的渐进模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通过局部渐进的改革,中国经济取得了持续的增长。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前苏联东欧国家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探索较中国为早,80年代末又相继选择了在理论的逻辑性上似乎更为完善的“大爆炸”式的改革之路,但结果却遭到失败。本文试图通过对两种改革思想的对比,分析邓小平渐进改革思想的经济哲学内涵,从中揭示中国改革选择渐进之路的必然性及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吃的宪法”──“90年代中国食物结构改革与发展纲要”摘要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的食物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尤其是进入80年代以来,中国食物发展速度加快,食物结构显著改善。──食物生产大幅度增长。80年代,中国人均粮食产量已接近400公斤,粮食长期短...  相似文献   

13.
妇女与教育     
妇女与教育孙建北历史上,中国国民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80%的成年人口系文盲或半文盲。同时,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传统思想束缚下,受教育状况的性别差异更为突出。新中国成立后,占全世界妇女四分之一的中国妇女终于获得了历史性解放,宣告了中国妇女在政治...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上海妇女劳动就业综述沈智不久前上海市妇女学会召开了第六次妇女理论研讨会,与会者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上海妇女劳动就业”为主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现将会上讨论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一、市场经济对妇女就业的影响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  相似文献   

15.
世纪桥头看中国文化──萧父教授访谈录本刊特派记者邓正兵人类正走向21世纪。20世纪中国文化走过的曲折道路,以及中国文化未来的走向,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去探索。武汉大学萧越父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和文化的研究,在80年代的文化讨论中以主张“继承早期启蒙思...  相似文献   

16.
维权工作     
《中国妇运》2007,(8):46-46
天津市召开发展手工纺织促进妇女就业推动会。并举办天津市妇女手工编织品展销会。强调要认真贯彻天津市第九次党代会精神,坚定信心,创新招法,加快手工编织业发展,拓宽妇女就业渠道,力争用三至五年的时间,把天津建设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手工编织基地,吸纳10万名妇女就业,把手工编织业发展成为广大妇女就业创业的摇篮、发挥才智的舞台、创造财富的天地。  相似文献   

17.
红红火火的妇联工作宋翠敏我参加工作已13个年头,其中有7年从事妇联工作。1992年春天,在县妇联领导的关心安排下,我再一次进入分别了3年的妇女工作者队伍。与80年代中期我第一次参加妇联工作时相比,市场经济浪潮大大改变了妇女工作的局面。引导妇女姐妹适应...  相似文献   

18.
关于女性自立创业理念与机制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挑战传统:妇女自主创业面面观》(以下简称《挑战传统》)一文指出当今中国社会已崛起一个女性创业者群体。女性自立创业增加速度如此之快,原因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这的确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社会现象。妇女社会地位提高的重要标志女性自立创业,已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一股新潮流。女性创业的增加是女性社会地位提高的必然结果,正如《挑战传统》一文所说,妇女就业领域正在发生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越来越多的妇女闯入了昔日男子的传统就业领域,挑选了对她们曾是禁区的择业方式,即自办企业。从上世纪的70年代末、80年代初开始,妇女自营就业的增长…  相似文献   

19.
好队伍制度势头记太谷县城关乡妇女农业科技推广集团张烈珍郭蕴藻80年代末,山西太谷县城关乡妇联组建了当地历史上第一个妇女农业科技推广集团。8年来,集团相继承担了省、地、县农科试验示范项目20多个,推广农业科学技术108项,引进小麦、玉米、棉花、蔬菜新品...  相似文献   

20.
认为美国学术界对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的研究自80年中期兴起。介绍美国学术界 对中国少数民族妇女研究的动力和理论来源及主要著作和学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