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两年,陵县在控制领导干部职数方面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实践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干部“官本位”观念难转变、“谁上谁下”评价标准难把握、配套措施难落实等,容易导致干部职数出现反弹。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规范干部职数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相似文献   

2.
沈泉涌 《求贤》2006,(3):13-14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应对竞争、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是领导干部素质健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职责,取得工作成效的内在品质要求。从总体上看,目前干部队伍心理是健康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表现出坚定执着、乐观自信、沉稳平和、奋发有为、严谨自律等良好的精神状态。但是也要看到,有少数干部因为心理负担过重而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甚至有个别干部心理严重失调,导致精神崩溃,酿成非正常死亡的惨剧。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干部工作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和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干部心理健康: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健康,是一个人应对竞争、成就事业、获得幸福的重要保证。领导干部心理健康,是领导干部素质健全和全面发展的重要标志,也是领导干部切实履行职责、取得工作成效的内在品质要求。从总体上看,目前干部队伍心理是健康的,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表现出坚定执著、乐观自信、沉稳平和、奋发有为、严谨自律等良好的精神状态。但是也要看到,有少数干部因为心理负担过重而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甚至有个别干部心理严重失调,导致精神崩溃,酿成非正常死亡的惨剧。因此,干部的心理健康问题,是当前干部工作中需要引起足够重视和认真对待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4.
为了解铜陵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我们对在市委党校学习的283名铜陵干部进行了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统计结果发现,我市领导干部心理健康状况总体上好于普通人群,但有15.55%的干部存在轻度的心理健康问题,极个别干部存在较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建议组织部门在重视各级干部的政治、思想、业务素质的同时还应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采取措施对各级干部进行有效的心理保健,提高管理绩效。  相似文献   

5.
加强心理辅导。邀请专家为干部集中讲授心理健康、心情调适、自我减压等内容,帮助干部进行心态和情绪“管理”,提高“工作愉悦指数”。开展“心理按摩”。通过案例分析、课堂互动、角色进入、换位思考、幽默感染等环节,对3000多名干部骨干进行心理按摩。输送“心理营养”。各级党组织每年为干部订阅《当代党员》、《党员文摘》等刊物11000份左右,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转型速度的加快及中央对领导干部素质能力要求的大幅度提高,一些领导干部存在心理焦虑、心态失衡等心理健康问题。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压力大、工作担子重、仕途压力大、外界诱惑多、家庭压力大。因此,我们应通过以下四方面加强领导干部心理疏导教育:一是开展人生观教育,使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利益观和政绩观;二是加强领导干部心理研究,提升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化水平;三是完善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机制;四是增设人际关系课程,增强领导干部人际关系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领导干部心理健康问题被高度关注。南于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领导干部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作为“关键少数”,承受的心理压力,通常比普通人群更高。从总体上看,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能正确对待压力,表现出坚定执着、乐观自信、沉稳平和、奋发有为等良好的精神状态。但也确有少数干部因为心理负担过重而出现焦虑、抑郁等问题,甚至有个别干部心理严重失调,导致精神崩溃。提高领导干部心理调适能力,减少因领导干部心理问题造成的社会危害,已成为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8.
文治禄  王曼 《世纪桥》2009,(18):6-8
通过对黑龙江省地厅级、处级干部共481人进行了生理性和心理性的亚健康、健康和疾病状态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处于亚健康和疾病的非健康状态。笔者认为,主要缘于转型期各种压力的不断加大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只有注重“四大平衡机制”的协调发展,才能提高领导干部的健康素质,从根本上实现其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执政能力与行政效率。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应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9.
文治禄  王曼 《世纪桥》2009,(17):6-8
通过对黑龙江省地厅级、处级干部共481人进行了生理性和心理性的亚健康、健康和疾病状态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领导干部处于亚健康和疾病的非健康状态。笔者认为。主要缘于转型期各种压力的不断加大及不良生活方式的影响,只有注重“四大平衡机制”的协调发展,才能提高领导干部的健康素质。从根本上实现其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执政能力与行政效率。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应引起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0.
干部交流应走出几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第52条指出:要“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制度”。干部交流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手段,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培养锻炼干部、激发干部的工作热情、防止腐败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干部交流的经常化也出现了一些“程式化”的问题,影响了干部交流的效用,应该引起重视并切实加以解决。误区之一:人往高处走,不提拔交流难。受“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思维的限制,将干部交流看作提拔干部的一种渠道,将干部提拔作为干部交流的一种理由。对有培养前途的干部进行交流,多是“带帽”…  相似文献   

11.
腐败是一种非常复杂的社会现象,社会心理是造成腐败的一个重要的内在因素。目前腐败心理呈现出补偿心理、失衡心理、侥幸心理等多样性特点。腐败心理的形成和行为的产生,往往是因为其个人需要极度膨胀,欲望动机发生扭曲所致,同时领导干部对权力认识的偏差也强化了腐败行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此,在选拔和任命干部时应进行心理测试,对干部要进行心理健康和心理代价方面的教育,适当满足干部对物质的需求,关心他们心理发展状况,从心理源头防止腐败。  相似文献   

12.
张魏霞 《山西青年》2022,(22):196-198
教育部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这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和实践质量的高度重视。现阶段,“00后”后作为大学校园的主力军,他们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如压力大、心理困扰和问题较多[1]。对此,为了校园的安全、和谐与稳定,探索适合“0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很有必要。本文将从高校“00后”心理育人取得的实效、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对高校心理育人工作进行分析探讨,从而提出新时代高校提升心理育人质量的路径与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党中央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于2001年9月召开了十五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建设的决定》,并且又把今年确定为转变作风年和调查研究年。转变党的作风,需要全党同志坚持不懈的共同努力.而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只有领导干部从自身做起.率先垂范.才能带领全党同志共同转变党的作风,从而使我们党真正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落到实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此.我们特约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张希贤副教授和中共中央党校党建研究生班的学员,就当代领导干部应具备的品格进行了深入探讨。张希贤认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当代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政治品格,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第一位思想品格和行为品格。这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属性在执政活动中的必然要求,是中国共产党人权力观的基本表现。梁代生认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当代领导干部为人民利益而奉献终身的勤政品格,是党的干部“官德”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党的干部教育工作的基本内容和共产党人追求的目标。张大能认为.“一身正气、两袖清风”是当代领导干部应努力追求的廉政品格,要具备这一品格必须乐于清苦.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权力观。孟永华认为.塑造“胸怀坦荡、从谏如流”的领导品格,对于领导干部带头贯彻和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龚琳认为,领导干部的职业要求领导干部具有“严于律己、严于律家”的自律品格,因此,要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和家庭观。这是新的历史条件下干部道德观的重要内容。包桂英认为,领导干部一定要从历史使命、时代要求、自身修养和现实需要出发,继续保持和弘扬“励精图志、艰苦奋斗”的创业品格。刘兆第认为,党的领导干部施政处事要“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要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同一切不良现象作斗争.要具有“坚持真理、刚正不阿”的处事品格。黄海波认为.在国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方式、社会组织形式以及群众生活方式发生变化的今天,领导干部要勤奋学习,积极探索,具有“不断追求、勇于创新”的进取品格。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素质是领导者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关键,是关系到党的各级领导干部能否实践“三个代表”的重大问题。近年来,各地在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建设方面采取了一些有效措施,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对干部思想政治素质考核仍存在着简单化、表面化的倾向,对到底什么是思想政治素质的标准不明确,认为思想政治素质是“弹性标准”,以致出现对干部考核失真,使少数干部被提拔到领导干部岗位时间不长就出现了“滑坡”现象。因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研究和探讨领导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内涵、特征及考…  相似文献   

15.
宛诗平 《党课》2011,(21):126-126
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有这样一种现象:为照顾一些政绩平平、能力一般的干部的“情绪”,就另设一名副职、虚职岗位;为照顾一些年事已高、不适合担任主要领导的干部的情绪”,就让他们“享受”比原来高一级的待遇。这种以“位置”来照顾“情绪”的做法,笔者着实不敢恭维。  相似文献   

16.
全国党校系统《新世纪干部教育论坛》就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新世纪领导干部素质、确立新的干部教育理念、实行干部教学新布局、实现干部教育资源整合、推进两个“一体化”、探索党校函授可持续发展、建立西部干部培训网络、构建学员管理工作新体系等方面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讨 ,对新世纪干部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新世纪干部教育创新研究具有切实地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7.
近日,中央巡视组在“回头看”过程中,发现一些干部存在“小圈子”问题,一些领导干部肆无忌惮拉帮结派。干部“小圈子”问题,并不是巡视反馈中的新鲜表述,早在中央对各省的第一次巡视中就被提及。例如,广西等部分省份存在“一些领导干部任人唯亲、搞‘小圈子’”等问题。而“团团伙伙”也是一直以来各类通报出现的高频词语。(新华网)  相似文献   

18.
女性领导干部为乌鲁木齐市的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她们的心理健康和压力问题也应引起关注。通过对120名女性干部心理健康和压力测评数据的问卷分析和心理咨询,对她们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进行了探讨,并对加强女性领导干部的自我心理调适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领导干部心理问题产生原因剖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有研究表明,中国正处在心理问题的高发期,心理问题正困扰着中国人的心灵,领导干部不可能置身度外,他们同样是心理问题易发、高发人群.在领导干部中,许多人感到"心理压力"过大,一些人"心理不平衡"、"心理浮躁",甚至"心理衰竭",相当一部分人对工作、生活和未来发展存在"焦虑"与"抑郁"情绪,等等.是什么原因引发了领导干部的心理问题?有哪些因素造成了领导干部心灵的压力、焦虑和失衡?为有针对性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地分析和揭示.  相似文献   

20.
要善于在认真倾听中了解说话者的思想品德,洞察其对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基本路线的坚定信念和强国富民的决心。“不知言,无以知人矣。”组织部长在与领导干部言谈交流时,必须善于倾听,通过对方的言谈了解其思想品德,进而洞察其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信心和决心。言为心声。一般说来,领导干部的个性心理和情绪状态与语言表达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人的思想、观点、愿望往往会在语言中表露出来,即使是谈其他干部的事,也会附带强烈的思想倾向,即使是善于掩饰的干部有时也难以克制。性格外向的干部更容易充分地表露自己的思想。组织部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