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同心楼”、“荣禄春”、“三阳泰”……这些有着上百年历史的老字号,近来频频被一些企业和个人注册商标,这成为绍兴商标注册的一个奇特现象。"“中华老字号”凭借着良好的信誉、独特的产品、优质的服务,曾在当地乃至全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但是,有关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1.6万家老字号企业中勉强维持现状的占70%;长期亏损、面临倒闭、破产的占20%;生产经营有一定规模、效益好的只有10%左右。由于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许多老字号已经在历史的长河中消失。而勉强维持的老店军团也正处在朝不保夕的状态,随时都有可能退…  相似文献   

2.
杨松 《北京观察》2008,(1):30-34
老字号是国家的宝贵财富,是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历史文化资源,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载体。建国初期,全国有老字号16000多家,目前只剩下1600家左右。北京作为历史古都,现有300多家老  相似文献   

3.
蔡茜 《乡音》2006,(12)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自今年起,国家商务部在全国实施“振兴老字号工程”。原经有关部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都要重新进行评审认定,并明确规定了7项认定条件,全国涌动起一股申报老字号的热潮。河北省也不例外,在规定的5月30日之前,向商务部上报了首批24家候选老字号,其中省会石家庄市只有乐仁堂药店和金凤扒鸡两家递交了申报材料。8月上中旬,商务部商业改革司在北京召开了“中华老字号”评审会,对第一批通过各省初审的申报企业进行评审;10月初,商务部正式对外公示了首批434家符合认定要求的“中华老字号”企业;河北省的8家被认定,其中包括金…  相似文献   

4.
2006年,商务部、文化部、国家工商总局、建设部、国家文物局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华老字号”授牌仪式,向第一批430家获得“中华老字号”称号的企业授牌并颁发证书。吉林省共有7家企业获得此项殊荣,吉林福源馆集团旗下的两家老字号——长春鼎丰真食品公司和吉林福源馆食品公司名列其中。而且吉林福源馆是中国食品工业焙烤行业的第二个中国驰名商标企业;是吉林省中华老字号中惟一的中国驰名商标企业,是吉林省第七个、吉林市第二个中国驰名商标企业。2004年,福源馆获得中国驰名商标,2006年福源馆获首批国家级金字招牌“中华老字号”,从而取得了实施品牌战略的阶段性成果。  相似文献   

5.
5月10日,是第一个“中国品牌日”.在这样一个旨在发挥品牌引领作用的日子前,却发生了一起关于老字号“稻香村”的品牌之争,“北京稻香村”“苏州稻香村”打起口水仗互相抹黑.其实除了这两家,还有一家“保定稻香村”也是老字号.  相似文献   

6.
<正> 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经济中,一些曾经辉煌一时的老字号也难以避免被淘汰的命运。商务部7月份在京举办的“老字号企业创新发展”座谈会上透露的信息显示,我国现有近1.6万家老字号企业,其中70%处于自生自灭状态,经营十分困难,20%能够维持,只有10%蓬勃发展。中华老字号企业的现状及发展前景究竟是什么样的状态?从10月初开始,  相似文献   

7.
2007年3月2日下午,由中国妇女外文期刊社诚邀20多个国家的驻华使节夫人及女外交官,联手北京老字号协会共同举办的"文化传承友谊,携手共迎奥运——中外妇女庆三八相聚老字号"联谊活动,在北京著名的张一元天桥茶馆隆重举行。全国妇联副主席赵少华、北京市商务局领导、北京老字号协会会长姜俊贤,以及三十多家北京著名老字号企业领导、女性掌门人和代表共同参加了这次联谊活动。联谊会气氛活跃,中外宾客相互介绍、相互交流,老字号品牌除了展示自己的特色传统文化,还纷纷亮出自己的看家绝活:张一元的迎奥运双语茶艺表演;全聚德、便宜坊、晋阳饭庄的烹饪技艺展示;荣宝斋的木版水印表演等。现场除了表演,还进行了红  相似文献   

8.
周红霞 《前进》2022,(3):31-33
<正>山西有句俗语“杏花村里老白汾,太原城内六味斋”。如同北京人信得过全聚德、天津人离不开狗不理一样,太原人对六味斋情有独钟。六味斋的酱肉一直是太原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因为太原人吃的是这个老字号的品牌,吃的是这个老字号的手艺,吃的是这个老字号的传统风味。  相似文献   

9.
近日,杭州老字号企业协会公布了一份《关于保护和发展杭州老字号的法律提案》,并邀请一批当地的法律专家研讨,最终定稿后将提请杭州市立法保护“老字号”。据了解,这也是国内第一份专门针对老字号品牌保护与发展的法律提案。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商业新形态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机制转换的滞后,许多老字号企业在历史变化中被市场淘汰了。目前,在全国1600多家中华老字号企业中,大多数举步维艰。杭州老字号也从发展鼎盛期的69家减少到目前的36家,且仅有如胡庆余堂、楼外楼、知味观等1/3的企业经营良好。同时,由于老字号缺乏立法保护,企业…  相似文献   

10.
我原藉虽不是北京,但前后在北京也生活了四十多年,非常喜爱北京老字号的产品,特别是食品。我自幼喜欢吃稻香村的食品,成年后买点心一类的食品,宁肯多跑些路也要到稻香村去买。因为它能保证质量,“原汁原味”。随着市场经济大潮的来临。稻香村的分号逐年增多。一直到最近第九门市部在西直门火车站附近开张营业。我注意到,在西外大街,还有他们的分号。在相邻不到两个街区的地方竟有两家稻香村,它们的生意如何呢?店里虽说不上车水马龙,但人流不断,在下班前后则熙熙攘攘。我也到其它老字号去购物,对比之  相似文献   

11.
时敏 《思想战线》2011,(Z1):74-75
中华老字号在造福百姓,传承中华文明,发展旅游经济等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赢得了人们的广泛尊重。然而,时至今日,"中华老字号"企业仅存一千几百家;就这一千多家老字号企业,还有70%经营困难,步履维艰;仅有不到10%处于盈利状态。其中,盈利状态良好,适应现代市场需求的老字号企业屈指可数。研究对这一问题加以分析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2.
正诚信经营、注重质量、周到服务以及独特技艺等价值追求和商业精神,支撑了老字号几百年来的生存、延续和发展。春华泰的瓷器、张一元的茶叶、瑞蚨祥的绸布??在"2014侨商北京洽谈会"上,39家北京老字号企业与来自34个国家和地区的130多位侨商洽谈合作,在寻找海外商机的过程中,老字号品牌焕发出更大生机。  相似文献   

13.
曾不止一次地看到一些外国游客,在光华街的老“福林堂”药店前大拍其照,尔后进后观光。店内悬有一块国家颁发的“中华老字号”匾牌,大约算得上金字招牌了。用现代时兴的“C1”来说,这老字号招牌也该是C1(企业形象识别)系统中的经营谋略、企业的视觉符号等等了,其形象资产和品牌价值,想来也不会低。不知道云南现存的百年老店还有多少家,哪几家获得国家认定的“中华老字号”之誉。沧海桑田,有些老字号随着历史的发展湮没了,如玉溪的“大道生布庄”、“开化三七庄”等。有的却顽强地一直顶风沐雨经营到今天,除福林堂药店外,尚有…  相似文献   

14.
一个企业之所以在数十年、上百年甚至数百年之后还存活下来,成为了“老字号”企业,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研究课题.从两家医药“中华老字号”企业——鹤年堂、同仁堂来看,企业与政府的关系对企业发展有较大的影响.这两家企业与政府存在着不同的“庇护”关系,在各种资源和资金的分配、占有和获取中,鹤年堂远不如同仁堂,导致了两者的发展出现了天壤之别:同仁堂成为了“白天鹅”,鹤年堂成为了“丑小鸭”.  相似文献   

15.
刘一达 《北京观察》2012,(12):58-65
每一座历史文化名城,都会有自己的商脉和文脉。老字号无疑是商脉和文脉的一个载体,犹如项链上的珍珠。历史文化名城存在的价值,就在于商脉和文脉的绵延不断。老字号恰恰是这种历史文化延续的活化石。人们正是通过老字号,来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的。2008年,应香港商界的盛邀,北京的十几家老字号赴港参加了商  相似文献   

16.
徐城北 《北京观察》2003,(10):54-55
别看我研究的多是老玩意儿(如老京戏、老字号和老北京……),可我从来是不敢称“老”的,尤其是北京这地方,胡子一大把的人还说自己“小着呢”,我又安敢造次?但就是这一二年,少年见过的北京风物,时不时就闯入梦境。其中进入最多的,就是祖父的四合院——打住!听我这一说,您千万别以为我们家是什么望族。我爷爷山东人,年轻时很穷,进北京无非是找口饭吃。在前门火车站当过剪票员,没几年升到了站长,再后来,又升到“北平至山海关”段的段长。正在这好时候,日本鬼子来了,他也就洗手不干了,开始利用在铁路上的“关系”跑买卖,同时在离前门不远的地方,买下了这个四合院。北京规范的四合院,应该是大门朝南的。可我祖父的这个,却是大门朝北。懂行的老前辈一听,保准就撇嘴了;就凭这规格,“没戏”!房子确实“没戏”,因为祖父旁边的  相似文献   

17.
陈建军 《北京观察》2003,(11):61-62
随着中国加入世贸组织进程的加快,欧美发达国家对中国掀起了一轮赛过一轮的反倾销。与此相伴随的是,已经进入中国的外资加速了对中国众多产业的“围剿”。在这种大背景之下,中国的绒线行业却创出了“两个零”:买不到外国的产品;没有一家合资或外商独资企业。在中国上万家老字号已有近八成香消玉殒的经济现实中,恒源祥堪称老字号不老的一面旗帜。而绒线行业的“两个零”现象,与具有76年历史的老字号恒源祥密不可分。绒线行业的“两个零”创造出“两个零”现象的绒线行业,堪称是目前中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绝无仅有的一个行业。曾经有几家外企想与恒源祥联姻,但对恒源祥调查之后都立即打了回马枪。没有别的,他们担心与恒源祥合作,有朝一日会被恒源祥吞并掉,而不是他们所希望的来  相似文献   

18.
申城“老字号”商店共有300余家,其中不少店龄已达百年历史。“老字号”的经营特色在海内外顾客中享有盛誉,特别是在港澳台的老年人中影响颇深。干果盆景松柏常青 一位年逾古稀的老台胞王传声与老伴看到一份香港《文汇报》上登载的上海有家三阳盛南  相似文献   

19.
古有丝绸通西域,今有元隆联五洲。北京元隆顾绣绸缎商行,这一近百年历史的老字号,今日真正向世人显示出“元隆”之本。元,乃开始、第一、居首之意;隆,乃生意兴隆、盛大之意。元隆人正是以勇占首,以智兴业。在近四年来,连年人均创利居同行业之首,他们不光在北京的贵宾楼、国贸大厦开设了3分号,而且还在阿姆斯特丹,墨西哥城建立了分店,继而又与香港合资兴办了  相似文献   

20.
稻香村     
北京稻香村始建于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位于前门外观音寺,南店北开,前店后厂,很有特色(时称“稻香村南货店”),是京城生产经营南味食品的第一家,产品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鲁迅先生寓居北京的时候经常前往购物,《鲁迅日记》中有多次记载。后因故歇业,但稻香村开创的北京南味食品派系代代相传,绵延不断。1984年,这个派系的第五代传人刘振英先生恢复了这个事有盛名的老字号食品企业。1895年(清光绪二十一年),南京人郭玉生来到北京,在最热闹的前门外观音寺开了“稻香村南货店”。南店北开,前店后厂,自产自销多种南味食品,为京城第一家。由于制作精细考究,甜咸相间,一反北方食品味重色深的习惯,很快赢得北京人喜爱,终日里人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