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的孩子离升初中还有三年,但周围的朋友不断地向我们灌输小升初的经验教训。北京的小升初是个不亚于滑铁卢的大战役。我们不得不开始为孩子上什么样的中学纠结了。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父亲从没有过这样的纠结。“没什么,好好考就行,大不了回家跟我种田打鱼。“父亲当年送我参加高考时,恬淡平静地鼓励我。  相似文献   

2.
《廉政瞭望》2012,(18):51-51
暑假之后,我的孩子要升小学四年级了。周围的朋友早已不断地向我们灌输小升初的经验教训。我不得不为孩子上什么样的中学开始纠结了。我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的父亲从没有过这样的纠结。“没什么,好好考就行,大不了回家跟我种田打渔。”父亲当年送我参加高考时,恬淡平静地鼓励我,如平常一样。  相似文献   

3.
《党的建设》2011,(11):64-64
《工人日报》日前刊登徐迅雷的文章说,近日,据一份调查显示,北京“小升初”的择校费,每个孩子的家长平均得准备8.7万元。以权择校、以钱择校、以优择校。俨然已从“潜规则”变成“明制度”。  相似文献   

4.
陆岩  萍之 《前线》2011,(10):29-30
目前教育资源的分布不均是“小升初”无法摆脱的现实约束,并且导致“小升初”过程中种种乱象的发生,需要重新理一理“小升初”制度的设计思路。  相似文献   

5.
詹国枢 《奋斗》2012,(1):61-61
年终岁末,朋友聚会,见一年轻同行脸色阴沉。情绪不佳,问以何故?答曰,为孩子操心哪!操什么心呢?朋友打开话匣子.说起了自己的困惑与苦恼。你们都晓得,我有一儿子,独生子,挺聪明,爷爷奶奶爱得要命,天天到学校接送。小家伙成绩很好。性格开朗,还是“中队长”,一家人甭提多高兴了。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今年上了六年级。眼看就要小升初了。  相似文献   

6.
世说新语     
不知道怎么进去,不知道哪条路可以走。——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教育室副主任方光伟谈北京"小升初"。北京实行"小升初"电脑派位制度,但这是家长最后的选择,因为重点中学几乎不参加派位已成公开的秘密在法律面前,每个企业都是平等的,包括中石油在内。能不能监管?我说是能够监管的,这是法律赋予政府的职责。——中石油云南千万吨炼油项目及副产品深加工项目引发社会各界关注。近日,昆明市市长李文荣明确表示将按程序向社会公开项目环评报告  相似文献   

7.
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近日呼吁废除三好学生评选,他表示,目前部分地区小升初推优挂钩三好生的做法"违背教育规律"。中小学校处于基础教育阶段,每个学生都是  相似文献   

8.
《理论与当代》2006,(6):9-10
有什么样的孩子,就有什么未来。 我们今天所做的一切,说到底都是为了我们的孩子;我们为之献身的事业,最后都要交给我们的孩子。从这个意义上,我们领悟着胡锦涛同志关于在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要论述的深刻含义。  相似文献   

9.
马晖  罗剑平 《廉政瞭望》2012,(18):62-63
新学期伊始,12岁的王浩进入了北京的一所市级示范中学。他没有跟同龄人一样,经历过奥数班的摧残,也没有随家长四处去众多“牛校”参加五花八门的入学考试。他的“小升初”,出奇地平静。  相似文献   

10.
钱国宏 《学习导报》2011,(20):52-52
到过欧洲几个国家,一直觉得德国的孩子比其他国家的孩子“立事”早。 团里的翻译普雷斯有两个孩子,女孩叫布力吉特,9岁;男孩叫丹尼尔,7岁。我们到普雷斯家中作客时,看见两个孩子正在家中浇花、洗碗。跟我们打过招呼之后,两个孩子没有像中国孩子那样围住客人问长问短,而是依旧埋头于手头的家务。  相似文献   

11.
近日,教育部基础教育司一位负责人表示,小升初的择校客观上刺激了学生课业负担加重。“‘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忽悠…….在我看来人生是长跑,起步早晚并不能决定一个人的一生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家教领域,有一个十分流行的观点,即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我们在赞同这个观点的同时,又觉得它不够全面。我们的观点是:好孩子是“宠”出来的。我们的孩子确实是“宠”出来的。当别的家长强迫着孩子挑灯夜战时,我们却催着女儿早点睡觉;当别的家长打骂孩子恨铁不成钢时,  相似文献   

13.
钱守旺 《新湘评论》2010,(13):40-40
童年不快乐,人生就不幸福。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的未来生活更有价值、更幸福。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为孩子的一生打下一个幸福的底色。把最美的童年留给孩子,让孩子享受到成长的快乐,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钱守旺 《学习导报》2010,(13):40-40
童年不快乐,人生就不幸福。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的未来生活更有价值、更幸福。我们的工作就是要让每一个孩子拥有健康、快乐的童年,为孩子的一生打下一个幸福的底色。把最美的童年留给孩子,让孩子享受到成长的快乐,应该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正不幸的阿迪力"只要孩子还能活一天,我们就要给孩子人间的父爱和母爱。只要孩子还有一丝生存的希望,我们都不会放弃治疗。"这是三师四十八团十二连吐逊·库完夫妇对我们的真情表露。2000年9月下旬,吐逊的爱人古松汗因病到三师医院住院治疗。一天吐逊正在病房门口抽烟,一个手中抱着孩子的汉族女孩向他走了过来,对他说:"叔叔麻烦你,帮我照看一下孩子吧!孩子已经两天没有吃的和用的了,我出去给这个孩子买些东西。"好心的吐逊这时只想着照看一下小孩子也没什么关系,反正自已闲着也是闲着,就把孩子顺手接了过来。吐逊回忆着当时的情景还说道,记得那女孩子当时  相似文献   

16.
又见少儿溺亡事件,每年夏天死于滔滔河水的孩子有几多?我们还没有从前不久“学灰太狼烤羊被烧伤孩子”的震撼中清醒过来,就又被5名溺亡孩子的悲痛击倒。短短几天,孩子们接二连三的死亡不是偶然的,他们正在用生命向我们控诉.安全教育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7.
曾晖 《廉政瞭望》2012,(8):24-25
“他是你的哥哥吗?” 课间,六年级3班的男生大都在教室里追逐打闹,课桌椅被撞得横七竖八,可卿浩洋仍然待在自己的座位上抓紧时间做着最后复习,很快他就要参加成都市新都一中的小升初自主考试了。不过,浩洋的心里却惦记着很久没来上课的小宇。  相似文献   

18.
给种子以生存的土壤,它就会发芽,为大自然增添一叶新绿;给孩子以真切的关爱,他们就会健康成长,成为国家的栋梁、新的形势下,我们拿什么奉献给孩子呢?我们的答案是,让孩子沐浴爱的阳光雨露,茁壮成长。  相似文献   

19.
《党课》2013,(9):108-109
【求助记录】都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对此,我坚信不疑。我的孩子还不满周岁,可我已经开始担心,由于我们做父母的某些不当行为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请问“三T公司”的儿童教育专家:父母哪些行为容易引起孩子的反感?  相似文献   

20.
我是2004年经人介绍从重庆带着15岁的女儿到十二团二十二连和有三个孩子的陆德富结婚的,婚后,我们彼此找到了依靠,生活得幸福,子女们孝顺.我们这一大家子,不但我们自己满意,就连邻里乡亲都羡慕.回想我和现任丈夫经营这个家庭的点点滴滴,确实不容易,但也确实又太容易,彼此之间无私地付出,让我和老陆之间,我们两口和孩子之间,双方的孩子之间,到处都充满了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