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公民与法治》2011,(2):26-26
●4名男青年因未获得经营短信群发业务资质。被北京市西城检方以非法经营罪提起公诉 ●以短信群发方式经营广告发布属增值电信业务。必须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群发短信涉及的对象宽泛,监管困难,此外,群发器的管理在我国目前还属于盲点  相似文献   

2.
在没有取得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的情况下,不到两年的时间里,4名男子使用短信群发器群发了上千万条商业短信。2011年3月29日,4人因非法经营罪分别被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判处一年六个月至一年一个月不等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万元至2万元不等。这也是全国首例为“群发短信”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  相似文献   

3.
××公司代理各种机打、手写发票,诚信合作、××家教,免费试卷分析,签约上课,成绩有保障……时常接到的各类短信让手机用户不堪其扰,而群发的假发票、招嫖、诈骗短信,更给社会治安带来了很大影响。记者近日获悉,4名男青年因未获许可经营短信群发业务,涉嫌非法经营罪被西城检察院提起公诉。这也是全国首例因群发短信涉嫌非法经营罪的案件。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垃圾短信已成为困扰老百姓正常生活的罪魁祸首。2011年3月29日。中国群发短信第一案在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一审宣判,法院以非法经营罪宣判4名被告人有期徒刑,打响了司法机关扫荡垃圾短信的第一枪。从面对垃圾短信的一声叹息,变成司法机关的有力打击,让深受垃圾短信之苦的手机用户看到了清静的曙光。  相似文献   

5.
评说速览     
《法庭内外》2011,(5):45-46
1非法信骚扰治罪合法信骚扰咋办3月29日,4名男子使用短信群发器群发上千万条商业短信,因非法经营罪被北京市西城区法院分别判处1年6个月至1年1个月不等的刑期。这也是全国首例对群发短信追究刑责的案件。该判例旨在保护市场经营秩序,维护市场监管部门权威,它的直接作用是打击"非法"群发短信这种"经营活动",而不是打击短信对公众正常生活的"骚扰",事实上司法机关以非法经营罪对群发短信者定罪判刑,并不能起到遏止"短信骚扰"手机用户的作用。毕竟,获得许可证的"合法信骚扰"是无法依此模式定罪判刑的,而现实中对公众的"短信骚扰"更多是"合法"  相似文献   

6.
一、基本案情徐某供职于一家SP增值业务推广公司,其通过短信群发业务为公司赚了10万元左右,通过提成分到了2万元。2008年,由于群发业务量增大,尝到甜头的徐某就把一部分业务给了向某。自2008年11月开始,  相似文献   

7.
不花钱,也能群发上万条的短信。2013年,流行一种叫“伪基站”的短信群发设备。熙熙攘攘的街头,一辆不起眼的小车中,可有谁知道,只需要几秒钟,车内传出的阻断电波,就会让方圆几百米的手机信号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消失,这就是传说中的“伪基站”。伪基站屏蔽手机信号后,将大量垃圾短信群发至手机。调查发现,目前伪基站已形成一条完整的灰色利益链,对伪基站的治理也有着不少困惑。  相似文献   

8.
一、基本案情 2011年4月至6月间,被告人秦某在北京市朝阳区等地利用短信群发的手段,向熊某(男,28岁,湖南省人)非法出售北京服务业、娱乐业、文化体育业专业发票七张(经鉴定均为真发票),票面金额共计人民币1247180元。2011年6月29日,被害人秦某被查获归案。  相似文献   

9.
子午 《江淮法治》2014,(4):15-17
正不花钱,也能群发上万条的短信。2013年,流行一种叫"伪基站"的短信群发设备。熙熙攘攘的街头,一辆不起眼的小车中。可有谁知道,只需要几秒钟,车内传出的阻断电波,就会让方圆几百米的手机信号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消失,这就是传说中的"伪基站"。伪基站屏蔽手机信号后,将大量垃圾短信群发至手机。调查发现,目前伪基站已形成一条完整的灰色利益链。  相似文献   

10.
垃圾短信是指未经接受者同意包含违背法律法规规定或具有广告信息内容的或以恶意报复他人为目的、侵害接受者通信自由、生活安宁或违背社会善良风俗的手机短信息。当前垃圾短信的主要形式,从短信的发送者的角度来区分,一般可以被分为四种:由不法分子发出的违法短信、移动通信服务提供商(SP)制造的“短信陷阱”、在公众间流传的不良短信、由地下短信群发公司发出的广告短信。  相似文献   

11.
据报载,2002年全球短信发送总量 3 600 亿条,中国大陆占900亿条。2003年大陆的短信市场规模将达到1 600亿条,由此产生的直接利润将达到 150亿元人民币。但是,在这“拇指经济”神话的背后,却暴露出诸多扰乱社会秩序、侵害他人权利的问题,因此对短信的立法管制也就引起了人们的关注。2003年9月13日在第六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暨第七届中国国际电子商务大会上由中国电子商务网提出了《关于短信息的立法建议的提案。此后,对于短信是否需要立法引起了人们的讨论。本文论图以日本《关于特定电信服务提供者之损害赔偿责任限制与信息发送者资料披露法》为例,来探讨我国短信的法  相似文献   

12.
定制短信伴随电信业务的进步而迅速发展,但是由于其业务实现手段的特殊性,使得该领域缺少相应的法律规制,现状混乱前景堪忧。本文以意思表示的分析为核心,浅析定制短信业务的意思表示特点及其应遵循的表示规则。要之,定制短信业务的意思表示应当是要式的意思表示。以保障消费者可以获得充足的信息,保障消费者的订约和解约自由。这种法律规制的进路应当以充分的技术手段为保障。  相似文献   

13.
短信犯罪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涂龙科  徐秀红 《犯罪研究》2005,(4):28-32,62
短信犯罪是指利用短信的区别性传播信息功能,通过向不特定或多数手机用户发送短信达到犯罪目的犯罪行为。本文就短信犯罪的类型,原因以及应对措施进行了具体阐述,以期对实践中预防和打击短信犯罪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杨慧 《法制与社会》2014,(16):75-76
短信诈骗是一种新型的诈骗行为,其犯罪形态成为实践中认定的难点,本文试图对利用手机群发诈骗短信骗取款项,因逃避侦查丢弃银行卡而未实际取出的案件进行分析,认为行为人为了逃避侦查丢弃银行卡后,并未实际取得卡内款项的只能认定为未遂。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短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方式。但垃圾短信的出现却给人们带来各种不必要的烦恼,如何解决垃圾短信侵权问题也就成为了现实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笔者试从垃圾短信侵权的主体、客体、侵权责任的承担以及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来解析有关垃圾短信侵权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6.
李朴 《法制与经济》2008,(13):46-47
随着社会联系的日益紧密和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手机短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重要的信息交流和沟通方式。但垃圾短信的出现却给人们带来各种不必要的烦恼,如何解决垃圾短信侵权问题也就成为了现实中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笔者试从垃圾短信侵权的主体、客体、侵权责任的承担以及问题的解决等方面来解析有关垃圾短信侵权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17.
短信服务虽然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和快捷,但是,其中的垃圾短信对人们的财产权、健康权和隐私权的侵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针对垃圾短信所带来的新的侵权问题,法律法规上的漏洞需要填补,同时,其他行之有效的措施也需要尽快地付诸实践,以达到清除垃圾短信,净化手机短信服务的目的,使短信的功能价值能够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18.
房保国 《中国司法》2012,(4):100-101
随着电信事业的发展,现在手机越来越普及,但是一个手机号码属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还是中国电信,需要证明吗?为什么提出这个问题呢,因为2009年网络名人土生阿耿感恩节短信群发功能被锁,运营商屏蔽群发祝福短信,其律师到上海某法院起诉中国移动违约。然而在立案阶段,  相似文献   

19.
垃圾短信已经引发了诸多的社会问题,其中侵权问题尤为突出,我们认为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切实保护手机用户的权利,遏制垃圾短信的频频发生。  相似文献   

20.
垃圾短信的违法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短信在给人们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垃圾短信。文中主要论述了垃圾短信产生的原因、对消费者造成的危害以及给社会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从信息内容违法、广告内容、制作上的违法、发布和传播上的违法、电信运营商的行为违法等方面分析了垃圾短信的违法性。本文号召广大消费者要提高对垃圾短信的防范能力,要杜绝传播垃圾短信,加强维权和法律意识,共同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