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义是一个古老又常新的概念。在中文里,正义即是公正、公平、公道。不可否认,人类始终存在着对正义的追求。有人认为.正义是一种"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德行;有人认为,正义各定其分,各得其所;有人认为,正义是一种对等的回报——"一个以某种方式对待别人的人.不能认为别人在同样情况下以同一方式对待他自己是不公正的";有人认为,正义指法治或合法性;还有人认为,正义指一种公正的体制。正义就像人们心中的一盏明灯。时刻指引着人们朝着它的方向前进。亚里士多德把正义分为分配正义和校正正义,分配正义涉及财富、荣誉、权利等有价值的东西的分配,以这个领域,对不同的人给予不同的对待.对相同的人给予相同的对待就是正义。校正正义涉及对受到侵害的财富、荣誉和权利的恢复和补偿.在分配正义领域里,伤害者应该对其加害行为付出代价.受害者从加害者那里得到补偿就是校正正义。现代法治社会的一系列制度设计和安排都是围绕着  相似文献   

2.
拥有自己     
陈思炳 《江淮法治》2014,(17):58-58
当一只杯子装满牛奶时,人们往往会说这是牛奶;当杯中装满果汁,人们常常又说这是果汁;只有当杯子空空如也,人们才会说这是一只杯子。这使我想起苹果公司创始人史蒂夫·乔布斯临终前所发出的一番感叹:“现在我终于明白,人生只需拥有够用的财富就应该去追求其他与财富无关的东西,比如感情、艺术或者儿时的梦想,无休止地追逐财富只会让人变得贪婪无趣成为一个变态的怪物,这便我一生的写照。”  相似文献   

3.
我家被抢     
生活中,一个人让另一个人相信某件大事,特别是没经过报纸、电视台“印证”的大事,很不容易。 比如,年初有人对我说,某某人在深圳只因抽了一支“烟”,就眯眯糊糊地把6000元钱“交给”了递烟者,我不信;再比如,年中有人对我说,某某人在深圳一手钱一手录放机,就高高兴兴地“买回”6块砖头,我不相信;再后来,也就是一年前,我家在广州街头被抢,事件发生在自家,我不得不相信了。  相似文献   

4.
半生缘     
张爱玲的小说为人们所喜爱,看完根据她的小说《十八春》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半生缘》,更增加了人们对女主角曼桢的同情,而她那经典的一句"我们再也回不去了",那么心酸、无奈与感伤,赚取了多少人的眼泪。当人们无法保留住逝去的婚姻时,往往会借助于外力,更有人求佛算命,甚至"做法",我就见过当事人为了让丈夫断了桃花运,而买来黑曜石狐狸摆件放在床头的事,让人啼笑皆非。这其中,最能安抚人的话就是佛教的"缘分"说,两个人的姻缘走到尽头,就无法再挽回。我下面介绍的这个案例说的却是另一种"缘分"。  相似文献   

5.
沈城 《检察风云》2003,(22):50-52
那些不愿上“中国百富榜”最后还是上了榜的富豪终于可以大喘一口气了,因为,刚刚结束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发出了要将保护私有产权写入宪法的“声音”。有人说,颇有微词的那“第一桶金”曾搅得富豪们心神不宁,如今用宪法保护私有财富,是对总是背负着原罪十字架的中国富豪心理的卸负。让社会承认“第一桶金”必须有附加条件从周正毅等一干富豪的出事很容易想到,如果不是非法经营,他们就无事可成,早先的牟其中、杨斌和仰融都是现成的例子。通过风光一时之后的出事,人们才惊悉这些富豪通过非法手段聚敛财富的卑劣行径。不少富豪之所以能够一夜暴富,…  相似文献   

6.
古陶瓷与古书画,是传统收藏艺术品中存世量最多的两个门类。相比较而言,现在去民间的古玩市场淘宝,见到最多的是仿古陶瓷,如果收藏者当真的买来了,那么这些所谓的仿古瓷器就真成了赝品;转而去到艺术品拍卖现场竞宝,见到最多的是仿古书画。  相似文献   

7.
罗超 《刑警与科技》2013,(21):202-204,201
<正>有人说,当今中国安防行业英雄辈出,这是时代的造就;也有人说,一些国际"世袭贵族"天生强大,他们的血统里流淌着"优质基因",但并未是一种优越,极具远见中总是会善于发现机会。此次《访谈·人物》栏目记者采访泰科安防设备亚太区销售总监简伟廉(Kenneth May),在采访中他似乎是在总结自己的人生感悟,给人启发、让人分享,而不仅仅是在讲述。  相似文献   

8.
沈嘉禄 《检察风云》2014,(20):94-95
在十多年前赵阳刚涉足这个门类时,圈中对于"小铜人"的称谓可谓五花八门,有叫它"俑子"、"铜俑"、"辽俑",后来才约定俗成叫"小铜人"。精美小铜人,世人多不识赵阳是一位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的收藏人,他玩收藏是比较早的。在热衷小铜人之前,玩了很长时间的花钱,并由故宫出版社出过一本书,名字叫《花钱的收藏故事》。  相似文献   

9.
朱爱东 《江淮法治》2013,(18):58-59
对她来说,曾经的幸福是那么美好,她珍藏着一本相册,相爱的时光就收藏在许许多多的合影里,但更多是定格在她的回忆里。一家敬老院里,有一位七十多岁的老太太,名叫夏兰。她已经卧床好几天了,而更让敬老院的护理人员担心的是,她从两天前就开始绝食,任谁怎么劝说,老太太就是滴水不进,只时时呼唤一个人的名字。后来,护工说,  相似文献   

10.
沈海晨 《检察风云》2011,(10):86-87
今年是中国新兴版画诞生80周年的历史时刻。在《藏家鲁迅》一书中介绍了鲁迅先生对文化的收藏门类众多,有碑帖、汉画像、版画、笺纸等,其中就有大量的版画和藏书票。  相似文献   

11.
元號 《检察风云》2011,(5):88-89
敢不敢下手买艺术品的前提,通俗地说,就是识不识货。最尴尬的是看了一件藏品,说不清楚究竟“好”好在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市场中随大流买藏品的人是多数。收藏的前提是鉴定.鉴定的前提就是要识货。  相似文献   

12.
家人生日,拿起同事吕娟推荐给我的生日蛋糕图册,我顿时被上面那件件堪称艺术品的蛋糕所吸引,“黑森林”、“榴莲飘飘”、“带我走吧提拉米苏”……光听这些名字已然是一种享受了,有的美图下竟然还点缀着爱意融融的小诗,让人感到宁静而温暖。  相似文献   

13.
2015年5月的一天,山西省榆社县的张鸣接到一个电话,让他喜出望外,因为对方说愿帮他出售他收藏了几年的艺术品.随后,事情的发展让他始料未及. 购藏品被骗 张鸣是山西省榆社县的一名退休职工.从2009年开始,他热衷于购买一些艺术品收藏.张鸣从电视购物上购买的艺术品,每件少则一两千元,多则四五千元.几年下来,他总共买了二三十件艺术品进行收藏,花费几万元.他相信这些艺术品将来肯定能升值.  相似文献   

14.
笔者与藏书票的缘分始于其在图书馆的职业生涯,这使他较早地接触和了解书间精灵的跃动。他对藏书票的收藏动机不是为了投资,而是将它视为一种文化载体,好让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得到艺术地发挥。黄显功说:"中国人见识过藏书票并非是20世纪30年代初的事,事实证明,在此之前,一些传教士、西方学者和外交官就将贴在书籍中的藏书票带到中国。有时候我在上海图书馆库房里查阅资料,无意中就会翻到老旧的欧洲原版藏书票。"  相似文献   

15.
“有人统计,现在进入艺术品市场的‘财富阶层’,在数量上连这个群体的千分之五都不到,艺术品市场本来就不大,又没有同量级的竞争对手,他们用点小力气就能在拍卖场上掌握话语权。”  相似文献   

16.
王海燕 《中国监察》2013,(17):62-62
开会睡觉为不良现象,让领导生气,群众痛恨,但会上睡觉的诸公却各有高见。有人说,会场安静、座位固定,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又有若干诲人不倦者在台上深入浅出、抑扬顿挫地反复吟咏,让人想不睡都难。又有人说,只听得几句,便已知晓会议内容,与本部门没多大关系,所以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你讲你的,我睡我的。还有人说,一件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提起台湾首富王永庆,人们都会联想到他的巨大财富,他那庞大的台塑公司。然而,越是富有的企业家,往往越节俭,王永庆就如此。据报载,一次,王永庆对他的秘书说:“我用的牙签只有一头是尖的,而市面上有一种牙签两头都尖的,哪一种比较便宜?”他的秘书回答说:“两头尖的便宜,你  相似文献   

18.
一位喜欢“大长今”的朋友检查身体发现患了一种需要与之纠缠一段时间的疾病,因四处求医而疲惫的她对我叹息说“如果能遇到‘大长今’就好啦”;无独有偶,那天在网上看到一位自认为其服刑的亲属有着“胥敬祥”遭遇而四处“上访”的群众也在叹息说:“如果能够遇到‘蒋汉生’就好啦”。正是因为这两种看似遥远的叹息让我同时想到了两个看似毫不相干的人——“大长今”与蒋汉生。我与那  相似文献   

19.
正义 《政府法制》2014,(4):20-21
回顾2013年,不论是公开审理的贪污腐败大案,还是社会影响恶劣的热点案件,一个个备受关注的重大刑案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法”热。这一年,检察机关公诉了许多让人记忆深刻、在人们心目中留下烙印的刑事案件。这里选择的10个案件,有人从高处跌落,有人财富梦化为泡影,有人再难和家人相见,有人后悔已太迟……这些案件的当事人在2013年法治事件中留下了沉闷的“足音”。  相似文献   

20.
有人说,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是一个巨大的建设工地。这话一点也不过分。且不说那紧张的京九铁路工地,那沸腾的三峡大坝工程,单是城乡那高高耸立的脚手架,还有那日夜轰鸣的推土机就会让你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城市、我们的乡村会更漂亮,我们的道路会更加平坦,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美好。然而,当我们憧憬未来美好生活的时候,我们也似乎听到了脚手架的呻吟、推土机的呜咽。有人说,这是脚手架、推土机在为那栋栋高楼后混乱的建筑市场哭泣!建设单位为所欲为工程发包,索贿受贿时下,社会上流行这样一句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