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彝族传统人生理想述论米正国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憧憬和向往。理想不仅是个人体现自身人格,实现自身价值的动力,而且也是一个民族形成共同的凝聚力和走向繁荣富强的基础,因此个人需要理想,民族也同样需要理想,一个没有伟大理想的民族是注定要灭亡的。理想的内涵非常丰...  相似文献   

2.
第一,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先进性的精神源泉 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终身是共产党人的本质特征。任何社会理想都是对于理想的未来社会应当如何的一种超前建构,它以对现实社会的批判性为前提,表达着人们对未来理想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相似文献   

3.
教学目的:(略)教学重点:崇高的社会理想对社会、对人生有巨大作用教学难点:理想属于社会意识课型:新课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师:上节课学习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观点,也了解了在社会中哪些现象属于社会意识。下面思考一个问题:理想属于社会存在还是属于社会意识?生:属于社会意识。讲授研课二、理想属于社会意识(板书)师:谈到理想,我曾私下问过许多同学,他们都有自己对理想的看法。如:有的同学认为,理想能使人精神振奋,给人以鼓舞,给人以力量;也有的同学认为,有理想也生活,没理想也生活,有没有理想…  相似文献   

4.
理想坚韧     
今天,理想这个词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不要说理想太老大陈旧太土气, 不要那样的讥诮那样的鄙薄那样的 不屑,只要地球上存在人类,就有理 想。 不要说理想太虚幻太哲理化, 不要装作看破红尘心如死水,只要你的心还在跳动,就有理想。 理想──永远高悬在人类头顶的太阳! 当我们追逐理想的时候,我们精神振奋,有跋山涉水的勇气,有穿越黑暗的胆量,有奔向终极的信心; 当我们放弃理想的时候,我们的青春和生命就会消失,变成扶不起的 烂泥化作微不足道的尘埃。 追逐理想,就象跑马拉松一样,.最要紧的是坚韧。虽然战争年代流血牺牲…  相似文献   

5.
一、什么是理想?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关系是怎样的?1.马克思主义认为,理想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种精神现象。理想就是对未来的、可能实现的美好目标的设想。理想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即未来性、可能实现性和美好性。所谓未来性,是指理想不是现实的东西,它是未来的目标。所谓可能实现性,是指理想是可以实现的,不能实现的东西不能称为真正的理想。理想是扎根于现实,合乎历史发展规律的设想。所谓美好性,是指它比现实美好得多。美好就是更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将会给人民带来更大的利益和更多的幸福。人们常…  相似文献   

6.
理想教育是人生观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大学生的理想教育,是培养跨世纪合格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本文拟就此问题谈几点意见。一、充分认识加强大学生理想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理想是人生的一种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政治立场、人生观和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表现。理想是人生强大的精神支柱,是催人奋进的内在动力,是事业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我们党一向重视对全体人民尤其是青年学生进行理想教育。邓小平同志强调、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时,一定要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他指出…  相似文献   

7.
人要有理想     
人生于希望、生于理想。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就在于,人有美好的理想而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生存状态。如果一个人没有理想、没有希望,那么人生也就失去了意义,生存也就失去了价值。希望是人对未来的企盼,理想是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它构成我们前进的动力。我们每个人都离不开理想,尽管每个人的理想、人生奋斗目标是不同的,但对于具体的个人价值却是相同的。从少年时代起我们就深藏着自己的理想和希望:我们希望自己成为科学家,为人类的科学事业做出重大贡献;我们希望自己成为文学家或诗人,给人类留下最美好的诗篇,用我们的文学作品讴…  相似文献   

8.
说“和”     
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建设和谐社会”,“和谐社会要靠全社会共同建设。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努力形成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从文化史的角度看,“和”的观念源远流长,渗透到政治、道德、文化、艺术多个领域之中。“和”是中华民族人格理想、家庭理想、政治理想、社会理想的集中体现,在今天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当前理想问题的误区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主义社会理想是凝聚中华民族精神、推动中国社会前进的巨大动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为这一理想的实现前仆后继、不懈努力,实现了几千年来最具革命性之变革。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仰是我们取得成就坚强保障。虽然今天我们已经开辟了到达共产主义理想的正确途径.但路遥途长,仍需有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支持,方能为理想境界之实现再创辉煌。  相似文献   

10.
加强职业理想教育,是当前对中专学生加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四有”新人的重要手段。引导中专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对于他们取得好的学业成绩,顺利进入其职业生涯,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十分必要。我们每一个中专德育工作者,都应以此为己任。一、影响职业理想的因素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具有实现可能的对未来的一种追求。职业理想则是人们对未来工作类别的选择,以及在职业生活中追求的奋斗目标。青年人的职业理想,其形成和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同时,还要受外来因素的制约。首先,要…  相似文献   

11.
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2.
在科学性中寻求合理性──关于理想教育问题夏明然,张卫东,党群邓小平同志指出“教育全国人民做到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这四条里面,理想和纪律特别重要。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的青年,要有理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10页)...  相似文献   

13.
不灭的理想     
不灭的理想张燕京不知道能不能在理想迷失的时代谈论理想。在如今这个许多人都活得很实在,现实生活又过于斑的时代,谁还想象当年的愚公,为着一种不可企及的理想而被活的远比他舒服的智叟们取笑呢!是的,不是有人在五星级饭店里,一出手就是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相似文献   

14.
“有理想”与精神文明建设傅晓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目标,是要造就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有理想,是其中的首要一项。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现在中国提出‘四有’,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其中,我们最强调的,...  相似文献   

15.
进行理想教育要讲清几个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精神支柱。一个人、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不能没有理想,否则就没有希望,没有前途。对我们共产党和社会主义国家来说,要强调和树立的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和信念。这种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理想和信念,是我们的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但是近10多年来,由于各种思潮的影响,一些人“理想破灭”。“信念淡化”,例如某地对年轻后备干部的社会主义信念问卷调查,只有42%的人信仰社会主义,ZO%的人不信仰社会主义,38%的人说不清楚。这个调查表明,我们有许多党的干部对社会主义信念存在模糊认识,至于…  相似文献   

16.
共产主义理想与人性进化岳德常编者按:共产主义理想,是共产党思想理论建设的根本问题。发表这篇文章,以飨读者。《共产党宣言》发表已经一百五十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也已经七十六周年了。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信仰、谈论、坚持共产主义理想,这应该说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相似文献   

17.
李芒 《小康》2009,(7):66-67
死生契阔,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大概是每一对初入婚姻殿堂新人的婚姻理想。然而,如今人们却离这个理想越来越远。陈耕野老人说,是因为现代人的欲望越来越多了。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思想是以人为本。人的因素重要,邓小平最强调的是有理想,一个人应该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作为一个共产党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就应该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而奋斗。  相似文献   

19.
汪金友 《前进》2013,(7):56-56
“七一”是党的生日,也是最容易让党员们想起理想的时候。因为在入党的那一刻,每个人都曾发出这样的誓言:“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理想是人们对未来社会及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也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有了伟大的理想,才能有伟大的行动。  相似文献   

20.
论邓小平的理想观徐久刚邓小平同志不仅是一位讲实话、办实事、鼓实劲、求实效的杰出的现实主义者,还是一位具有伟大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定的理想主义者。从邓小平在新时期关于理想的诸多论述中抽象而成的理想观,构成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