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人的现代化内嵌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过程中,是国家治理能力生成和运转的动力源泉。回溯历史不难发现,关注人的发展和维护人民利益是我党治国理政的一贯追求,这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也对当前国家治理改革提出要求:始终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更加注重社会公平正义和民主法治建设,更加注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即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的地位和性质,决定其不仅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占有一席之地,还将通过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等多种途径发挥积极作用。因此,参政党必须站在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角度,一以贯之地重视、加强履职能力与自身建设,在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体现出应有的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把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契合了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多元化的现实趋势。当前,群体利益关系是我国政治领域中的突出问题。为此,要明确利益表达权利在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功能定位,培育成熟的利益表达主体,疏通利益表达的渠道,行使法治化的利益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4.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不断进步发展取得的成果总和,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总体要求体现了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和政治行为文明的有机统一,是价值理性、制度理性和工具理性互动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其重要内容,这对于中国未来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所建立的制度体系,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民主化法治化、治理制度理性化、治理技术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特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提高公民素质并充分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并把“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作为其重要内容,这对于中国未来政治发展乃至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国家治理体系,是党领导人民在治理国家的过程中所建立的制度体系,也就是一整套紧密相连、相互协调的国家制度。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民主化法治化、治理制度理性化、治理技术现代化,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的基本特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强顶层设计和制度建设、提高公民素质并充分发挥文化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民主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形式之一的协商民主,在实现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因此,认识到当前我国协商民主建设中存在的困境,积极采取应对措施,加快实现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广泛、多层、制度化建设,具有不可或缺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参政党能力建设的新要求,探析参政党如何在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发挥自身作用,如何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视角增强参政党能力建设发展,开创参政党能力建设新局面,不断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不断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为推动多党合作事业取...  相似文献   

9.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制度建设对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意义重大。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当前制度建设尚存在制度现代化水平不高、制度执行力不强、制度建设中公民参与程度不够等诸多问题。要不断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必须从建立完善的制度体系、强化制度执行力建设、加强制度执行主体的能力建设、激发多元主体参与制度建设等方面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末,协商民主理论在西方国家悄然兴起。协商民主作为民主化进程中一个新兴范式,其内涵、特点等仍饱受争议,学界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但仍存在一些共识。然而,在中国,协商民主这个所谓的舶来品,早就有它的存在形式。同时,协商民主作为国家治理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一环,其在治理体系现代化中扮演什么角色?如何进一步地促进协商民主建设,以期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这些问题,仍然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宗教工作定位上提出了宗教工作具有特殊重要性,在本质上提出了宗教工作的本质是群众工作,在方向上提出了深入推进我国宗教中国化,在方式上提出了坚持以“导”的态度对待宗教,在路径上提出了坚持以法治方式推进宗教工作等一系列重要论断,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宗教观中国化新境界,丰富和创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为新时代宗教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理论和方针政策,是推进宗教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2.
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新目标。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相契合,法治建设能够有效地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诉求。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能够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需的社会秩序,丰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机制。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推进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完善国家治理领域内的法律法规,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13.
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新目标,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内在的契合性,法治建设能够有效地回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基本诉求。法治建设与国家治理现代化有着共同的价值理念,能够促成国家治理现代化所需的社会秩序,丰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治理机制。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就是要推进中国的法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完善国家治理领域内的法律法规,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鼓励多元主体的参与。  相似文献   

14.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协商民主制度之间具有内在联系。要按照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要求推进协商民主制度建设,实现协商民主制度的科学化、法制化、程序化、系统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协商民主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5.
国家治理是国家按照某种既定的秩序和目标,遵循一定的治理价值取向,对全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领域进行的计划、组织、协调、规范、支配和控制的活动过程;国家治理能力是国家宏观上统筹各个领域治理,运用国家制度管理社会各方面事务,使之相互协调、共同发展的能力。国家治理具有主体多元、方式多样、过程多向互动、结构稳定平衡、价值多元等特点。国家治理能力既直接影响着国家治理的绩效,也间接影响着国家的综合国力。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主要是推进国家治理体制机制现代化、国家治理法律法规现代化以及国家治理方式科学化、民主化、程序化。  相似文献   

16.
17.
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应从生态意识、生态制度、生态治理模式、生态科技、生态空间方面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8.
参政党作为参政议政的主体,是国家治理主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参政议政能力建设成效与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需要加强参政党参政能力的建设,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当前参政党参政能力建设还存在政治把握能力亟待加强、民主监督乏力、参政议政水平有待提升、组织领导能力不足和合作共事能力有待提高等问题。因此,需要增强参政党的政党意识,提升参政党的政党理论水平,强化政治把握能力;完善民主监督制度建设,强化民主监督能力;拓宽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培养吸收专业化高素质人才,提高参政议政能力;完善基层组织结构,重视构建学习型参政党,强化组织领导能力;推进党际党内和谐,促进民主协商,提高合作共事能力。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全新概念,这对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为参政党的能力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参政党应审视自身在国家治理中的位置,深入理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以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要求为指导,促进自身的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民主监督能力、合作共事能力、组织协调能力的发展,使自身参政能力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相似文献   

20.
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内在联系。机制设计理论有助于发现法治与国家治理现代化二者之间的内在作用机制。法治、国家治理现代化均符合机制设计理论的约束条件。信息效率和激励相容是实现法治推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内在动力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