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伟大的事业需要强大的精神作有力支撑。平凡之中的伟大追求、平静之中的满腔热血、平常之中的极强烈责任感的“三平”精神,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是新时代海西精神。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福建省高速公路有限公司党委高度重视党建工作,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科学发展、高速先行”,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战斗堡垒作用和保障服务作用,有力推动公司又好又快发展。随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全面推进,特别是国务院《意见》确定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四大战略定位,把“服务周边地区发展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放在更加突出位置,提出“构建以铁路、高速公路、海空港为主骨架主枢纽的海峡西岸现代化综合交通网络”,为福建高速公路事业创造了十分难得的发展契机。  相似文献   

3.
<正>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从国家发展战略层面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发展定位,赋予海峡西岸经济区重大使命和历史责任。对于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主体  相似文献   

4.
7月28日,中共福建省委八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在福州召开。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审议《福建省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实施意见》和《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修编)》。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上来,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振奋精神、锐意进取,抓住机遇、有所作为,在新的起点上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相似文献   

5.
对福州城市功能进行历史性分析,纵向考察福州城市功能产生、发展、变化的全过程,揭示福州城市功能发展的客观规律,把握福州城市功能演化的趋势。在新的背景下,作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的省会中心城市福州,将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必须根据《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对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定位,重新审视福州作为省会中心城市的功能地位,准确把握福州省会中心城市的功能定位。  相似文献   

6.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正式发布,体现了国家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的极大关怀、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也为进一步扩大榕台经贸合作带来了新机遇。当前关键是要抓住发展新机遇,提升福州战略定位,全面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在更高的层面上找准与《意见》相衔接的切入点。大胆先行先试,强化思路对接、政策对接、项目对接和机制对接,促进格台经贸在更高水平上的合作和交流。  相似文献   

7.
十七大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旗帜。”高举旗帜,必须解放思想。“解放思想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大法宝”,更是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首要法宝。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是新世纪福建省委、省政府加快发展、奋力崛起的战略之举,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行动,是全面促进祖国统一的具体举措,是海峡西岸加快发展、实现强省富民崛起的重大战略机遇和必由之路。我们实施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解放思想最为关键。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内容全面,内涵深刻,意义重大。尤其是明确了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总体要求和发展目标,为我们进一步指明了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国务院最近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表明发展海西升至战略高度,两岸全方位产业合作成为可能。新形势下福建省应当把握新机遇,面对新挑战,充分发挥自身独特优势,扎实推进闽台农业产业对接,实现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迅速崛起,为祖国统一大业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的发布,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进入一个新阶段。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站位更高,已经成为中央部署的战略任务,成为中央赋予的事关中华民族核心利益的重大使命,成为全党全国人民的嘱托,成为福建干部群众必须首先肩负起的历史责任。当前。最重要的就是要认真贯彻落实《意见》,用好用足用活中央赋予的政策,推动海西又好又快发展。  相似文献   

11.
《福建理论学习》2006,(4):38-43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海峡西岸经济综合体。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后发优势,有利于形成服务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有利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实施《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福建把握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全省上下加快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关键时刻,喜讯从北京传来:国务院常务会议原则通过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并已正式发布。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继续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完善沿海地区经济布局,推动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发展的重大举措,也是加强两岸交流合作,  相似文献   

13.
努力把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为两岸人民交流合作的先行区是省委八届三次全会作出的重要决策.这一决策的提出,是省委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践的拓展提升,为海峡西岸经济区绘就了新的发展蓝图,为福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我们发展闽台关系、推进对台工作提供了新的机遇.  相似文献   

14.
卢展工书记到河南工作之后,在广泛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河南实际提出了“三平精神”、“四个重在”、“以领导方式转变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等一系列重要思想观点,这些思想对促进河南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中原经济区建设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经过省委、省政府精心筹划运作,在今年的全国“两会”上,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河南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节点。在这样的背景下,卢书记不久前在洛阳调研时特别强调“做”,  相似文献   

15.
林耀煌 《福建理论学习》2009,(12):I0008-I0008
龙海是海峡西岸经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的颁布实施.为加快龙海在海西建设中的发展创造了历史机遇.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相似文献   

16.
2009年5月,国务院颁布《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支持福建“进一步探索在沿海有条件的岛屿设立两岸合作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实施更加优惠的政策”。2009年7月,平潭综合实验区应运而生。2011年4月8日,国家发改委全文公布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  相似文献   

17.
海西当先行     
海西春暖,喜讯频传。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再次写入温家宝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充分体现党中央、国务院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一贯支持,充分表明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中央决策之后已落实到国家实施层面,充分展示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成效得到全国人民的广泛赞同。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历届省委、省政府围绕发展这一主题,积极探索发展思路,破解发展难题,在不同发展阶段提出相应的发展战略,即大念“山海经”——加快闽东南开放开发——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这一发展战略的演进过程是同福建乃至全国的改革开放历史进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具有鲜明的福建特色。通过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的历史考察,可以从  相似文献   

19.
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是贯彻落实“三个代表”的具体实践,是服务祖国统一大局的积极步骤,是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海峡西岸经验是福建的,也是全国的。党史工作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史工作为现实服务,就是要围绕这个建设大局来站位,胸怀全局、立足全局、围绕全局、服务全局,在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中,充分发挥党史工作不可替代的作用。海峡西岸经济区既是一种新区域崛起的象征,同时也是福建战略思考的经验文化。早在20世纪80年代,省委就提出“大念山海经”、建设八大基地,90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被原则通过,海峡西岸经济区再度引起海内外的广泛关注,各界对海峡西岸经济区成为中国继长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