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龙舟文化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浩瀚无际的中华民族文化星空里,龙舟文化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以龙图腾为根底,以水生态环境为依托,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旗帜,数千年来为人民大众所喜爱。它生动鲜活的形式承载着千年累积的文化信息,长盛不衰,并傲然走向世界,这是一个十分值得研究的文化现象。龙舟文化是在不断融合嬗变中形成的多层次、多元化的复合体。因此,我们研究龙舟文化,也必须从多角度、全方位来分析总结它丰富的思想内涵和形式特征。   龙舟文化是图腾文化。众多学者认为,对龙图腾的祭祀崇拜是龙舟文化的起源。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考证的那样:“…  相似文献   

2.
进入90年代以来,文化界、学术界开始对前几年浪潮滚滚的“文化热”进行冷静的反思,对文化的讨论已由原来的从概念到定义、从范畴到术语的“大而空”、“空对空”的争鸣转向从具体的领域、专题入手,踏实地进行研究、挖掘。这是文化研究的升华和深入。在这样的背景下,1990年6月在贵州台江县施洞镇举行了全国“龙舟文化研讨会”。来自贵州、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云南等10省区的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民族干部,从民族学、民俗学、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文化学、宗教学、文艺学、体育学、文化管理等不同的学科视角,对龙舟的起源、传承与演变、文化特征、社会功能、龙舟竞渡活动、龙舟文化的原始宗教一巫术心理等各个层面进行深入、细致、严谨的论析,取得了丰硕的收获。会后,主办者又从代表提交的论文中精选出30篇,编辑成论文集《中华龙舟文化研究》出版,本文拟就此书观点上几点新的突破作一简要的评介。  相似文献   

3.
一声哨响,十几条龙舟从堪培拉的伯利格里芬湖面上冲出。 龙舟上奋力划桨的除了少数华人,大部分都是金发碧眼的白种人。在澳大利亚,龙舟已经发展成一项专业体育运动,承载着中国文化在全澳开展起来。  相似文献   

4.
朱金莉  杨赞 《当代广西》2012,(14):54-55
端午到,龙舟闹。 6月20日下午,防城港宽阔的西湾海域上,21支龙舟蓄势待发,恢弘的跨海大桥及数公里长的海堤上,是数万冒雨观看的观众。当竞渡哨声响起,龙舟犹如蛟龙出水,“迅楫齐驰,棹歌乱响,喧振水陆,观者如云”,在人们的欢呼声中似利箭一般乘风破浪,好一个“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的热闹场面。  相似文献   

5.
“增江水悠悠,龙舟争上游……”这是著名歌唱家吕薇演唱的介绍增城的歌曲《水悠悠,乐悠悠》中非常优美的歌词,所描写的就是增城新塘赛龙舟的景象。新塘赛龙舟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增城县志》记载,自宋朝以来就有赛龙舟的习俗,‘久五月则滨江村乡多备龙舟以端午前后数日竞渡……好事者具锦标酒食以赏胜者,旌旗招展,甚是可观。”其久远的历史渊源和厚重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6.
经国务院批准,全国侨联、国家体委、国际旅游局将于今年8月下旬联合组办“炎黄杯”世界华侨、华人龙舟系列赛。龙舟竞渡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文化体育活动。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文化是中华民族古文化的重要渊源和组成部分。龙舟运动在国内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全世界已有3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了龙舟运动和举办国际龙舟赛事。全世界五千万华侨华人热爱中华文化,炎黄子孙都喜爱这项运动。本次赛会在今年8月初将于陕西黄帝陵和湖南炎帝陵分别举行取圣火仪式,同时举行盛大的祭祖活动。活动结束后,炎黄圣火将分路传递,于8月23日进入岳阳开幕式会场。本次赛会分三站进行:第一站在风景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南省岳阳市举行。第二站在著名风景区庐山脚下的江西省九江市举行。最后一站在北  相似文献   

7.
赛龙舟赛龙舟是南方各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如壮族、苗族、傣族、白族、土家族等都喜欢在节日举行龙舟赛。由于民俗不同,各少数民族赛龙舟的组织形式与方法也不同。例如:傣族赛龙舟于每年的泼水节举行,比赛时,每舟坐60──70名水手,一人敲锣指挥,水手按锣鼓声划浆前进;苗族赛龙舟于每年农历5月下旬在清水江举行,龙舟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树挖成粮形而成,中间为母船,两边为子船,每只船坐30名水手,一名长者任敲头,一名男扮女装的小孩任锣手。无论哪个民族,龙舟比赛时舟的首尾均装成龙形,在规定的距离,以先到达终点为胜。第…  相似文献   

8.
浅述清水江畔苗族的龙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清水江苗族龙舟文化起源于杀龙,体现出苗族人民传统的抗争精神。经过长期演 化,龙舟文化更多地是以体育竞技和娱乐为目的。  相似文献   

9.
王亮 《两岸关系》2011,(6):56-56
又是一年初夏时,两岸同胞迎来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端午节,吃着粽子看赛龙舟当然是一道必不可少的风景。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厦门和福州就先后举办了两场海峡两岸龙舟赛,两岸龙的传人同场竞技,共同将中华传统文化之魅力展现给世人。  相似文献   

10.
尤拉 《今日上海》2010,(6):50-51
上海的苏州河沿岸已出现多座行业博物馆,共同演绎着上海的近代工业文明。今天我们就来走一走这条“苏州河文化长廊”。  相似文献   

11.
王飞麟  谢宏雯 《长江论坛》2009,(4):F0002-F0002
2009年5月23日至6月1日,由东湖生态旅游风景区管委会、湖北省体育局、湖北省省直机关工委、湖北省教育厅、湖北省总工会、湖北省旅游局联合主办,湖北省水上运动中心、湖北省龙舟协会、听涛管理处承办的2009武汉东湖端午文化节暨“神丹杯”首届湖北龙舟大赛在东湖听涛景区举行。  相似文献   

12.
江里梅 《今日广西》2010,(12):12-13
第二届防城港市国际龙舟节已落下帷幕,但龙舟节期间精彩纷呈的活动仍让市民回味无穷,本届龙舟节在彤式上有所突破.打破了传统的单一竞技模式.将体育竞技与丰富多彩的各项活动有机结合,龙舟竞渡、彩船海上展示、海上焰火晚会、沙滩汽车赛等几大亮点真正做足了“海洋”文化,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充分凸显了防城港市的海上龙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5,(12)
<正>6月6日,由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中国龙舟协会及福建省体育局等单位主办的2015海峡两岸(集美)龙舟文化节暨"嘉庚杯""敬贤杯"海峡两岸龙舟赛在厦门集美开幕。共有来自台湾、广东、福建等海峡两岸的60支队伍参加龙舟比赛。海峡两岸龙舟文化节围绕"弘扬嘉庚精神、传  相似文献   

14.
2011年5月1日的夜晚,春风沉醉,位于上海市闸北区灵石路、平型关路上的大宁剧院灯火通明、熠熠生辉,迎接从四面八方赶来的人群……随着上海市有关领导摁下象征启用的电钮,这个在上海苏州河以北地区唯一的甲级剧院正式宣告对外开放,同时也向人们“递出”了一张印有“海上文化中心”的闸北文化新名片。  相似文献   

15.
《前进》2013,(7):F0002-F0002,I0001
北方水城迎贵客,美丽沁州焕异彩。 山西沁县2013端午民俗文化节暨山西省华安杯龙舟大赛,以“弘扬清廉文化、建设美丽水城”为主题,集中展示了沁县优美的生态环境和以“巾吲曲艺之乡”为代表的非遗文化魅力。民俗表演、沁州书会、龙舟大赛、招商引资、钓鱼大赛、文化巡游、摄影展览等系列活动,主题鲜明,精彩纷呈,为广大嘉宾和游客献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大餐,  相似文献   

16.
苏州河原名吴淞江,源自江苏太湖,东至上海外滩汇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上海境内53.1公里。1843年上海开埠后,因河道通向富庶的丝织中心苏州,越来越多的人称之为“苏州河”。  相似文献   

17.
《今日上海》2012,(10):12-12
上海中心城区以苏州河为界,苏州河南部的“南四区”黄浦、静安、长宁、徐汇历史基础和区级财政状况较好,加上世博期间的大力投入,区域产业结构和功能显著提升,关平居民生活如居住等条件也不断改善,近期上述四区又布局了若干市级重大功能性文化项目。  相似文献   

18.
肖淇 《今日上海》2012,(10):36-36
国庆前夕,由民建上海市委与普陀区政协联合举办的2012“苏州河论坛’暨“浦江论坛”隆重召开。众多政协委员与相关专家等300余人出席了会议,为苏川河沿线开发和推进上海西部新兴商贸科技区建设献计献策。当天,现场还举行了“苏州河论坛”网页的开通仪式。  相似文献   

19.
运用体育人类学"田野工作"方法,对苗族独木龙舟竞赛地点进行周期性调查发现,独木龙舟这项传统运动项目实际上是一种体育萌芽,其节日活动中浓郁的巫术礼仪维系着苗族支系聚居群体的文化认同和精神支柱,具有原始礼仪竞技属性,苗族独木龙舟节日欢娱具有增进内部团结、缓释内部矛盾纠纷等作用。  相似文献   

20.
《台声》2018,(13)
正据台湾媒体报道,6月23日上午,来自两岸4座城市的11支龙舟队在台北市基隆河上展开激烈角逐。这是两岸城市龙舟文化交流赛继去年在上海举办首届之后,移师台北举办第二届赛事。本届比赛由水岸台北端午嘉年华筹备处、新北市体育总会、上海市龙舟协会、南京市龙舟运动协会联合主办。台北、新北、上海、南京派出各自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