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杂谈二则     
“因人废言”与“因言废人” 孔子的许多思想见解,在二千多年后的今天,仍以其独到、深邃而令人折服。“不因人废言。不因言废人”即为一例。  相似文献   

2.
“废省”是“台独”分子的一贯主张,但最近一个时期,台当局及国民党高层却别有用心地抛出“废省”论调,并明目张胆地与民进党相互勾结,精心合演“废省”丑剧,致使岛内“废省”浊浪甚嚣尘上。这是国、民两党图谋通过“废省”来谋取“中华民国在台湾”法制化,进而实现“台湾独立”、“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阴谋的重要表现与具体步骤。国民党煽风点火,民进党推波助澜去年10月8日,当台“内政部”高层官员表示要将台现行叠床架屋的4级行政层级精简为2级后,“废省”议题就在台当局的煽动下迅速发酵。李登辉对“内政部规划小组”的行…  相似文献   

3.
邹昊 《求索》2011,(11):212-213,227
废名的乡土小说写作,是在意欲独立营造文学的梦境,塑造一种“静穆、和谐、优美、典雅”的乡土中国镜像。为了实现对这种诗意乡土中国镜像的建构,废名建构了属于自己的乡土小说艺术观并将这种艺术观念实践于具体的乡土小说书写之中。废名认为,小说写作绝对不能是对现实生活的简单模仿,而是在与现实生活拉开一定距离之后所进行的审美性观照,只有如此,小说写作才能获得“诗意”与“梦幻”般的艺术世界;而这这种艺术世界,才能是“关”的世界。本文即意在通过结合废名具体的乡土小说文本,在“文学梦境的追求”、“叙述静穆和谐的乡土镜像”、“独特意境的营造”三个具体的角度上,展开对废名乡土小说艺术观的探析。  相似文献   

4.
王燕枫 《群众》2022,(12):29-30
<正>“无废城市”建设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实践,是从城市整体层面深化固体废物综合管理改革的有力抓手。2018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方案》,我省徐州市入选国家首批“11+5”个试点城市。2021年1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要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鼓励有条件的省份全域推进“无废城市”建设。2022年江苏省政府工作报告把抓好全域“无废城市”建设列入重点工作任务。江苏每年产生的固体废物超过3亿吨,利用处置率达到90%以上。在新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5.
《协商论坛》2014,(8):59-59
“政府要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发展面向农村的养殖污染和垃圾废品处理企业,实现废有去处,废有所用。”“湿地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公益事业,要广泛深入地宣传湿地的重要作用和湿地保护的重要意义。”……6月20日,政协委员与福建省环保厅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加强湿地保护”专题进行协商,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6.
江苏省灌南县委统战部近年来围绕经济发展大局服务,利用自身优势牵头水利、农业、林业、畜渔等方面的10多位专家,考察指导改造河堤建设,并组织引导98家非公有制企业投资。在原被当作“废田”遗弃的河堤上,盖起了大棚、猪舍等,使20万亩“废田”变成“聚宝盆”。目前,灌南县建成各类河堤项目120个,投资金额已达3亿元,已成为统一战线服务经济建设的一项亮点工程。  相似文献   

7.
数字&声音     
《小康》2007,(5):14-14
“废棋比臭棋损失还大。”;“我们是独家经营,而不是垄断”;“媒体不是中纪委”;“这笔钱相当于我父母半年的退休金,够我在大学里花3个学期。”;“一有事情就首先问罪群众,这是神经衰弱、没有力量的表现。”……  相似文献   

8.
关于《废都》的对话□张卫民,周斯伍《废都》一炮走红,毁誉参半迄今正版伪版发行百万册文学价值所使?性爱描写所使?周斯伍:《废都》的走俏是文学界近几年罕见的现象,尤其是在文学失去了所谓的轰动效应后,一本小说能够引起这么大的轰动,可以说到了街谈巷议的地步,实在出入意料。好多平时不读小说的朋友也谈开了《废都》。张卫民:我觉得这不算新鲜,过去几年王朔不也走红了吗?再说《废都》的广告做得不错,小说未出之前,有关稿酬的议论已经沸沸扬扬,一本价值100万元的小说自然会引起人们的关注,这在中国新时期文学史上还是前所未有的,尽管后来媒介一再声称这是误传,但人们的阅读期望已经被“吊”起来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今后一部小说想要获得成功,没有新闻媒介的参与和支持,恐怕不太可能。周:但贾平凹不同于王朔,在人们印象中,王朔的作品是介于通俗小说和严肃小说之间的,连他自己都声称“一点正经都没有”,他的小说符合市民趣味。而贾平凹历来被当作严肃文学的一员重将,他有多年的文学声望,况且他一直是强调“文以载道”的,当然他的“道”不是现实政治。具体说,他的“道”与天地、士地、石头之类的有关,我想我能理解他讲的那些东西,极富韵味,山川水土都和“道”有关…  相似文献   

9.
地方     
《创造》2011,(3):19-21
近日,“重金属冶炼节能减排关键技术与工程示范”在湖南取得重大进展。项目科研团队攻破了高浓度重金属冶炼废水生物制剂直接深度处理与回用关键技术,所开发的深度处理重金属的生物制剂无二次污染,具有极佳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10.
最近,台湾“行政院长”张俊雄召集紧急记者会,以“不建核四不会缺电”等 6项理由,宣布停建核四电厂,此举在岛内掀起轩然大波。台湾朝野各党派间的矛盾更为尖锐,政治、经济形势动荡加剧。一场新的政治风暴席卷台湾。 “核四事件”引发台湾岛内严重的政治风暴   “核四”,即兴建核能第四厂计划,是台湾在经历了 1979年石油危机的背景下,其能源多元化政策的组成部分。该计划于 1992年 2月经台湾“行政院”核准, 1994年由“立法院”通过预算案。但民进党表示坚决反对,该党还将“废核”写进其党纲。   台湾新领导人上台后,“核四…  相似文献   

11.
温奉桥 《青年论坛》2002,4(1):106-107
本文从现代主义的“无名”性存在和现代心理学“焦虑”人格的角度 ,以《废都》为例 ,来解读贾平凹小说的现代意识。“无名”与“焦虑”是现代人的精神徽记 ,《废都》因其准确深入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精神状态 ,而成为二十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心灵史”。《废都》是一部充满现代感的作品。  相似文献   

12.
弥天大谎:“美国废报纸”之梦1996年7、8月间,浙江省台州市爆出一特大新闻:以经营“美国废报纸”业务在台州声名显赫的“超级大亨”陶仙国携巨款外逃!这一逃可不打紧,台州市一大批公司以及一些机关、企事业单位顿时慌了手脚。据了解,光是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3,(4):13-13
3月9日,全台逾20万人于北、中、南、东同步举行废核大游行,诉求终结“核四”、核电归零。当天,南台湾废核大游行中数万民众集体躺倒,高举废核标志,表达反核立场。  相似文献   

14.
台湾核之惑     
郑太男 《台声》2013,(3):43-44
随着“核四”追加预算的审议期临近以及对日本福岛核灾两周年的反思,台湾岛内民间“反核”氛围愈见凝重,不但“废核”游行在全台次第登场,更令人忧虑的是,“核四”议题已愈发流于民粹,几无沟通空间。  相似文献   

15.
柳英 《两岸关系》2006,(5):31-32
台湾当局的“终统”行径引起岛内外各界的强烈反对,也给岛内经济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短期影响——股市大跌“废统”论的提出对岛内股市来说是极大的利空,在“废统”论不断发酵的1个多月中,台湾股市不断下跌。2月20日股市的收盘行情为6686点。2月21日,美国游说台湾当局淡化“废  相似文献   

16.
二凤 《中国减灾》2010,(7):45-45
这是一个近乎有点吊诡的“时空旅程”:刚刚从上班的地铁上看到移动电视上推介《低碳阴谋》一书,一跃出地面,刚坐在电脑前,就看到各大网站纷纷转载的“珠三角地区长期遭IT行业重金属污染”的报道。  相似文献   

17.
史继忠 《人大论坛》2011,(10):53-54
戊戌变法把教育改革提上了重要日程,维新派认为:“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学校之立,在变科举。”从此,“废科举,兴学堂”成了一股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在由古代教育向近代教育转型期中,严修是一个重要人物。他率先实行教育改革,在贵州改革学古书院。他的《奏请设经济专科折》,  相似文献   

18.
李立 《台声》2006,(4):10-11
2月27日,陈水扁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两岸同胞的强烈反对和国际社会的一片谴责声中,强行决定终止“国统会”运作和“国统纲领”适用。只不过,陈水扁玩了一把文字游戏,将“废统”换成“终统”二字。但台湾民众和国际社会是不会被政治诚信和道德人格彻底破产的陈水扁所骗。因为,陈水扁“谋独”之心,路人皆知。他想通过“废统”来进行新的分裂活动,特别是要为通过所谓“宪政改造”谋求“台湾法理独立”铺平道路。那么,陈水扁为何不顾一切要终止“国统”呢?一是想摆脱他目前在岛内面临的困境。去年年底以来,岛内的政治局势使陈水扁不得不向“台…  相似文献   

19.
圆明园是一座废园,世界上没有哪一座废园像她这样受到如此持久的议论和关注。她留给人们的最后印象是一场冲天大火,纵火的是远道而来的英法侵略军。在中国人的集体记忆里,这是一个巨大的耻辱。这场劫难虽然发生在一百多年前,但直到如今,人们依然能够强烈感觉到它的影响和存在。也许是因为发生在圆明园身上的故事太过悲怆,屈辱太过深重,还没有一个中国人用传统中的“凤凰”意象来呼唤她的重生与崛起。  相似文献   

20.
“八十毋劳论废兴,长征接力有来人”。在喜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之际,浦东新区人大机关开展了“我是共产党员”感言征集活动,并约请我撰写自己的人生体会。我虽已年届耄耋,但仍想用叶剑英元帅的两句诗,表达一位老党员对党的事业的真挚情感和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