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5 毫秒
1.
毛泽东叱咤风云、波澜壮阔的一生,不仅是当年和现在,而且也是今后亿万青年的师表。在其光辉的著作中,一个充满活力和朝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关于培养教育青年的若干论述。这些论述,构成了毛泽东培养教育青年的基本思想,也就是马克思主义的青年观。每当我们重温这些教诲,总是油然而生一种师生的亲切感和创造未来的使命感。面对当今的世界风云和我国新时期的历史任务以及中国的前途命运,从上到下都来研究毛泽东培养教育青年的基本思想,冷静而深刻地思考当前和今后青年的培养教育问题,无疑是非常具有针对性和重大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2010年1月31日,新华社播发了以"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为主题的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新生代农民工"的提法首次在中央文件中出现。有评论道:关注新生代农民工的命运就是关注中国的未来。  相似文献   

3.
2012年台湾"大选"以国民党胜出而降下帷幕。那些合资格首投族在"大选"投票的那一刻出现严重"窝票"现象。原因是:台湾青年普遍对"看得见的未来"缺乏信心;长期以来政治意识淡化的必然结果;逆反心理强化首投族对选战的反感;台湾青年在激烈选战中出现"审美疲劳";客观上考试时间与回乡投票冲突。"窝票"背后隐藏着的台湾青年政治价值观危机,随着两岸长期和平发展的进程而给未来台湾选举带来影响:台湾青年"窝票"仍将是"教训"政治人物的"杀手锏";公民意识的淡化造成选举投票率滑坡不止;缺乏政治经验使投票意向更加难以预测;两岸认同危机因教科书问题而继续存在。追踪台湾青年政治价值观的未来走向,是研究未来台湾政治选举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4.
张荣臣 《传承》2012,(9):18-19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也是党的未来和希望。9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新的历史时期,广大青年要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尽情展现人生价值,在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事业中更加奋发有为地贡献出青春的力量。  相似文献   

5.
鲍善冰  侯卓利 《前进》2020,(5):52-53
重视青年,就是重视未来。党中央对青年的发展寄予深厚期望,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族的未来在青年。"而青年肩负大任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缺钙"。如何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践行正确的理想信念,是每一位青年在人生道路上必须思考和回答的重大课题。一、青年如何认识理想信念理想信念由理想、信念两个词构成。  相似文献   

6.
发刊词     
《青年探索》与读者见面了。与其他青年刊物不同,它是一份学术性的杂志;又与一般学术杂志不同,它是一份专门研究青年的刊物。青年是未来的希望,未来是属于青年的。人们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关注可以决定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青年问题;从来没有象今天这样重视青年在经济振兴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青年的发展关系着世界的未来,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推进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青年人责无旁贷。在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际,让青年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学习者、传播者、践行者,就要加强新时代青年思想教育,深刻发掘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的思想内涵,传扬中国社会和谐包容的公共价值,树立"全球公民意识"的培养目标,鼓励青年参与国际交流、加快青年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实现全球公平、和谐、正义的新秩序、新格局。  相似文献   

8.
青年的未来性青年的未来性 ,也可以说是青年的明天。这个明天不是转瞬即逝的 2 4小时 ,是指从青年转化到中年之后一个比较长的阶段。未来是确定的 ,人人都理解的 ,但又不能界定成几年几月几天 ,因而也有点不确定性。人类不同的群体 ,都有未来。但老年的未来较短 ,中年是日居中天 ,过去和未来参半 ,少年儿童的未来虽长 ,但那是朦胧的 ,模糊的 ,非“现实”的 ,只有青年的未来是明晰的 ,现在过去就是未来。青年已有智力勾划未来 ,也有能力创造未来 ,使梦想变成美好的明天。这就是把青年是未来和希望 ,说得最多讲得最响的原因。青年是未来和希望…  相似文献   

9.
世界是青年的,中国的前途在青年身上。相信与关心青年关系着中国的命运与未来。 要相信青年,首先就要弄清当代青年的主流与支流。我们认为当代青年的主流仍是好的。我们这种评价并非主观臆断。中国青年研究中心1992年至1993年全国 8省市所作的抽样问卷调查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10.
王茹 《人民论坛》2023,(23):139-141
当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稳步推进。共建“一带一路”倡议、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的落地生根,给世界带来了繁荣稳定的巨大红利。中国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世界的未来属于年轻一代。新时代中国青年不仅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见证者和受益者,更要争做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参与者、建设者、传播者和贡献者。新时代中国青年要有家国情怀、人类关怀、全球视野,胸怀“两个大局”,激发青春动力、展现青春活力、扩大青春影响力、汇聚青春合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注入青春力量。  相似文献   

11.
陈斯喜 《中国人大》2012,(23):24-25
12月4日,我们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讲话中深刻指出:"宪法与国家前途、人民命运息息相关。维护宪法权威,就是维护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权威。捍卫宪法尊严,就是捍卫党和人民共同意志的尊严。保证宪法实施,就是保证人民根本利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对党的理想信念的认同问题,本质上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同问题。当代青年对党的理想信念的认同,不仅在当下事关人心向背,而且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未来发展与前途命运。因而,如何有效地进行当代青年特别是  相似文献   

13.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新时代中国青年胸怀世界,面向未来,与世界青年共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力争科学认识世界历史发展之趋势、人类社会演进之大势、理性分析世界的差异性并尊重世界的多样性、透彻理解世界的实践性,方能展现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世界情怀,承担起改变世界的历史使命。志向决定方向,新时代中国青年将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为开创美好未来、实现全人类的共同梦想贡献智慧力量、展现青春担当。  相似文献   

14.
官志红  欧阳锋 《求索》2013,(11):126-128
五四新文化运动时期,深受启蒙思潮影响,中国青年知识分子相继思考当时的中国社会性问题,"问题小说"得以生成。"问题小说"的发生,引发了中国民众对中国未来发展的整体性思考。"公共性"是研究中国"问题小说"的重要维度,它以时代性的姿态占据社会公共性话题论域,其实质不只是推导出一个现成的结论,它更倾向于围绕一个共同关注的论题展开多向度的思想探索。"问题小说"的写作者们以其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敏感意识,观照和审视社会人生,他们的小说文本从不同的侧面和不同的角度反观当时中国的诸多社会问题和人生的诸多重要课题,透视了20世纪20年代前后中国特有的时代脉搏,以此勾勒出了特定时代境遇中的中国问题之"公共性"镜像。当下文坛需强化文学作为"公共性"镜像的叙事方式,力争在呈现问题方面再度创新,此乃文学之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15.
自主创新能力的高低,决定着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前途命运。历史与现实比照昭示我们: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们时代的最强音。青年代表社会的未来,因此,加强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注重青年创新能力的培养,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和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杨波 《人权》2011,(2):42-43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进程,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继往开来,艰苦创业,不懈奋斗。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青少年的教育与培养,  相似文献   

17.
不少学生在思考自己未来的生活道路时,往往提出能不能对自己的人生进行“自我设计”的问题。我认为,学生提出这个问题是很自然的,也是应该进行认真分析、加以正确回答的。青年都面临着走向社会、走向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青年对未来往往都富于幻想,都有对于生活的美好追求。尤其是一些有志的青年,总希望自己能渡过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人生。那么,对自己的人生能不能进行“自我设计”呢?我认为这个问题不能作简单的肯定或否定的回答。从总的来说,违背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趋势,脱离个人生活的社会环境和条件,主观主义地讲自己人生的“自我设计”,那就是错误的、行不通的,就是需要否定的;但是,如果依据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  相似文献   

18.
包蓉 《青年论坛》2010,(6):37-41
调查显示,广州市"两新组织"青年迫切需要解决的5大问题依次为:"提高工资收入"、"住房问题"、"就业指导"、"恋爱情感问题"、"权益保障"。此外,"70后"青年的"健康"压力更突显,"80后"青年的"家庭"压力更突显,"90后"青年的"学习"压力更突显。基于对广州市"两新组织"青年的实地调研,了解青年的生活及需求现状,提出共青团有效服务青年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投稿须知     
《青年探索》2010,(1):F0002-F0002
本刊从201O年起全面改版,为了保证质量,来稿做如下要求:一、本刊是以与青年相关的研究和探索为主的学术性期刊,主要栏目有“特别策划"、“台港澳青年研究"、“青年工作研究"、“青年文化研究"、“青年心理研究"、“青年现象研究"、“青年问题研究"、“外国青年研究"、“青年比较研究"、“青年研究理论与方法"、“青年研究综述"等等,来稿请符合以上选题范围。  相似文献   

20.
付文科 《求索》2013,(3):113-115
庄子生活的时代,"游士无宗国"所引致的"生涯地震",大变革的背景引发士人思考个体的生涯发展最佳路径。庄子针对儒家提出了浑沌生涯发展思想,从人生如梦与命运无常两个方面来建构生涯发展模型,对儒家生涯理论之线性、静态决策模型的批判与超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