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甲新 《前进论坛》2012,(10):45-45
毕业于吉林师大的任学刚,是位从教在科尔沁大草原的青年教师。他的志向就是要当一辈子教师,而且要争当学生们心目中的好教师。他常常把"一个人的才华只有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才能闪耀出光华"的警言立在心中。其实,任学刚就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2.
读书与做人     
潘春华 《前进》2014,(12):63-63
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出生于湖南长沙府湘乡县杨树坪,晚清著名战略家、理学家、政治家、文学家,所谓"中兴四大名臣"之一。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曾说:"吾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表达出对这位先贤的推崇之情。曾国藩读了一辈子书,在读书做人上颇有些见解。在曾国藩家书中,他经常告诫自己的儿子和弟弟一定要多读书,还教给他们读书方法,归纳起来,就是强调"三贵"。这些读书方法,对于今天的读书做人仍不失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毛文超 《人大建设》2012,(10):50-51
济源,济水之源。"愚公"要"移"的王屋山就在这里。而1990年起担任轵城镇西轵城村党支部书记的卫汉山就是一名当代"愚公"。河南省人大代表、省党代表、济源市人大常委会委员卫汉山,更是一个兴建集高效农业、生态观光、假日休闲、旅游娱乐于一体的"都市农庄"的"领头雁"。30年来,他创造性地开展农村各项工作,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在他的带领下,  相似文献   

4.
的人,你跟他打一辈子交道,却留不下什么深刻的印象;有的人,你和他相识不久,便让你难以忘怀。他,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院长、华南热带农业大学校长王庆煌,就属于后一种人。  相似文献   

5.
《人民公安》2013,(12):45-46
徐志英至今记得母亲掉落的四根手指。19年前,当着毒瘾难耐的他,母亲手起刀落,鲜血喷了满地,痛到极点仍没忘了大喊:"你别再吸毒了!""我一辈子都忘不了母亲那时候绝望的眼神。"徐志英的传奇人生,在这场近乎绝望的注视下开始。  相似文献   

6.
鲍丹  张严平  孙一曲 《传承》2009,(13):32-33
他没有亲手收获果实,他用一辈子种下一棵参天大树;他没有亲手捧得鲜花,他用一辈子披荆斩棘、点火拓荒;他没有骄人的光环,他用一辈子托举起一代后来者的臂膀。  相似文献   

7.
本文引述了周恩来重农思想的主要内容。关于农业,他提出农业是一切国民经济的基础,对整个国民经济发展至关重要,粮食是基础的基础等思想,并制定了发展农业的相关政策与措施;关于农村建设,他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公共事业发展等方面有丰富的思想内容;关于农民,他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时期都强调要通过落实农民的经济利益来调动农民生产的积极性。认真研究周恩来重农思想对于深刻认识和解决现阶段的"三农"问题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连珠 《前进》2011,(8):9-9
我省农业之长在于特色。省委提出的农业现代化,就是要走出特色现代农业之路,就是要大力实施"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一村一品"、"一县一业",体现了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符合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抓住了当前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是推进特色现代农业的根本举措。为此,全省农业部门按照"板块规划、示范引领、项目带动、科技支撑、组织保障"的工作思路,全力推进"一村一品""一县一业"发展,全省农业农村经济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相似文献   

9.
谢佳 《人民公安》2012,(22):15-16
为什么会坚持?我想,我生活中多了他这一个人不多,但他的生活中少了我这一个人就完了。鼓励,是一辈子的事。希望,也是一辈子的事。 一个人要走过多少路,才能成为一个真正的男人;一只白鸽要飞过多少海,才能于沙丘安眠;一座山要被冲刷多少年,才能汇流入海;一个人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被容许自由……""  相似文献   

10.
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后,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要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这个战略构想,高瞻远瞩,气魄宏大,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习总书记在哈萨克斯坦提出:"中哈边界漫长,毗邻地区加强合作和交往的意愿很强烈,应当共同发展繁荣。"在乌兹别克斯坦,他提出:"农业发达地区可和中国产粮大省合作,要多建立友好省州(市),多互相走动,寻找合作机会。"  相似文献   

11.
学习邓小平农业是根本的思想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彭力,吴霞,石大立邓小平关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论述,是他经济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关于农业是根本的思想,对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具有现实而深远的指导意义。一、要深刻领会"农业是根本"...  相似文献   

12.
任振鹤 《群众》2020,(10):4-5
此文系省委副书记任振鹤同志阅读《写在大地上的论文——赵亚夫农业论文集》一书后的感言。赵亚夫同志是全国时代楷模、我省农科战线重大典型,他数十年扎根茅山老区发展农业、致富农民的先进事迹和宝贵精神令人感佩。他一辈子植根“三农”事业、发展现代农业的实践成果和智慧结晶,对全省基层党员干部和广大“三农”工作者都有启发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只做好事不做坏事,这才是最难最难的。"感动福建"2010年度十大人物之一,被誉为福建省"试管婴儿之母"的陈文祯医生就是这样的人。  相似文献   

14.
一辈子把党和群众的利益放在个人利益前面,一辈子淡泊名利、地位,一辈子公而忘私、廉洁奉公杨善洲,云南省保山市施甸县人,1952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10年10月10日病逝,历任施甸县委书记、保山地委书记。担任领导工作期间,他手把手示范科学种田,被群众称为粮书记。退休后,他扎根大亮山义务植树造林20余载,  相似文献   

15.
曾小平 《政策》2010,(7):42-43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把统筹城乡发展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要求,强调要"夯实打牢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协调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努力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这是党中央、国务院根据新世纪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致力于突破城乡二元结构,破解"三农"难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相似文献   

16.
3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对学习杨善洲同志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作出重要指示:“杨善洲同志是党员干部的学习楷模,是离退休老同志的优秀代表。他一辈子忠于党的事业,一辈子全心全意为群众谋利益。他的模范事迹和崇高精神感人至深。每一个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向他学习,自觉加强党性锻炼,自觉实践党的宗旨,努力做人民满意的好党员、好干部。”同日,中央组织部决定,追授杨善洲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农业和农村工作办公室原副主任顾益康倾情于"三农"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是农经理论与"三农"学科上颇有理论造诣的学术带头人。他参与了中国农业法的起草,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始终是关系我们党和国家全局的根本性问题。回顾以往,党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一贯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法制是党和国家指导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手段之一。推动"三农"工作持续健康发展,在加大科技进步的同时,需要健全法制、完善政策,尤其要贯彻实施好以农业法为基础的涉农法律、法规,形成依法治农、依法兴农、依法富农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9.
县(市)政府制定农业政策初探傅琼一、命题的由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强调指出,要"把加强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这是党对发展农业重要性的新认识,是对发展农...  相似文献   

20.
高价买的稻谷种子,辛勤劳作了几个月,临到收获季节,稻谷却无法抽穗,造成数百亩良田绝收。一起坑农案件的查处,印证了"打四黑除四害"专项行动的必要性。"绝收啊!这些挨千刀的!"69岁的周大爷长叹一声,这位四川省达县江陵镇的老农民,用自己满是老茧、粗糙干裂的手,轻轻擦去眼角的泪水。周大爷告诉办案民警,他种了一辈子地,从来没遇过这种事:高价买的稻谷种子,辛勤劳作了几个月,临到收获季节,稻谷却无法抽穗,造成绝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