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肖淇 《今日上海》2009,(11):26-27
在媒体上曾经出现过这样一组有关全球能源的预测:“50年后,石油将消耗殆尽;60年后,天然气将完全消失;230年后,煤炭将不复存在……”事实上,不断加剧的能源危机正成为世界各国最为关注的问题之一。而有识之士也早已提出,能源危机促使人们必须加快构建新的能源体系,即从矿物燃料到新型可再生能源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王晓冬 《前沿》2008,(10):101-104
美国2005年8月颁行了全新的能源政策法案,法案将能效居于其能源政策的核心地位,除首章“能源效率”的专章规定外,在其他的章节中亦有相关能效的规定。总揽法案的能效条款,一是,为政府机构节能降耗设定了硬性法律义务,时私营部门提高能效起到表率和示范的作用;二是,综合运用行政管制、经济激励和自愿协议等多维法律机制;三是,除传统工业部门外,将建筑、交通部门的能效亦列入重点规制的范围,以及重视公用事业用能的引导和规范。  相似文献   

3.
邱夕来 《群众》2011,(4):78-78
能源农业是国家提出的一种全新的产业概念,主要指以开发生物质能为目的的种植业。能源农业至少可以实现三全其美:大量消除转化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出国家急需的绿色能源;迅速增加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4.
谢素芳 《中国人大》2009,(17):18-19
“工业化社会的经济结构特征是高能耗、重污染的重化工业占主导地位,中国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化石能源占主导地位,并且在相当长时期内还将存在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  相似文献   

5.
刘扬 《时事报告》2004,(4):27-29
人类经历了从“钻木取火”到以薪柴为主的第一代能源时代。煤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从以“生物质”为主的能源时代,进入到以“化石燃料”煤为主的第二代能源时代。而石油的发现和利用,使人类的能源结构发生了质的飞跃,迈入第三代能源时代且持续至今。据对地球石油储量的估算,到21世纪后期,石油将面临枯竭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胡琨 《时事报告》2012,(11):69-71
德国本是一个资源贫乏的国家,能源主要依靠进口。20世纪70年代能源危机后,德国开始进行可再生能源开发,一方面为了转移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减轻传统矿物能源造成的环境污染。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德国现已成为欧盟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标杆国家,也是全球可再生能源利用最为成功的国家。2011年,可再生能源占德国当年能源消耗的12.5%,其中生物质、风能、光伏、水力、地(光)热所占比重分别为8.4%、2.0%、0.8%、0.7%与0.5%;可再生能源共提供了总耗电量的20%、供暖的10.4%以及燃料消耗的5.4%。因为可再生能源的利用,2011年,德国减少了110亿欧元的传统能源进口,减排了1270万吨二氧化碳,并产生了近40万个新工作岗位。  相似文献   

7.
肖睿 《群众》2023,(12):27-28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既要在能源消费端持续做“减法”,又要在能源供给端做“加法”。202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就“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提出,推进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和技术研发,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提升可再生能源占比。作为唯一含碳可再生资源的生物质能,可实现对化石能源的燃料和原料的“双替代”。因此,拥有零碳排基因的生物质能被公认为最符合未来新型能源体系建设要求的可再生能源。  相似文献   

8.
地方     
《创造》2011,(4):20-20
陕西:首批分布式能源站将建 近日,陕西渭南经济技术开发区与中国华电集团公司签署协议,投资10亿元建设渭南经开区分布式能源站,据悉,这是全省首批拟建设的分布式能源站之一。分布式能源站主要利用煤层气转化方式发电并供热、供冷等,无污染、能源利用率高,在欧洲、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已经广泛运用,但在国内仍属于起步阶段。能源站建成后,将使综合能源使用效率达到78%,二氧化硫和固体废物排放几乎为零,氮氧化物排放减少80%,具有能源传送距离短、利用率高、能量转换和传送损失小等诸多优点。  相似文献   

9.
王毅 《中国人大》2013,(18):13-13
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应在有序、均衡的基础之上推进。从全球来看,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是最快的,中国的问题不是发展太慢,而是由太快造成的。比如,现在我国在装机规模上发展很快,但是电力体制改革方面相对滞后,智能电网、储能技术以及分布式发电系统的发展不足,这些使整个产业面临很多问题,包括出现大量弃风现象。因此,我们还要建立更有序的目标,遵循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特点,不能像其他的常规资源和化石能源那样发展。因此,一方面,要优先发展可再生能源;另一方面,也要更加有序、更加均衡地发展,才能使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更加健康。  相似文献   

10.
《人大论坛》2006,(5):F0004-F0004
贵州中水能源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2年6月28日,系贵州金元集团公司控股子公司。主要经营范围是:火电项目和中小型水电项目开发;电力建设、生产和经营管理;电力技术研究和开发等业务。目前公司总资产达85亿元,拥有4个分公司,8个子公司,6个参股公司,是一个集火电、水电、煤炭、多元化发展、资源配置优化、前景广阔的电力开发投资、建设和生产经营公司。  相似文献   

11.
薛建春  曹力博 《前沿》2023,(1):70-79
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区和“一带一路”陆路通道的关键地带,沿黄河流域城市的工业发展主要依赖能源的生产与消耗,实现经济、能源、碳排放三者协同发展是尽早实现黄河流域“双碳”目标的关键。本文测算黄河流域9省区2010-2019年碳排放量与碳排放强度,借助脱钩模型分析各省区碳排放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脱钩状态,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法(LMDI)分析能源碳排放的主要影响因素。本文研究结果表明:2010-2019年间,黄河流域整体碳排放量呈现上升趋势,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具体到各省区,青海、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的碳排放量逐渐上升,甘肃、四川、河南、山东的碳排放量随时间变化不大;内蒙古的碳排放强度呈现上升趋势,其余省区碳排放强度呈现下降趋势。脱钩状态方面,黄河流域整体脱钩状态相对不错,甘肃、四川、河南的脱钩状态均为强脱钩及弱脱钩,比较理想;影响因素方面,经济增长是黄河流域能源碳排放最重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能源强度,能源结构与人口规模对能源碳排放的影响相对较小,能源结构、能源强度引起的碳排放变化为负增长,经济增长、人口规模引起的碳排放变化为正增长。  相似文献   

12.
蒋泰维 《今日浙江》2012,(15):26-27
面对当前经济科技形势,“创新”成为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旋律,发达国家纷纷抢占科技制高点,全球进入空前的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美国两次发布“美国创新战略”,提出将研发投入提高到占GDP3%的历史最高水平,力图在新能源、无线网络、医疗卫生信息技术、航天等领域取得突破。欧盟提出“欧洲2020战略”,发展以知识和创新为基础的智能经济,通过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和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德国大力发展风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和各类节能环保技术,提出2020年绿色能源将占其能源总需求的35%。英国在生物制药、绿色能源等方面,加强产业竞争的优势,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  相似文献   

13.
《前进》2012,(8):63-I0001
山西能源产业集团煤炭有限公司前身为全资国有企业。2005年改制为国有控股企业。经过数年发展,现已初步形成产、运、销一体化的综合性集团公司,注册资本金2亿元人民币,拥有多家煤炭发运站、煤矿及控股子公司。在“十二五”开局之年,该公司新的领导班子带领公司干部职工以转型促发展,以实干求实效,全年实现销售收入8.489亿元,同比增长180.36%;实现利润总额4989.54万元,  相似文献   

14.
在2011年1月份举行的中国能源工作会议上,中国把4年前设定的到2020年核电装机容量目标翻了一番,调整为8600万千瓦。调整的动力源自能源缺乏以及中国对国际社会做出的节能减排承诺。  相似文献   

15.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局)、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农业厅(委、局),湖南省农村工作办公室,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发展改革委、农业局: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加快农村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步伐,优化农村能源结构,推进农村能源清洁化和现代化,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和农业部将组织实施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为规范财政资金管理,保障绿色能源示范县建设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16.
项卫星  臧爽 《求索》2013,(8):235-237
1970年的两次石油危机.对能源依赖型的日本经济构成了严重的冲击。日本政府通过能源结构的调整.将其主导产业从重化工业转向知识密集型产业.将其产业结构调整为低能源依赖型,从而克服了经济增长的能源瓶颈约束。本文对石油危机以后日本如何调整能源结构以及转变主导产业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总结:并就中国如何根据能源环境的变化调整产业结构提出了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加强能源领域的合作 山西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基地,长期以来煤炭产量和外调量分别占全国总量和省际间净调出量的四分之一和80%之多;建国以来累计生产煤炭100多亿吨.外调量70多亿吨:目前全省煤炭生产能力9亿多吨,在全国能源格局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我省依托煤炭资源的优势,电力产业发展也非常迅速.省外送电已居全国第二位。我们将充分发挥煤炭、电力等能源优势。在落实好与北京、天津等省市关于能源领域合作、经济技术合作协议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8.
动态     
《创造》2011,(9):21-21
中国可再生能源投资全球领先 全球性管理咨询公司麦肯锡9月21日在京发布的最新报告称,由于石油及煤炭等传统能源供应远不能满足快速增长的能源需求,中国正投入巨资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报告指出,早在两年前,中国就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可再生能源投资国,同时预测今后20年还将继续保持这一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9.
前瞻     
《创造》2011,(7):19-20
国家能源局:2015年建成200个绿色能源示范县 日前,国家能源局、财政部、农业部联合召开全国农村能源工作会议。这是近30年来,国家部委第一次围绕农村能源召开的专题会议。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介绍,“十二五”期间,国家将用三大抓手撬动农村能源建设:  相似文献   

20.
前瞻     
《创造》2011,(6):19-19
地热能将纳入“十二五”能源规划 据悉,我国初步计划在未来五年,完成地源热泵供暖(制冷)面积3.5亿平方米,预计总市场规模至少在700亿元左右。对此,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常务理事李元普分析指出,预计“十二五”期间,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将掀起一轮高潮,除地源热泵设备制造和销售行业会进一步发展外,有关地热利用的能源服务产业也会获得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