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刘俊  杭栓柱  杨臣华 《实践》2004,(2):29-30
新时期中国西部地区的农牧业发展问题,本质上并不是农牧业自身的问题,而是城市化、工业化发展严重滞后的问题.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由此可见,西部农牧业发展的出路,关键在于加速推进城市化,通过实施城市化战略,推动农牧业人口向大中城市转移.西部地区的城镇化究竟如何发展,学术界看法颇多.这里谨将我们在探索过程中形成的几点看法谈出来,与大家共同交流.……  相似文献   

2.
利用外资是实施西部大开发的主要途径之一,如何利用外资实施西部大开发,是国家和西部地区各级政府应重视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就西部地区而言,利用外资还存在着许多问题,结合西部地区实际,统筹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采取有效措施,克服和解决西部地区利用外资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大利用外资的力度,通过西部开放促进西部开发,通过西部开发促进西部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章认为,水不仅具有"水能"、"水利"、"水产"等功能,而且是战略资源,水产业是新兴的综合产业;大力发展水产业是西部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相似文献   

4.
“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将向西部地区实施战略转移。西部地区虽然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目前和东部相比,毕意经济基础落差较大,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因此启动和保持西部地区经济的稳步发展,缩小和东部先进地区的差距,应是挺进西部的主要战略目标之一,而这一目标的能否实现,又取决于诸多决策因素。为了对这些决策因素变量进行最优化的定位,本文运用计量经济模型对西部经济增长问题进行如下量化分析。 一、总量增长模型 根据国民经济平衡体系(MPS)西部地区国民经济在一定时间区域内应保持平衡。 即:C_1—C_2=[T—(G S)]—(R—r) 其中:C_1表示消费供给 C_2表示消费需求 T 表示投资需求 G 表示积累 S 表示储蓄 R 表示输入 r 表示输出 式中R—r>0是西部地区物资运动的基本特征,R—r的差额虽表现为对供给的补充,但同时也反映了  相似文献   

5.
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滞后的主要原因是其所拥有的地缘困境。要改变这种地缘困境,重要的是找到促进地缘要素变化的主要中间变量。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通信和教育是推动地缘要素变化的主要的中间变量。发展交通、通信和教育是西部地区变地缘困境为地缘优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信息化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是正相关的,也关系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信息化差距发展到一定程度还会产生"马太效应".当前,我国东西部地区间的信息化差距比较明显,正日益成为西部地区加快发展的巨大障碍.西部地区应从人文基础、人才结构、制度建设、投资规模、信息资源以及服务体系这六大根源着手,结合区域特点,缩小信息化差距,实现地区间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西部发展差距呈不断扩大势态,出现明显的“马太效应”,贫富分化日益严重。如何促进西部经济发展、缩小东西差距,本文以为从政策选择上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用足用好国家政策,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改...  相似文献   

9.
熊伟  张劲 《探索》2005,(1):158-162
本文通过建立一个城市人口-经济增长的动态模型,作为判断城市化速度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协调程度的理论基础,然后根据模型对我国西部地区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进一步揭示两者的复杂性和特殊性,从而提出西部地区应稳步加快城市化速度的观点。  相似文献   

10.
差距拉大:西部地区发展现状 “七五”期间,全国GDP年均增长7.7%,其中东部年均增长8.4%,中西部地区年均增长7%,增幅差距为1.4个百分点。到“八五”期间,全国GDP年均增长11.7%,东部在16%以上,中西部仅为9%,增幅差距达7个百分点,比“七五”扩大了5.6个百分点。1978年东、中、西部地区GDP占全国的比重为52.5:31.0:16.5,到1994年到为58.5:27:4:14.1,东部提高了6个百分点,中、西部分别下降了3.6和2.4个百分点。同期人均GDP的比例也由  相似文献   

11.
12.
为了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缩小东西部差距,国家的税收政策应向西部倾斜,应以着力于支持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着力于支持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着力于支持发展特色经济等为基本原则。对设在西部地区国家鼓励类的内资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都应给予企业所得税的减免。  相似文献   

13.
经济发展的事实表明,对于现代经济来说,人力资本的贡献远比物质资本和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更为重要。我国在世纪之交提出了西部大开发的发展战略,而西部地区面临的最大难题之一是人力资本短缺与经济发展需要之间的矛盾。本文以人力资本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立论,通过对制约西部地区人力资本发展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提出了在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实行人力资本优先投资的发展战略,通过大力发展教育、增加公共卫生投资、严格控制人口增长、优化用人环境等措施,促进西部地区人力资本的不断积累和优化配置,实现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刍议信息化与西部地区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大国 ,由于各种原因 ,地区间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这也是大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普遍现象。在以计算机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席卷全球 ,人类社会步入信息时代的 2 1世纪 ,以信息化带动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对于加快我国地区经济发展 ,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与协调发展 ,意义十分重大。一、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取得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就最能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来看 ,1 978— 1 994年 ,东部地区人均GDP增长 1 0 5倍 …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周恩来在组织领导国家建设的过程中把相当大的精力投到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上.他反复强调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并提出了指导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的许多原则和具体措施,还深入实际,亲自指导.他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的思考和探索,对今天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能够将"内生"和"外生"发展有效结合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对于缩小东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差距、推动西部地区的新型工业化和对外开放、促进西部地区特色优势产业体系和创新体系的形成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完全可以作为西部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赶超发达地区的战略性工具和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公路作为国家的基础设施,其建设目标是为了改善交通环境和提高运输质量,满足经济发展与社会需求.西部地区公路建设有利于提高西部地区的运输能力、加强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联系、加快西部城市化进程、加强西部地区与周边国家交往、促进西部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8.
人力资源开发与创新驱动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现阶段西部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既有难得的历史机遇,又有重要的制约因素和挑战。面对时代要求和现存的制约因素,西部地区应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从实际出发,实施相应的人力资源开发与配置对策。  相似文献   

19.
网络经济对当今世界的经济与社会发展产生了并且继续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自然资源的丰裕与经济发展程度并无直接的因果关系。西部地区现代化进程及发展目标要求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型经济之路。网络经济能够优化资源配置结构,能有效解决资源开发与环境污染的矛盾。  相似文献   

20.
构建和谐社会使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既迎来了历史机遇,又面临着诸多挑战。根据区域特色,及时抓住机遇,正确应对挑战,促进西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