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 毫秒
1.
李博远 《法制与社会》2011,(15):280-281
伊曼纽尔·康德的《论永久和平》发表迄今已超过二百年,这篇篇幅短小的论文所蕴涵的政治哲学以及对国际社会的构想不断启迪后来的人们探寻永久和平的终极理想。论永久和平是理想主义的先声,透过文章我们能够看到诸如建立国家间联盟这种对世界秩序的安排,也能看到康德对人类理性的期望,一如这篇文章的副标题"一项哲学性的规划",《论永久和平》为实现这一全人类的的共同愿望提供了可能的蓝图。  相似文献   

2.
刘潇 《现代法学》2003,25(1):141-144
格老秀斯以其巨著《战争与和平法》使国际法成为完整、独立、系统的学科,被称为国际法的“鼻祖”,他更是近代西方法学思想家中第一个系统地论述了自然法理论的人。他认为国内法和国际法都应以自然法为基础,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也应受国际法和自然法的约束。在17、18世纪古典自然法思想家中,他第一个使自然法概念摆脱宗教神学的约束,恢复和发展了自然法的世俗观念,认为自然法代表理性或人的本性。他希望通过他所掌握的法理学、哲学和神学的渊博知识,以其具有说服力的文笔,有助于国际和平的恢复和国际间法律状态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在西方自然法学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自然法思想与理性始终紧密相联,无论是古希腊、古罗马时期,还是中世纪或近代,抑或是自然法复兴时期,法学家们都把理性看成是自然法的精神和原则,甚至把两者直接等同,他们都明确宣称:自然法即是理性的法则,是理性的箴言和命令;自然法由理性所构成,通过理性而被认识。但实际上不同时期的自然法思想,对于理性的定义是不同的。对于他们的考查,有助于我们更清晰的理清自然法思想的发展脉络,也使我们明白,对于自然法这样一个自足的体系,依然要受特定的经济、政治、文化因素的制约。  相似文献   

4.
齐延平 《法学论坛》2005,20(1):140-144
西塞罗因为对理性主义自然法的系统阐发而奠定了其在西方政治法律思想史上的地位。永恒的理性是自然法的本质 ,符合自然理性方为正义 ,自然法决定着人定法 ,构成了西塞罗法哲学体系的内在逻辑。秉持自然理性、关注现实实践、笃信法律与正义、倡导共和政制是西塞罗理性主义自然法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5.
郭哲 《政法论丛》2013,(4):28-33
斯宾诺莎是古典自然法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提出了“真观念”为认识的起点,再辅之以几何学的证明方式.斯宾诺莎认为上帝的法则就是自然规律.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以人也要遵循自然规律,人的自然规律或者自然权利就是人努力保存自己,这是人的本性.斯宾诺莎从人性论出发,论述了在自然状态下,人的生活受到了被动情感的奴役,人们要通过理性来签订社会契约,建立国家来摆脱这种奴役,并对违约行为进行处罚.这种自由具备的伦理特征使得斯宾诺莎在古典自然法学家中的地位显得比较特殊.  相似文献   

6.
中世纪奥卡姆主义及其自然法思想对近代法哲学,尤其是近代古典自然法理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奥卡姆集中阐发了一套与实在法相分离的、以“自然权利“为中心的理论,它成为近代自然权利学说在中世纪的主要渊源。但是,包含在奥卡姆主义自然法思想中的政治伦理观念与其以意志论和唯名论著称的早期哲学观念之间并非完全对应。  相似文献   

7.
自然法思想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内涵,是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法学思想。自然法思想作为西方最具影响力的一种理论,不仅对西方国家的法治建设具有深远的影响,也是中国法治建设可以借鉴的重要思想。它阐述了自然法思想对西方法治社会形成的影响,并从我国的传统法制观念入手,结合当前社会的实际情况,论证了自然法思想对我国法治建设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早期斯多葛学派认为自然法是自然宇宙中的一种客观规律和人类社会的共同规律.该学派一方面赋予人以平等的理性,每个人都可以依据理性过自然的生活;另一方面,只承认人的有限理性或部分理性,人只分享有世界理性的部分理性,人类只能逐步地发展或锻炼自己的理性才能去把握外在世界,自然法也规定了人类理性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9.
葛韵 《法制与社会》2010,(24):289-289
历代刑法志是中国古代第一部法律史著作,各篇《刑法志》记载和阐述了各个朝代的立法、司法、法制建设及法律思想。本文所要讨论的便是儒家自然法思想在历代法律制度中的体现,并由此揭示中国法律儒家化的历程和传统法律文化的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0.
李赞 《时代法学》2013,11(4):92-98
国际法是以维护和平与促进发展为根本价值取向的国际法律体系。实现和平的使命是国际法赖以存在的重要基础。康德的永久和平思想重视国际法的制度和组织建设,但忽视了实现和平的心理因素。深受康德永久和平思想影响的现代国际法体系也偏重于法律制度和国际组织的建设,对人类内心和平的建设重视不足。虽然一些国际法律文件和个别国际组织已经意识到了内心和平对世界和平的重要性,并做出了积极努力,但显然还是很不够的。真正的永久和平只能从人的内心开始实现。国际法应该在进一步加强和完善现有国际法制度和国际组织建设的基础上,更加重视人类内心和平的宣传和建设。这是国际法的新使命。  相似文献   

11.
12.
Abstract. The article attempts to show (i) the way in which the notions of "natural law" and "cosmic harmony" have been applied by Western scholars in the interpre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thinking about the role of law in society, (ii) the extent to which the Western interpretations can be supported by the Chinese sources, and (iii), more specifically, the degree to which official Chinese thought subscribed to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ccurrence of natural disasters and acts of maladministration or injustice on the part of the emperor and state. Generally it is argued that the extent to which Chinese statesmen and administrators actually believed that errors in the infliction of legal punishment or the sentencing of offenders would produce aberrant natural phenomena has been exaggerated by Western scholars.  相似文献   

13.
论自然法学的权利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然法学发展史是一部人类权利观念的发展史。自然法学的权利观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 ,并各有其特点 :古代与中世纪自然法学的权利观是以正义为基础的 ,近代自然法学的权利观是以自由为核心的 ,现代自然法学的权利观是以平等为核心的。  相似文献   

14.
刑法中的当然解释面对的是法律对某事项没有明确规定的场合,如果法律已有明确规定,则无当然解释的必要;当然解释包括有利于被告的当然解释与不利于被告的当然解释,在刑法上有重要研究价值的是不利于被告的当然解释;当然解释的当然依据是法律规范宗旨的预测可能性,其具体判断标准是事物属性及人的理性;当然解释的推理过程为三段论式的演绎推理。  相似文献   

15.
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的融合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杜群 《法学研究》2000,(6):119-128
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具备趋同的法律保护客体———环境和自然资源、共同的法律调整对象———生态经济社会关系、相互融合的法律调整方法———立法模式 ,因此 ,环境法与自然资源法应当融合而成为一个法律部门。  相似文献   

16.
刑法当然解释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刑法第125条规定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但近来新疆“东突组织”人员开始非法制造大炮,司法机关也破获了几起此类案件,对此类案件的处理遇到刑法上的困难,因为刑法规定有非法制造枪支罪,但并未规定非法制造大炮罪,对此类案件的犯罪人能否以非法制造枪支罪定罪处罚?有人主张定非法制造枪支罪,并认为这是当然解释,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对此,学界的意见颇不一致,没有形成通说。本文拟对刑法中的当然解释提出自己的见解,以期抛砖引玉。一、当然解释的概念比较根据台湾学者的理解,当然解释是指刑法法规虽未明文…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Western natural law theory emphasises the derivation of principles of right action said to be universal and objective from the application of practical reasonableness to the pursuit of basic human goods that are self‐evident or based on human nature. Critics say its methodology is inherently subjective. In contrast, the Vedic approach to natural law of the Bhagavad‐Gita emphasises the full development of a universal aspect of human nature—consciousness—to promote right action. A healthy person with a developed intellect, clear mind, balanced emotions and full perception is best placed to fulfil his or her society's highest ideals of ethical and lawful conduct. The Vedic approach advocates a supportive social environment and the use of meditation techniques to promote such development. Research has found that the Transcendental Meditation (TM) program promotes improvement in mind, body and behaviour. For example, offenders in Australia, the United States and Senegal practising the technique experienced decreased substance abuse and recidivism and improved wellbeing. From a scientific perspective, TM promotes these improvements by producing a unique psychophysiological state of restful alertness that dissolves stress that blocks the unfoldment of full potential in life.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以哲学史的分析方法,在对"贵无论"玄学历史资料疏理的基础上,用存有论、认识论以及宇宙观与本体论的思维方法,展现贵无论玄学中的天道观;通过分析贵无论玄学所体现的人生哲学、道德哲学、价值哲学,认识其中的人道论;最后使用"综合分析法学的方法"、"系统论的分析方法"和"比较法学的分析方法",逐一分析贵无论玄学天道观与人道论的关系,并为之添加恰当的自然法内涵.本文将沿着由"以无为本"、"本在无为"到"崇本息末"、"崇本举末"的玄理发展轨迹,研究王弼贵无论玄学思想中自然法、理想法与实在法之间的本体与现象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