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淮》2007,(7)
铜陵县老洲乡成德村村民谷玉姐,十五年如一日,侍奉婆婆和两位没有血缘关系的老人,以无私的奉献感召着身边年轻的媳妇们,邻里有口皆碑,先后当选"全国孝亲敬老之星"、安徽省第三届"江淮好儿女"。今年38岁的谷玉姐,15年前嫁到婆家,看到公公早逝,婆婆含辛茹苦地照顾两个儿子,她对婆婆的怜悯、惋惜之情油然而生。久而久之,在她的心里便萌生了让婆婆再婚的念头。然而,当她把自己的想法诉说给家人时,却遭到了一致的指责。但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2.
正她有一个三代同堂的五口之家:88岁的公公和78岁的婆婆,上初三的女儿,爱人在轧花厂工作,十六年来她用自己的爱心凝聚着整个家庭,用真情关爱着家里的每个人,让家里充满了幸福的味道,认识她的人都称赞她是一个百里挑一的好媳妇,她就是六师一○三团蔡家湖镇医院的庄继红。今年,她被评为全国"孝亲敬老"之星。1996年12月,庄继红和爱人孙跃喜步入了婚姻的殿堂,一直很孝顺父母的她决定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在庄继红眼里,爱人的亲人就是自  相似文献   

3.
许多老同志在退休前后相继当上了公公婆婆。这当中,怎样当好婆婆,处理好与儿媳妇的关系,确实是需要学习的一课。婆媳之间相处得好,有助于家庭和睦幸福;反之,则会烦恼丛生。在婆媳关系中,婆婆起着重要作用。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不要过分偏爱儿子。当妈的都疼爱自己的儿子,有意无意会把  相似文献   

4.
正"妈,快来看呀,我投递的稿件在《兵团工运》、《绿原工运》刊登了。""好事呀,以后没事的时候就多看书读报,再写写通讯稿件,这对提升你的写作能力会有很大帮助。"1月3日,我看到自己投递的稿件刊登后高兴地对婆婆说。在我眼里,婆婆爱看书,而且还上进。40岁的时候还上了兵团电大为自己充电。听爱人讲,婆婆读书看报的习惯从年轻的时候就养成了。她看的书没有类别限制,烹饪技巧、礼仪、杂  相似文献   

5.
正第一次见婆婆,她正在厨房里做饭,系着一个红色围裙,手里拿着一副锅铲,看到我进去,赶紧让我到客厅坐等着,我忙说需要我帮什么忙?她说不用不用,去坐着等着就好了。她说的很快,没有一点客套的感觉,好亲近。我爱人家里是个大家族,一聚在一起,20多人,客厅坐满了亲戚,我有点不好意思。吃饭的时候婆婆一一介绍了大家给我认识,她说:"别客气,以后都是自己家人了!"这一句话说得我暖暖的。结婚后,由于爱人工作关系,经  相似文献   

6.
一户家庭收入不高的美国邻居,最近妻子第二次怀孕。由于产期将至,儿子和儿媳妇希望产期内婆婆能够将大孙女接走几天,婆婆慨然应允。到了规定好的第十天早晨,婆婆又开车把大孙女送了回来。一家人亲热和睦,看着  相似文献   

7.
奶奶     
正离预产期还有三个月,婆婆便准备为宝宝准备出生用的东西。婆婆走遍了农场的市场才找到一家顺带卖棉花的窗帘店,买了两公斤棉花,做了小被子、小垫子。天渐凉的时候,婆婆开始为儿子做棉衣棉裤,也是买的棉花,一片一片撕下来,再一片一片铺上去。婆婆眼睛花了,每次穿针都得站在窗户跟前捣鼓上好一阵,密密麻麻的、整齐的针脚,是她把自己的爱都缝了进去。  相似文献   

8.
正幸福的家庭人人向往,但幸福的获得却需要无私的奉献和付出。在农二师二十七团综合厂,大家一提起李琼一家,都会说这是一个令人羡慕的四口之家。结婚22年的李琼,一直和公公婆婆生活在一起,她把公公婆婆当作自己的亲生父母,公公婆婆是退休工人,他们有4个儿子,辛苦了一辈子的公婆,就喜欢和三儿子、媳妇李琼过日子。李琼的丈夫罗卫华在农业连队当卫生员,每天早出晚归,碰到急救病人,有时候还不回家。李琼既要工作,还要照顾生病的公公和孩子,家庭的重担压在身上,从无怨言。  相似文献   

9.
一位母亲下班后检查儿子的家庭作业,发现作业丢三落四,为督促儿子改掉粗心习惯,坚决要刚躺在床上的儿子起来把作业重做。奶奶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抱怨说,孩子已经睡了就算了,作业明天再做也不迟。结果婆媳两人为孩子闹红了脸。出门打工的小李最近回到家里,发现儿子任性,爱耍小脾气,沾染了一身的坏毛病,抱怨婆婆把孩子惯坏了,婆婆一脸委曲,结果团圆、喜庆的气氛一下子被冲淡了。  相似文献   

10.
胖有国,是丰台区和义街道东里第二社区党委副书记、居委会主任。说起他的称谓,能吓您一跳:爱人叫他"疯子"、一些人说他是"傻子"、老人们把他当"儿子",而社区群众却夸他是"带头人"。  相似文献   

11.
李相荃是汤原县香兰镇大屯村的一名小学教师.18年前,经"红娘牵线",李相荃与本校教师孟凡平喜结连理.她知道婆婆对独生儿子特别依赖,不想为了"二人世界"而不顾老人的感受.结婚之前,李相荃曾说过要和公公婆婆一起过.  相似文献   

12.
正八师一四一团十四连郝进军、徐英华家庭,家有84岁的老母亲和18岁的儿子,一家四口其乐融融。作为子女,郝进军夫妻二人深知,人老时最幸福的事情就是时常有儿女绕膝。因此,徐英华同丈夫商量,将婆婆带在自己的身边。春季农忙时节,把老人接到连队居住,冬天接老人在团部的楼房居住,自己能时刻关心、照顾老人。常言道:"顺者为孝",老人上了年纪,话多唠叨是正常的。每当这时,  相似文献   

13.
农九师一六三团七连职工蔡清云同婆婆李元英10年如一日相互尊重,相互体谅。婆婆把媳妇当作自己的女儿疼爱有加,媳妇把婆婆当作自己的母亲关心备至。婆媳从未吵过一次架、红过一次脸。去年,开展生态文明建设,为了让婆婆住上好房子,蔡清云报名参加危旧住改造。4月份动工后,旧房拆了,一家人只能暂时住在帐篷里。蔡清云与婆婆商量,让婆婆到她女儿家里去住一段时间,待房子建好后再接她回来。婆婆问蔡清云是不是嫌弃她了?不想要她了?  相似文献   

14.
正十二师二二二团农一队职工汪传刚,今年51岁。1973年随大伯来疆,40年来,他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逐渐步入小康家庭。2009年,他和妻子任金明高高兴兴地为儿子汪源操办了婚礼。儿媳郭文艳娶进门后,任金明像亲闺女一样待她。儿媳妇很孝顺,把公婆也视为自己的亲爹亲妈。她们母女般的感情,打破了婆婆与儿媳很难相处的世俗观  相似文献   

15.
一日,徐女士带着自己5岁的儿子与同事陈女士一起逛商场,陈女士没有带包,就把自己的钱夹放在了徐女士的挎包里。陈女士挑好衣服后,准备付钱,却发现装在徐女士挎包里的钱夹不翼而飞。徐女士说,自己并没有拉开挎包拿东  相似文献   

16.
网闻摘录     
正"实干书记"的沦落令人深思警醒"当我想到年近80岁的老母亲天天老泪纵横盼望儿子回家时,当我想到爱人每天担惊受怕以泪洗面时,我心如刀绞,痛恨自己为什么要走上这样一条不归路!"以上字字锥心的忏悔,来自湖南省临武县住建局原党组书记、局长唐元松。回顾过往,唐元松工作积极,努力上进。在  相似文献   

17.
正"今天带孙娃子路过,看到这儿好闹热,进来一看,好多戴起彩色假发、穿起戏服的年轻娃娃,我还以为遇到拍电视的了。"张婆婆说起刚才看到的景象还依然有些诧异。把婆婆"吓"得不轻的,并非拍戏的剧组,而是身穿道具服的动漫社团成员。4月30日,"2016动漫汇四川动漫原创周"拉开序幕,为期3天的活动上,超过2万参展爱好者带着自己的作品亮相展会。活动现场,时  相似文献   

18.
正郝凤霞今年44岁,夫妻俩都是七师一二八团十五连的回族职工。1994年,郝凤霞和丈夫罗新林结婚成家后,婆婆就和她们生活在一起。自古以来,人人都说媳妇不好当,婆媳难相处。但郝凤霞却说,做一个好媳妇并不难,只要把婆婆当作自己的亲妈用心去照顾,就没有难相处的婆媳关系。2010年,婆婆不慎把盆骨摔成粉碎性骨折,生活不能自理。郝凤霞就给婆婆做饭、梳头、洗衣、洗澡、倒便盆等等。那段时间,婆婆精神萎靡,  相似文献   

19.
创造美好     
茹爱是1998年10月被任命为临汾警校纪委书记、党委委员的。生命的新起点催促着她要忍痛割爱,离开她在县城的小家庭,去行署所在地为建立警校“大家庭”添一把力。王茹爱是一个“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好干部好女儿好媳妇好妻子好母亲。20年前,王茹爱建立了自己的“爱巢”。那时爱人还在省城工作,她在县里独自支撑着幸福的家。后来,爱人从太原调回县里工作,家里虽然有了“顶梁柱”,但两个幼小的女儿,年迈的公婆却依然使王茹爱牵肠挂肚。如今婆婆瘫痪在床,公公又过古稀之年,更需要她这个孝顺的媳妇来照料。再加上两个女儿都…  相似文献   

20.
婆婆     
正我站在路口,看着她,我最挚爱的婆婆,踏上返回奎屯的班车上。那佝偻的背、斑白的发和那干枯如树枝般的一双手从我浸满泪水的双眼里一点点隐去。婆婆对她最小的儿子——我的丈夫和我疼爱有加,早在2005年,婆婆和我们一起生活了8年。后来,婆婆去了奎屯和她的大女儿住在一起。在婆婆离开的日子,我们一个小家庭的生活,却处处都有她。相机里那个翻看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