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中国,壮丽的山河,长江奔腾,昆仑巍峨。共产党领导的崭新国家,处处盛开社会主义花朵。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中国,中国,沸腾的山河,前进浪潮,波澜壮阔。新长征步伐无比坚定,加快建设现代化的强国。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中国,中国,不屈的山河,巍然屹立,气势磅礴。英雄的人民严阵以待,时刻准备消灭一切侵略者。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中国 中国 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任红举 @贺东久 @朱南溪~~  相似文献   

2.
论落实     
落实,即决策或计划的实现。领导的职责,一是作决策,二是用干部,三是抓落实。落实是作决策的目的,是用干部的归宿,是当领导的基本功和终极价值。在成就事业的意义上讲,领导就是落实,领导力就是把事办成的能力。影响落实的,常常有以下因素。落实的意愿,想不想落实。意愿是落实的起点。人有事业型、享受型、随波逐流型。事业型的人勤奋自觉,5+2,白+黑,不用扬鞭自奋蹄。享受型的人天性散漫,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随波逐流型的人摇摇摆摆,看形势,随大流,可紧可松。图安逸,求清闲,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是许多人的天性。  相似文献   

3.
博览之窗     
《先锋队》2006,(8)
周有光的“陋室铭”我国著名语言学家周有光,已百岁有余。有人问他长寿的秘诀,他拿出了这样一篇自制的“陋室铭”:山不在高,只要有葱郁的树林。水不在深,只要有洄游的鱼群。这是陋室,只要我唯物主义地快乐自寻。房间阴暗,更显得窗子明亮。书桌不平,更怪我伏案太勤。门槛破烂,偏多不速之客。地板跳舞,欢迎老友来临。卧室就是厨房,饮食方便。书橱兼菜橱,菜有书香。喜听邻居的收音机送来音乐。爱看素不相识的朋友寄来文章。使尽吃奶气力,挤上电车,借此锻炼筋骨。为打公用电话,出门半里,顺便散步观光。仰望云天,宇宙是我的屋顶。遨游郊外,田野是…  相似文献   

4.
来吧,风!摇撼我,撕扯我!用你的疯狂,用你的粗暴。我挺立着。支持我的,是大地的爱。即使遍体鳞伤,我也绝不后退。我告诫自己:活着,腰要直,足要稳。来吧,雨!鞭打我,洗劫我,用你的阴冷,用你的狂野。我挺立着,支持我的,是大地的爱。即使枝折叶凋,我也绝不低头。我告诫自己:活着,不能有傲气,不可无傲骨。来吧,雷!轰击我,劈杀我,用你的狠毒,用你的肆虐。我挺立着。支持我的,是大地的爱。即使皮焦骨断,我也绝不乞怜。我告诫自己:活着,宁可站着死,不能跪着生。本来,我可以躲在大山背后,闲舒地看风,在大地狂奔;瞧雨,在山川撒野;听雷,在长空咆哮。…  相似文献   

5.
我的母亲董竹君,生于1900年。她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 母亲出身贫苦,13岁时不幸沦落青楼卖唱。母亲天生丽质,不久就成为青楼名媛。但是她不甘浮华,在结识革命党人以后,逃出火坑,成为民国初年的都督夫人。 母亲在日本受了资本主义的教育,回国以后不堪忍受封建家庭和夫权的统治,她抛弃荣华富贵,带着四个未成年的女儿,毅然离开身居高位的丈夫,到了当时中国资本主义最发达的地方——上海。 从此,她白手起家,开始自我奋斗。她筹资金、办工厂、开餐馆,还要教育子女。她百折不挠,终于在上海滩成了中国的第一代女企业家。她是闻名全国的上海锦江饭店的创始人。 30年代,母亲结交共产党人,接受进步思想。她自己创办杂志,宣传妇女解放。她帮助、掩护共产党的秘密工作者,营救被捕的人。后来,她还把自己的三女儿董国瑛,送到根据地,参加了新四军。 抗日战争时期,母亲流亡菲律宾,在战火中漂泊异乡。后乘难民船绕道朝鲜,回到祖国。 全国解放后,母亲当上了全国政协委员。在文化大  相似文献   

6.
有一个穷人,后来有了钱。有了钱之后,他就养狗,先是狼狗,后是藏獒。什么厉害,他就养什么,他要让它们看家护院,看守住他的钱财。后来有钱人当了官。他不养狗了,养人。拍马溜须的、凶神恶煞的、厚黑的、毒辣的,他都养。后来,他信不过人,开始信神。早晚一炷香,虔诚地敬拜。即使自己出了远门,最关心的,不是家里的人好不好,而是香烧没烧。这个人最后还是在自己的位置上挂了。也就是说,神也没保住他。  相似文献   

7.
四季组章     
正春天昭苏四月,西北的风凛冽刺骨,春天躺在大地舒适的怀抱慢慢苏醒。午后阳光的一丝暖意,融化冬天无情的雪白。湛蓝的天空,鸟翅翻动云彩。成群结队的野鸭,敲打湖面冰冻的往事。一场绵绵细雨,滋润了万物。杨树的慵懒,还没有洗去身上的尘埃。乌鸦的欲望,在麦场宣泄。晨曦初露,牧人家的炊烟袅袅升起,笼罩村庄苍伤的脸庞。时间的摇轮,摇落了多少日月星辰。沉睡的黑土地,被铧犁惊醒。春天耕种希望,秋天收获硕果。春  相似文献   

8.
一种精神,一种信仰,人们往往会将它附着于一种物什,由这种物什来寄托,来弘扬。这种现象几乎在人类的婴儿期就出现了。如部落崇拜图腾,用图腾代表部落,就是这种现象的体现。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龙的精神就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龙的文化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龙的传人就是中华民族的子孙。龙的形象创造及其象征意义的出现,历史久远。河南安阳的殷墟,有两项文物闻名于世,一是甲骨文,二是妇好墓。甲骨文中,龙字有多种写法。妇好墓中,挖出了玉龙。至少在商代末期,就有龙的形象出现,就创造了龙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物,其次要数华表。华表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9.
论选择     
选择,即挑选和抉择。选择意味着择优,意味着淘汰,意味着鉴别和取舍。选择决定人生。人生的旅程,除开生死由不得自己,其余均可选择。学业,事业,婚姻,决定生命的价值。衣食住行,柴米油盐,果蔬市场上津津有味的讨价还价,决定生活的味道。政治风云人物的选择,不仅决定自己的人生,也改变历史的进程。孙中山不忍列强入侵、国家衰败、民生凋敝,用毕生精力推行三民主义与国民革命,留下不朽的历史烙印。袁世凯老谋深算,手握重兵,是晚清重臣,面对汹涌澎湃的辛亥革命浪潮,在清朝与民国之间选择民国,在民主与专制之间选择专制,在救国与卖国之间选择卖国,在总统和皇帝之间选择皇帝,最终机关算尽,在众叛亲离之中闷闷不乐地死去。人生的轨迹由选择构成,正确的人生源于正确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砰。枪声,响起。那是1937年7月7日的枪声,那是中国北方的宛平城。枪声又响了,响彻中国大地,直到1945年9月9日,冈村宁次双手奉上投降书,日本人在中国的枪声,戛然而止。自此,抗日战争结束,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从1945到2015,70年。如果用70年来描述一个人,我们通常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大概说,很高寿,人老了。可是,时间不老。中华民族的儿女,不会因为时间的远去,而忘记那一段被侵略、被伤害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宋美龄,作为蒋介石夫人,在国共两党的对决中,偏倚可知。作为炎黄子孙,她为中华民族的生存与独立所作之努力,亦人所共见。 抗战爆发,国难当头,宋美龄的心随着民族的安危存亡而跳动。 她和二姐宋庆龄一道站出来,引领各界妇女,多方支援前线。 她以总裁夫人身份,亲临战场、出生入死、枪林弹雨、不为所惧。 她灵活的外交手腕和高雅的人格魅力,赢得了国际友邦的支持,筹组起中国空军“飞虎队”。 她以出色的讲演天才,征服了美国朝野,为抗战争取了大量“美援”。 那时节,她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是一个杰出的炎黄子孙。 人约黄昏,月上梢头。宋美龄的一生,有阴影,也有光明。  相似文献   

12.
见过一个父亲的泪。他蹲在一堵墙外,满身疲惫的风尘。先是呆呆地看着街景,后来,他手捂住脸呜咽。双肩耸动,单薄的身影,像深秋时枝上一枚欲抖落的叶。眼泪从他指缝处不住地溢出来,成小溪流。午后的阳光,照在上面,反射着惨痛的晶莹。他的头上,霜花点点。墙内,是看守所。他20岁的儿子,因跟人合伙抢劫,被关在里面。  相似文献   

13.
李明久,一个弄墨的。闻章,一个舞文的。两人的交往,在字画之内,也在字画之外,总让我觉得值得记录下来。人与人相处,有多种方式。大略分为好的与不好的。不好的好比砌墙,你砌一道,我砌一道,墙与墙相互妨碍,相互挤兑,空间越来越小;好的好比点灯,你点一盏,我点一盏,灯与灯相互照亮,相互融汇,相互成就。墙怕多,灯不怕多,灯是越多越亮。我想,李明久与闻章两位先生的交往,便是这种善的力量,是相互点灯。相识,花自开李明久说起结识闻章的缘由,很是有趣。  相似文献   

14.
正这个世界,总有你不喜欢的人,也总有人不喜欢你。这都很正常。而且,无论你有多好,也无论对方有多好,都苛求彼此不得。因为,好不好是一回事,喜欢不喜欢是另一回事。刻意去讨人喜欢,折损的,只能是自我的尊严。不要用无数次的折腰,去换得一个漠然的低眉。纡尊降贵换来的,只会是对方愈发地居高临下和颐指气使。没有平视,就永无对等。也不要在喜欢不喜欢上,分出好人和坏人来。带着情绪倾向的眼光,难免会陷入褊狭。也就是说,在盯着别人的同时,还要看到自我的缺陷和不足。  相似文献   

15.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我国的一句著名格言,其意是说,事业的成功,基于科学的预见。科学预见作为一种超前艺术,对于各级领导者来说,如同鸟之于林,鱼之于水,须臾不可缺少。毛泽东同志曾在一篇重要的文章里引用了这句格言。掌握超前艺术的主要表现是:其一,科学预测。遇事思之于前,行之于后,周密筹划,精细组织,能够从最坏处着眼,向最好处争取,善于化险为夷,转危为安,始终代表着正确的方向。其二,把握全局。对事物的发展有全面的了解,注视着上下左右各个方面的联系,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紧扣中心环节。其三,善抓苗头。思路清晰,头脑敏锐,善识“青  相似文献   

16.
祝你幸福     
岁月之风吹动生活的书页,当台历撕到最后一页时,春节也就如约而至。女儿买回一张盘龙的大红福字,很喜悦地贴到门楣上,那是一份虔诚的企盼。回看左右,家家户户的门楣上,都是福字倒贴,喜气盈盈。福字在人们心目中是吉祥的,神秘的。青龙一条街,都是很火爆地卖福字。其中,倒着写的福字,最为畅销。倒者,到也,取福到来之意。 福是什么?因为涵盖面广,很难界定。 有人认为福者,富也,有钱是福。有人认为福者,辅也,是辅佐帝业的宰相,做官是福。也有的说福者,佛也,参禅  相似文献   

17.
三朵奇葩,在近代中国的风风雨雨中怒放。 牡丹富贵,应该是嫁给了孔祥熙的大姐宋霭龄。 梅花傲雪,应该是人称“国母”的二姊宋庆龄。 人面桃花,就是伴着蒋介石的小妹宋美龄。 春夏秋冬,三朵鲜花,各领风骚。 姐妹情深,三朵鲜花,也会同时绽放。 政治的阴影,使三姐妹平生聚少离多。抗战时期,为了民族的利益,她们曾通力合作,共赴国难;国共分野,从此姐妹天各一方;阴阳界定,人力难挽。 聚散无时平生憾!  相似文献   

18.
正世人皆知,和珅是清朝第一号大贪官。人们甚至说,和珅跌倒,嘉庆吃饱。当然,如果算上晚清,和珅是不是第一贪,还不好说。别人不讲,单一个盛宣怀,就比和珅有钱。一个既做大官,又做掌管国有企业官商的人,和珅怎么比?和珅被逮,是命里注定的。从来做皇帝的,老子的宠臣,多半是儿子的仇敌。老子越是牛,宠臣越是受宠,这份敌意就越重。孔子说,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然而,把孝道挂在嘴上的皇帝们,几乎个个对上一代的宠臣怀有不共戴天的恶感。只要老子一蹬腿,就迫不及待地一改为父之道,把父亲信任的人干掉。  相似文献   

19.
到山里去,与农民闲聊,谈得最多的,让他们焦急的,是玉米大跌价,直线下落,贱得惊人了。 前年,一公斤玉米,曾达到一元七角多。年底,市场价降到了七角六分,只及原来的零头。这里的大秋作物主要是玉米,农民靠着卖玉米得来一点钱,送孩子上学,买急需的日用品。丰收,反而减了收入,许多希望落了空。到了今年的春夏间,农民种玉米,也就漫不经心了。不仅不下功夫,还不敢施化肥,否则得不偿失。化肥没人买,化肥厂不得不停工,县级的几乎都关了门。工人无工可做,又壮大了下岗族。伤农亦伤工,引起了连锁反应。 “这叫什么市场?”庄稼人谈着这件事,有点愤愤然,却又无可奈何。  相似文献   

20.
正忙,不是生活的本意,它可以是一段历程的主旋律,但不应在生命的全部时间里占据。忙,即便是为了自我,也会失去了真我。而对真我的错失,是灵魂的错失,是永远的错失。忙碌,可以助力成功,但真正的成功,远在忙碌之上、忙碌之外。把忙碌本身视为成功,那是忙之表象的虚荣。无忙碌的人生,不是充实的人生。只有忙碌的人生,也不是身心快乐的人生。忙中难得的闲暇,恰恰是生命中的华彩。而无止境的忙上加忙,是生命的隐患和悲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