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上的台湾,曾发生过经济重心北移的现象。正如大陆经济重心的南移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一样,台湾经济重心的北移也非一朝一夕之功。那么,这一过程从伺时开始?又在何时完成呢?台湾学者周宪文认为,台湾的经济开发,到嘉庆年间“业已渐渐北移”。另一位台湾学者林满红则明确提出,直到台湾通商口岸开放以前(即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布局与缩小东西部差距陈霜华生产力布局,是指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社会生产力分工在空间的表现,是社会存在的基本形式。生产力布局的合理与否,直接影响到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在我国,由于社会历史、自然环境、经济发展和科技文化等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正> 所谓社会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自然、开发自然资源、生产物质财富的现实力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总要落实到一定的地域空间,社会生产力的这种空间分布与组合,就构成一个地区的生产布局。恩格斯说:“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有生产的发展,就有生产的分布和再分布,因此,我们研究湖北地区性的发展战略,不可不对全省社会生产力的布局变动规律作深入的考察和探索。一、社会生产力布局的演变和特点工业生产力的布局是社会生产力布局的核心内容。工业生产力的布局现状,既是长期工业建设和布局的结果,也是今后工业建设和布局的基础。因此,研究全省社会生产力布局战略问题,首先要弄清楚工业生产力布局的演变过程。建国前夕,湖北工业不仅非常薄弱,而且布局也极不合理。湖北现代工业的发端,最早是清朝两湖总督张之洞在1890年建立汉冶萍公司,利用大冶铁矿,萍乡的  相似文献   

4.
知识经济与教育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既是一部生产力发展的历史,又是一部经济发展的历史,同时伴随着教育的发展。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力和经济发展水平决定教育发展水平;同时教育发展水平又影响着经济和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从生产关系性质来看,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五种社会形态;从经济性质来看,可以分为原始经济时代、农业经济时代、工业经济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由生产力所决定与经济发展相…  相似文献   

5.
中华民族是具有悠久历史文化的民族,从距今800多万年前的禄丰腊玛古猿到170万年前的元谋猿人,从新石器时代的古代族群到今天50多种民族,中华民族经历了一个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该文从宏观的角度考察了整个过程。作者认为,这个历史过程的时间是漫长的,道路是曲折的,各民族都曾为中国的古代文明做出过贡献,他们之间的兄弟感情经受了复杂历史坏境的考验。中华各民族的这种兄弟感情是深厚的,是牢不可破的。  相似文献   

6.
刘然 《创造》2023,(1):53-55
<正>创新实践贯穿于整个人类历史,它和发展问题关系密切,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动力。人类社会从诞生到成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在古代社会,手工劳动生产能力低下,人与人的交往非常有限,他们处于相互依赖的关系之中,人类知识还只是生产和交往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创新实践在古代不可能作为一种理论被明确阐述出来。到了近代,随着机器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和人的关系获得了基于物的全面展开,知识从经验阶段过渡到理论阶段,  相似文献   

7.
丘浚,字仲深,海南琼山人。生于明永乐十八年,卒于弘治八年(公元1418年——1495年),是中国十五世纪经济思想的卓越代表人物。在历史上被称为“有明一代文臣之宗”的思想家和经济学家。他在经济思想上的论述很有价值,在他的《大学衍义补》一书中,集中阐述了他的经济思想。其中丘浚对工商业问题的论述很广,并独具见解。(一)从古代到近代,抑商政策是历代封建王朝奉行的一个传统政策。我国封建社会经历了两千多年的漫长历史,商品经济发展十分缓慢,这与我国传统的抑商政策、闭关自守的封建轻商思想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明朝不仅信守…  相似文献   

8.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面对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和困惑,提出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是人类一诞生就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从彼此相安无事到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习近平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经历了一个思想酝酿到逐渐明晰和内容拓展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中国应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和秉承一系列的重要原则。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需世界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相似文献   

9.
柳岳武 《求索》2008,(7):204-208
在诸因素的影响下,清朝司法的域外形象先后经历着赞扬,褒贬不一,批判,至丑化四个历史演变过程。该过程一方面固然体现出近世西方时人对清朝司法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法律文本解读到实际考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同时,该过程也暗含着“大清王朝”从“天朝上国”走向没落这一历史演变。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更体现出西方势力对中国殖民扩张增强的趋势。因为近世西人眼中清朝司法形象从初期的赞赏有加至最终的丑化,其间确实包含着西方殖民势力为在中国攫取治外法权而进行的舆论喧嚣。  相似文献   

10.
海南特区20年发展战略的审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海南经济特区从建立开始,就对未来海南经济特区的发展勾画了宏伟蓝图和战略远景。在“小政府、大社会”的总体构想下,海南特区发展战略的演变与经济特区经济发展都经过了几个阶段,从最初中国社会科学院提出的发展战略,到“八五”计划的制定与修改,到“九五”的“一省两地”等战略性的调整,到“十五”提出的“四大战略”,到“十一五”的全面经济发展战略的一系列发展战略的提出,使海南经济的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由于不同时期经济形势的复杂性以及人们认识上的不足,造成经济发展战略在一些关系海南经济长远发展的关键点上存在一定的偏差,错失时机。因此,对于各种关系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战略,在形成过程中应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以提高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和前瞻性。  相似文献   

11.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面对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和困惑,提出的解决问题的中国方案。人类命运共同体并非是人类一诞生就形成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人类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从彼此相安无事到形成人类命运共同体,大致经历了四个时期。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经历了一个思想酝酿到逐渐明晰和内容拓展的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过程中,中国应发挥独特的重要作用和秉承一系列的重要原则。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更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历史过程,需世界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  相似文献   

12.
中西神话的历史差异与文学的进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西神话的历史差异与文学的进步●杨绍华毫无疑问,在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任何民族都曾经经历过创造神话的历史阶段,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创造的神话。任何神话都以想象为基本特征,以低下的生产力为社会背景。作为历史沉积物,又都会对日后文学的发展,乃至民族性格的形...  相似文献   

13.
“金马碧鸡”是我国西南地区著名的神话传说,也是春城昆明的标志与象征,它的起源已相当久远,是在西南民族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中萌生的。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它在内容上,经历了一个不断累积、不断丰富并不断变异的过程;在形态上,经历了一个金马与碧鸡由分而合、由合又分的过程;在空间上,经历了一个由北向南、不断迁移的过程。“金马碧鸡”的形成与演变,在中国神话变迁史上有着十分典型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作为刑法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正当防卫是“正义不必屈于非正义”这一古典自然法思想在现代刑法中的逻辑展开和重要体现,在人类历史上经历了从习惯到法律、从学说到制度的漫长发展过程,是法治社会形成的缩影。在现代社会,正当防卫是国家为保护公民权益而赋予公民的权利。《刑法》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  相似文献   

15.
《新东方》2015,(5)
社会历史研究的"民间视角"既关注国家与地方一同构建完整地方社会的历史机制,也强调地方精英、民众百姓以及民俗活动在历史发展中的意义与价值。从"民间视角"出发,海南冼夫人文化经历了由英雄化到神化最终实现民俗化的历史过程。海南冼夫人文化的变迁既表现出海南民众持有的实用理性的价值追求,也充分体现了国家与地方之间的互动对于海南社会发展的深入影响。  相似文献   

16.
科学社会主义从经典理论到当代理论的发展聂运麟社会主义学说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道路,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单就社会主义的理论形态来看,其间经历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1516—1848年);科学社会主义在实践中进一步发展和完善(1848—1...  相似文献   

17.
从刑罚的产生至今,行刑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与演变过程,诠释了三个显著的特征:从行刑的无定制到行刑的规范化、从行刑的封闭化到行刑的社会化、从行刑的简单化到行刑的科学化,从中也体现出惩罚、剥夺、矫正、预防这一发展中的行刑理念。  相似文献   

18.
周文斑 《新东方》2008,(7):43-47
所谓“土本文化”,在此主要指海南的“黎族文化”这一特殊的含义,但并非说海南黎族是由本土直接衍化而成的人类族群。海南从远古时代起就是一个移民岛,而最早迁居海南的就是黎族。海南黎族在本岛生生不息的历史最迟不晚于旧石器时代,已穿越了五千多年的漫长时空。  相似文献   

19.
纵观历史的长河,人类社会经济经历了几千年漫长的农业经济,又经历了大约三百年快速发展的工业经济,种种迹象表明社会经济正迈向一个崭新的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值此世界经济由工业经济转向知识经济的历史转折时期,我们发现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是科技不断进步和生产...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努力开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把生产、生活、生态联系起来,作为“文明发展道路”有着现实的意义。文明,标志着社会进步、经济繁荣,一直是人类社会向往和追求的共同理想。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从静态来看,文明是一定时代、一定国家和地区的发展状态;从动态来看,文明则是一个不断演进和发展的进程。从整个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长河来看,人类曾经历了从野蛮到文明的漫长进化。而就文明本身来说,则经历了从不太文明到比较文明、从初级文明到中级文明的不断递进。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