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一度被民间舆论称为“经济大省、文化沙漠”的广东正努力改变这种失衡的局面,主管部门响亮地提出了要让“文化广东”崛起的口号。 广东能以其雄厚的经济实力、开放“窗口”的位置,成为一个“文化大省”吗? 就如广东经济地位的确立离不开全国这个大舞台,广东文化面貌的改变亦离不开全国这个大家庭。现在人们看到,广东文化人不再是单一地亦步亦趋港台文化,而是越过南岭北上为“文化广东”的崛起寻找新的血液。 近一两年,“北上”,成为广东文化领域最时髦的举措。最突出的表现是文化人才的引进和题材的  相似文献   

2.
十年改革开放,广东省得风气之先,迅速上升为举世瞩目的“经济明星” 内地人惊叹:“小广东长高了!” 一些海外报刊预言:“广东将会成为亚洲新崛起的第五条小龙。” 但是,今日广东人并没有为既有成就所陶醉。尤其是治理整顿以来,广东人反思过去,剖析现状,展望未来,产生了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感和紧迫感。 罕见的速度与昂贵的代价 广东是值得自豪的。 建国头30年,这个省的经济发展速度长期低于全  相似文献   

3.
“没有山区的现代化,就没有广东的现代化。”长期以来,山区掣肘着广东的加快发展,影响了广东经济整体能量的释放。如今,在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思想指导下,广东山区开始发力,一场山区招商引资、“科学加速”的热潮奏响了广东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大乐章”,它必将推动沿海发达地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历史进程。  相似文献   

4.
1996年广东国民生产总值“轻松”地越过6000亿元的关口,此言“轻松”,是谓该省经济是在适度从紧的宏观环境下得到较为从容稳步的增长,而非80年代那种在能源紧张、交通紧张中捉襟见肘过日子的经济增长。广东支撑经济增长的基础设施建设在1996年赢得了一个丰收:广梅汕铁路初步通过国家验收,京九铁路广东段全线开通客货运输;佛  相似文献   

5.
市场约束广东经济增长的新﹃瓶颈﹄●张朝祥广东省作为我国改革开放的领头雁,国民经济在持续十几年的高速增长之后,近两年明显放缓,市场约束已成为制约广东经济增长的新“瓶颈”。1996年广东国内生产总值超过6000亿元,是1980年的85倍。广东目前每年...  相似文献   

6.
杜新  李嘉 《瞭望》2005,(27)
广西靠近广东的地方,通常被称为“桂东”。以前,桂东曾经流传着“一车猪一车水”的说法——广西农民喂大了一车的猪运到广东后,卖得的钱刚够买一车广东出产的饮料回去。这个酸涩的笑话说明了一个残酷的事实:包括广东在内的珠江三角洲地区是南中国理所当然的经济中心,但它对周边省区经济的辐射能力有限,主要是周边省份向广东输出廉价劳动力和低附加值的原材料,广东向这些省份输出工业品,双方的经济往来有限。随着泛珠战略的实施,珠三角核心区的周边省区正试图以一种全新的经济视角和产业布局融入大区域经济合作格局。广西构建以毗邻粤港澳的玉林市为枢纽城市、以324国道沿线乡镇为经济节点的“临粤走廊”,正成为“泛珠三角”区域经济合作中承东启西的新型经济带。  相似文献   

7.
广东的邮电通信事业,在改革开放中突飞猛进,走在全国的前面。作为现代通信标志之一的无线寻呼(BP机)、移动电话的用户数,占全国一半左右。广东邮电通信事业是随着改革开放发展起来的,这一事业本身也经历了一个耐人寻味的改革开放过程。 投资模式的突破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外向型经济的迅速发展,广东电信事业落后的矛盾变得日益突出。 然而,电信是资金密集型产业,要改变通信的落后面貌,需要大量的资金。过去,邮电通信建设是由国家统一投资的。据统计,改革开放前30年,广东邮电部门固定资产投资平均每年不到2000万元。这么一  相似文献   

8.
李斌 《瞭望》1999,(11)
今年“两会”前,浙江省就提出了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并确定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即到2005年争取有近1/3的市县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10年争取有近2/3的市县基本实现现代化,到2020年全省基本实现现代化。接受采访的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对此显得十分自信。非公有制经济在浙江省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一”。浙江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所呈现出来的活力,给这位调任刚刚半年的省委书记以深刻的印象。张德江说,“非公有制经济的存在和发展是符合我国实际情况的。浙江的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功不可没。”过去一年,民营工业企业已占全省…  相似文献   

9.
在文化底蕴深厚的齐鲁大地上,在激烈的市场 竞争中,曾有中国石化“四小龙”之称的济南炼油厂, 正凭借自身的优势搏击市场,创造着新的业绩和辉 煌。到2004年,我们济南炼油厂原油加工能力已达 500万吨/年,实际加工量达到370万吨,销售收入 突破100亿。一个真正具有经济规模的现代石化企  相似文献   

10.
一、把开拓国内市场摆到重要的战略位置上八十年代初广东抓住改革开放先走一步的契机,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大搞“三来一补”,使加工工业有了很大发展,在全国形成了食品饮料、家用电器、电子、服装(包括鞋类)以及室内装饰、装修五大领先行业,“广东粮”、“珠江水”享誉全国,“广货”在国内市场上以款式新、花样多、包装好、价格适宜而具有很强的竞争力。为鼓励“广货”进一步拓展国内外市场,广东省政府1987年明确提出“以国际市场为导向、以国内市场为依托”的发展战略。如今,“广货”在省内、国内和境外的销售比例各占1/3,效果十…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五大报告在理论上有不少新的突破,而最多和最大的突破是在所有制问题上。这既是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也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 一、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把“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作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提出,是党的十五大的一个新的突破。一是把先前作为党的“方针”和“原则”提出的东西上升为“基本经  相似文献   

12.
改革开放13年,大潮涌动中“冒”出了一个广东。靠党的改革开放政策,靠自己的苦干、实干、巧干,广东创造了超过当年亚洲“四小龙”起飞时的发展速度,从过去的名不见经传一跃成为中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广东,既是中国改革开放成功的样板,也是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尖兵。广东成功的实践,证明着党的基本路线的正确。坚持这条路线,一百年不变,广东将有更大更快的发展,整个中国也必将有更大更快的发展。 广东的一些具体做法不一定要照搬,但广东实事求是,解放思想,大胆执著地走改革开放道路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一学。 本刊从这一期起,将陆续刊登来自南粤的报道。  相似文献   

13.
广西与广东,历来有“两广兄弟”之说.在80年代的改革大潮中,广西被广东远远甩在后面了.不甘落后的广西“小兄弟”急起直追,一批县市如今实现了超常规的发展.其中玉林市的发展速度更是紧逼相邻的广东珠江三角洲之后,经济成果令人瞩目:国民经济各项主要指标绝对数居广西各县(市)第一位,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全国、广西的平均水平,提前七年完成翻两番的任务,成为全国百强明星县(市)和广西农村经济实力十强县(市),为广西乃至西南省区经济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同时也给贫困地区起到了先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党政论坛》2004,(3):25
1982年1月1日,中央发出第一个“一号文件”,突破了传统的“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框框,明确指出包产到户、包干到户或大包干“都是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这个文件不但肯定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制,而且说明它“不同于合作化以前的小私有的个体经济,而是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的组成部分”。1983年1月,第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正式颁布。文件从理论上说明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在党的领导下中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84年1月1日,中央发出《关于—九八四年农村工…  相似文献   

15.
江泽民总书记今年2月在广东 考察时指出,改革开放20多 年来,我们在“引进来”方面成绩很大。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我们必须加快实施“走出去”的战略。他勉励广东的同志说,广东外向型经济已有长足的发展,并积累了不少好的经验。你们要善于利用自己的优势实施好“走出去”的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能不能抓住机遇,把“走出去”这篇大文章做好,也是直接关系广东的经济能否“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的又一个重要前提。 事实上,近两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已经按照总书记的指示和要求,充分发挥广东…  相似文献   

16.
鹤山一张毯     
陆敏 《瞭望》1993,(28)
在广东,人们常常爱用一句顺口溜来总结一个市县的经济腾飞诀窍,“鹤山一张毯”指的正是广东鹤山县全力扶持该县毛纺织总厂(现已改为鹤山美雅股份有限公司),并依靠这一龙头企业带动全县经济腾飞的事实。这张毯就是该厂的名牌产品——“美雅牌”拉舍尔毛毯。鹤山地处珠江三角洲小三角地带,是全国著名的  相似文献   

17.
1、中国的实力以及它的使用方式民意调查显示,1/3的美国人认为,中国“很快就将主宰世界”,但尽管中国的经济增长引人注目,但其人均收入仍只有美国的1/4。虽然在未来30年左右的时间里,中国的总体经济水平可能与美  相似文献   

18.
广东经济崛起,全国瞩目。各地取“经”队伍络绎不绝,结论自然是见仁见智。广东的“真经”到底是什么? 考察10多年来广东变化的轨迹,可以看出,不管是顺流逆流,也不管人说是姓“社”姓“资”,广东的改革开放之船,都沿着中央既定的航道,在发展经济上坚定不移地坚持了市场取向。要说真经,这才是第一真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土地调控,打造“寸土寸金”的广东经过20多年的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瓶颈”问题日益困扰广州、深圳等经济发达的珠三角城市,土地资源已呈现“难以为继”的窘境。近几年,广东在执行国家土地调控政策的基础上,不断摸索与广东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土地储备、土地供应、土地价格、土地规划、土地审批和土地产权等制度的完善,为广东实现可持续发展留下空间。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广东考察时要求,在富裕起来的地区开展一次“致富思源,富而思进”的教育活动。这是一个重要的和部署,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坚定信心、戒骄戒躁、发奋图强、再创辉煌具有深远的意义。“致富思源,富而思进”,实质上是在“思源”的前提下实现“思进”的新突破。在当前形势下,如何“思进”,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任务,我以为关键是要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致力克服“六气”。一、克服“骄气”,弘扬锐意进取的精神深圳是我国建立最早的特区,在邓小平理论指引下,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呈现出一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