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余峰,男,28岁,江西宜春人,喜利得(中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营业代表。 以余峰的经历来说,相对于一些人,运气挺好;虽然他很谦虚,只是说今天中午不但吃得饱,而且吃的是合口味的湖南菜,所以心情不错,所以─—他的故事由他来说─—在江西读的大学,1995年毕业分配到北京大兴,喜欢北方宽阔的平原和高高的白杨树,在单位有脾气特别投缘的朋友;干了三年之后,有一次陪同屋的男孩去国展的招聘会,被热闹的气氛感染,于是也就在某展台借了支笔填了几份申请表格,与现在干的这家公司一接触,两下里都“一见倾心”,前不久还当选…  相似文献   

2.
<正>我们今天的会议主题是"社会治理与中国道路"。我讲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法治问题。社会治理不管它包含多少内容,中国能否走向法治社会,可能是我们今天的关键所在,所以我把社会治理问题讲述为中国能否建成法治社会的问题。刚才许善达老师详细讲了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出现的一些令他欣喜的变化,这种变化对我们研究法律的人来说,不是一个很惊讶的事情,之前我就认为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一定会做出这些决定。2012年3月,我写了一篇文章叫《必由之路》,其中讲到  相似文献   

3.
日本人与中国人有很多相似之处,以至于我们有时产生一些错觉。事实上,日本这个国家,对中国人来说既熟悉,更多的还是陌生。 ●一位有心的中国记者赴日本访问时,留意于日本人与中国人的异同,归国后说了他的感受:  相似文献   

4.
群体效应的结构方式和审美作用正如美的对象总是通过某个具象显示出生存价值一样,对审美主体来说,不但离不开个体效应,而且正是通过具体的某个人最终实现其价值的。但人的本质终究不是孤立的生理性体现,正如马克思指出的他还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此对审美主体来说,也不只是有生理性的个体效应,还应当具有一种社会性的群体效应。所谓审美主体的群体效应是这样一种现象,它以人的社会关系为条件,以时间和空间为存在方式,并通过个体效应发生作用的一种美感效应,并对作为个体人的美感具有诱导、规范、超越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文学是人类精神生产最美丽的花朵中的一朵。文学藉物质手段呈现精神产品,它反过来又对人的精神塑造起着重要的推动、促进作用。尤其是作为文学中处于崇高地位的雅文学,对人的精神塑造更是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特别是在今天一些低俗文学作品出于赢利的目的,刻意追求刺激性、火爆性。休闲性、娱乐性,从而孵化出一种浅薄、粗陋、萎靡的文化风尚的情况下,我们很有必要对这种作品产生的副效用进行及时的清除,重振人的精神风貌。因为这种文学作品尽管会使低层次需求者得到满足,但它对这些审美心理不够健全、审美趣味不够高雅。审美需求不够…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他一生的学术研究中观点是不断发展的。早期、中期和晚期有明显的不同。然而从本质上讲,马克思的学说是对人的关注。这一点对马克思来说是前后一贯的。所不同的是各个时期研究的角度不同,得出的结论也就有不同,因而对后世产生了不同的影响,这是我们今天研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时应当注意的。共产主义的目的是要实现一切人的自由发展马克思作为一位思想家,他的理论是  相似文献   

7.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13,(32):10-15
本期封面,开始想用个“众”字。众口铄金。三人成虎,引人深思。但想了想。最好还是用个“相”字。因为这样的遭际有可能今天是“李某某”,明天就可能是王某某、张某某,可能是你、我、他。没有程序的正义。就难以抵达实体的正义。今天。如果我们肆意践踏别人的程序正义,也许就有那么一天。我们会自食恶果。  相似文献   

8.
苦难辉煌     
对一个民族来说,灾难中获得的力量,是支撑民族思想大厦的栋梁.一个自强的民族,必然千方百计呵护自己的精神财富,切不可小富即安、淡忘历史. 睡狮惊醒 抗日战争胜利70多年了,我们对那段历史的回顾,应该对它的认识越来越深刻.我们今天对这种胜利的回顾绝不仅仅是流于表面,今天我们应该从一些更深层次的原因剖析我们为什么能够取得胜利...  相似文献   

9.
我不们需要斗争精神了吗?□王殿华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斗争—也许有些人对这个词反应过敏—不仅应该成为维护我们自身权利的锐利武器,更应该成为我们为人处世的一种哲学,成为融入我们个性品质中的一种刚强精神。“必须进行斗争”,这是自然提供给人类的一条极聪明的法...  相似文献   

10.
中國西南部四川省大足縣,有個叫唐雨的十二歲男孩。他在與別人玩耍時,無意中耳朵觸到一個人的上衣口袋,立即辨認出對方口袋裏裝著一包‘飛燕牌’香煙。又有一次,一位石工在紙上寫了一個字,揉成團團交給他。他將紙團放在耳邊,很快就辨認出是個什么字。唐雨的‘耳朵認字’的奇聞逐漸傳開後,首先引起了一些新聞記者的注意。但報紙上刊登這一消息之後,立即引起了一些人的公開指責,說這是無稽之談,是反科學的騙局。這是  相似文献   

11.
我赞同这样一种观点:自然美的本质在于“自然的人化”。提出这个论点的理论依据,就是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关于“自然的人化”的思想。这就是说,要从自然和人、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关系中去研究和分析自然美的本质。以下从两个方面作一些具体的分析,并以此就教于崔自铎等同志。一、从审美客体和审美主体的辩证关系中来揭示自然美的本质崔自铎同志在《关于自然美的若干问题》一文(载于《理论月刊》1986年第8期)中表示,他不赞成“离开人的生活,离开自然和人的客观关系,自然美便不存在”的看法。他写道:“我们可以说,在宇宙发展过程中,曾经有过只有自然美,但却没有社会、没有审美主体和审美意识存在的时期;  相似文献   

12.
在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取名字历来都是家族中的长辈说了算。今天国家要规范人名用字,要管个人取名字的事,自然会受到人们特别的关注。 已经有了一个既通行又与它音义全同的字被大家认可,取名字何必非要用那些不流通的怪字呢? 凭着取名字的人的文化素养、社会经验和智慧,他能够想到一些别人想不到的搭配。  相似文献   

13.
同志们: 我们中央党校举办的“建国四十周年理论讨论会”现在开幕了。乔石同志本来要参加今天的大会,因为临时有事,不能来了。他要我代为转告,预祝这次理论讨论会开得圆满成功。借此机会,我讲几点意见: 一、从当前的形势来看,加强理论工作,提高理论水平,对于我们党来说,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从国内来说,一方面我们  相似文献   

14.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显示。职工对美的崇尚和追求,无论对单位还是对其自身来说无疑都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我们要充分认识审美教育在思想政治工作中的特殊功能,把审美教育切实渗透、贯穿到思想政治工作的全过程,使其发挥出应有的效力。  相似文献   

15.
今天下午这个大会,对我们海南来说,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大会,就是一次向全社会昭示我们举全省之力,保护我们的千里岸线,保护我们绿色宝岛的誓师大会,这也是一个全省上下用三到五年的时间共建海防林的动员部署大会。今天大会的气氛非常感染人、激励人、鼓舞人。陈成同志作了一个指导思想明确、提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九八五年考入北京大学生物系的学生,下面就如何进行政治复习,谈一些看法。 1.学习态度要端正。总有些同学认为政治复习就是突击背书,我是不赞同这个观点的。辩证唯物主义、政治经济学与数学、生物、化学一样,都是科学,都是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应当把它作为一门科学来研究,来学习。光背不想是一种懒惰,懒惰是要吃亏的。高考的题目对高中生来说是一种灵活的、既深又广的考察,只会背几页书的人是考不好的。 2.记忆与理解应同时进行。复习某一章某一节的时候,先仔细读那些比较重要的话,把提纲性、总结性、概念性的语句用笔划下来,对书上的一些例子就不必背,理解了就行。接着就是要一句一句地研究那些重要段落,用自  相似文献   

17.
新年的钟声敲过,公元一九九八年来到了。新年对你、对我、对他,对我们大家来说意味着什么?新的岁月,新的计划,新的姿态,新的奋斗……的确,新年对我们来说,闪耀着美丽的光环,充满着怡人的梦想,使人兴奋,让人追索。按惯例,作为办刊人,在这新年的首期中,应发表能充分展示自己风格、水平的关于总结旧岁预示新年的"寄语"。对此,我们也曾努力过。但繁忙的去年,更繁忙的今年不容我们有充裕的时间去系统设计,精雕细琢这个代表"门面"的新年扉页。于是乎,我们编摘了一些伟人和凡人的话,一方面算作是与广大读者的新年共勉;另一方面作为本刊创刊十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忠实读者奖"的试题。希望  相似文献   

18.
《前进》2018,(10)
正鲍宣,字子都,西汉末年著名谏臣。他的生年不详,卒于公元3年。作为一名汉室忠臣,两千多年来,他的坎坷人生和感人事迹被广为传颂。东汉著名史学家班固专门为他立传,载入《汉书》之中。今天,如果我们要想了解鲍宣为人处世和为官从政的亮点,还应从后人对他较为独特的称呼说起,那就是他籍非上党,却被后人称为"上党鲍宣"。"上党鲍宣"所称有因史料记载说,鲍宣的籍贯是渤海高城(今河北盐山东南),但后人  相似文献   

19.
希特勒·天皇·秦桧梅次有时我忽发奇想,如果有人象桃花源中人或者象《聊斋》中的贾奉雉那样离尘世二三十年,如今回到了人间,睁眼看着今天的世界,他一定会吃惊得昏死过去。这变化用一天翻地覆一四字来形容毫不夸张。想当年,我们是何等蔑视金钱,「宁要社会主义的草,...  相似文献   

20.
黄炎培和毛泽东在延安时期那段著名的谈话现在常被人引用。对于黄炎培所说的历史上出现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人存政亡“,“人亡政息“周期律,毛泽东称已找到了跳出这周期律的“新路“,“这条新路就是民主“。但依我看,他内心里并没有真正认同这两个字,也并没有找到实现这两个字的体制保证。否则,绝不会出现他晚年那场人妖颠倒、是非混淆、长达十年的大悲剧。雄才大略如毛泽东者,缺乏民主监督,都会犯令人扼腕叹息的大错误,跟随他而“愧望尘“的“侪辈“们又如何呢?不要以为过去年代那些错误只有毛泽东会犯,如今清算了极左路线,就一切政通人和了。实际在很多方面,我们今天并没有比前辈迈出多远。例如,我们批评58年大跃进时劳民伤财,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浪费了资源,批得头头是道,振振有辞,但是否反思一下我们今天又在干些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