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六大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指导思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条件下,它有利于进一步深化分配制度改革,使更多的人分享到改革的成果,将对我国未来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积极的重大影响。一、中等收入者的定义和划分标准(一)中等收入者的定义及其主要特征。中等收入者是指一定时期内收入保持在中等及生活较富裕、生活水平相对稳定的居民群体。中等收入是个中位数的概念。“收入保持在中等”不是指现有收入的简单的算术平均水平。目前在我国这个数还是低收入水平。而我们未来要达到的目标应该…  相似文献   

2.
晓亮撰文指出,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的关键有三: 一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二是进一步推动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实践证明,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一个活力源,是改变地方面貌、增强地方实力的重要依托,也是藏  相似文献   

3.
"十六大"是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具有不同寻常的意义,江泽民同志所作的报告,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中心,深刻召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的伟大使命.在报告的第四部分江泽民同志就收入分配的改革,首次提出了一个新的主题,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个提法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并将深远影响中国社会的未来转型."十六大"报告为什么会提出"中等收入者"这个问题,是基于以下某些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4.
建设小康社会与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世纪的一个奋斗目标 ,既有客观现实性 ,同时还兼具超越性 ,因而具有科学性。这在某种程度上正得之于我们党在16大报告中明确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路径选择。应该说 ,这样一条路径选择 ,不仅融会了我国传统文化因素和现实发展状况 ,也是对我们党自身经验教训的一种提炼 ,更是对人类共同文明成果的大胆汲取。它对小康社会目标得以最终实现的意义不容小觑。  相似文献   

5.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这种提法在我党的文件中尚属首次。“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提出,对防止两极分化,维护社会稳定,拉动内需、促进消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据一些专家评估,目前中等收入者占人口总数的18%左右,高收入者的比重不到10%,低收入者占60%以上,社会的整体结构是“上头小,下头大”的“金字塔型”。我们是在经济文化落后、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量少的情况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有“先富”与“后富”的战略考虑,暂时出现这种…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首次将“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作为我国新世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时期的重大战略举措。“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是扩大社会结构中的中坚力量 ,对于改善收入分配结构、促进消费需求、保持社会稳定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不过 ,目前我国这一群体总体规模不大 ,没有成为社会主群体。如何界定中等收入者及如何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 ,是社会经济各界高度关注的难点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初步探索。一、人力资本存量是中等收入者的内在实体对于中等收入者的界定 ,我国大多学者是通过对该收入群体的收入水…  相似文献   

7.
邓小平早在1990年12月24日就指出:“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64页)共同富裕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所决定的。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只有少数人富裕起来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之一就是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在我国现阶段,共同富裕的目标只能通过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来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方式,决定了经…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六大报告在部署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任务时,提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进一步强调,要对收入分配进行  相似文献   

9.
陈斐  康涛 《求实》2004,(3):47-49
中等收入者是贫富间的“缓冲器” ,社会的“稳定器” ,经济的“助推器” ,全面奔小康的“加速器” ;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要靠大力发展经济 ,与此同时 ,深化分配领域的改革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确立劳动、资本、技术和管理按贡献参与分配原则就是其中重要的好对策。  相似文献   

10.
“中国梦”的提出,为我们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中国道路提供了精神支撑。“中国梦”丽买瓦需要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而中等收入者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现阶段,我国中等收入者所占比重仍然很小,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还存在一些障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提高农民收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加大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大力发展教育,加大对人力资本的财政投入。  相似文献   

11.
我国目前的阶层可以简单的分为三个部分居于上层的强势群体、居于下层的弱势群体和居于中间的中等收入者.而最稳定的社会结构是中间大两头小的纺锤型结构,因此,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就成为缩小贫富差距、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本文从对中等收入者的界定、分析贫富差距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造成的消极影响出发.强调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重要性,并简单分析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2.
新世纪,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要“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已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之一。一、我国中等收入者的标准及现实状况所谓中等收入者是指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收入水平处于中等,生活比较殷实的人。中等收入者不单纯是经济学概念,它具有经济、历史、地域、社会等多重规定性,是本世纪头二十年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支柱之一。在现阶段,我国中等收入者要以稳定的工作和能维持其社会中等生活水平的收入为基础。关于中等  相似文献   

13.
中等收入者比重低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现象,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因素。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是扩大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是缩小贫:蓄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础;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保证。提高中等收入者比重必须要深化改革,加快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深化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缩小收入差距;加快社会建设,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从而大力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步伐。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村居民的储蓄量增长幅度较大,远远高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因此,如何降低我国广大农村居民的储蓄率,扩大农村消费是中国宏观调控政策的重点之一。但是,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过去同质化的农民已经分化为有着不同利益和收入水平的群体,而其中农村中等收入者不仅是传统消费领域的主力军,更是引领农村地区消费升级、拉动农村消费的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5.
《天津支部生活》2009,(11):53-53
日前,著名社会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陆学艺教授在接受新华网专访时说,中产阶级是一个职业概念,经济学家提出中等收入者这个概念是不对的。中产不是某一个阶层,是若干个阶层的总和。所谓中产,是指你拥有的收入、声望、文化这三者的综合情况,根据你占有的文化资源、经济资源、权利资源多少来划分是否属于中产。  相似文献   

16.
目前关于中等收入者的界定众说纷纭,比较有代表性的大致有三种: 其一是"定性说".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中等收入者是以从事脑力劳动力为主,主要靠工资及薪金谋生,也包括拥有少量私人资本,具有谋取一分较高收入、较好条件的职业就业能力,以及相应的家庭消费能力,有一定的闲暇生活质量,对其劳动对象拥有一定的支配权,具有公民意识和社会地位的群体.这其中包括了收入、教育、职业等综合指标.  相似文献   

17.
18.
温飞  李强 《新视野》2007,(3):13-14
中央提出的“扩大中等收入者在全社会的比例”的战略的核心思想,是要优化阶级阶层结构,扩大社会中间层,使社会从“金字塔”型转变为“菱形结构”或“纺锤形结构”。表面看来这是一个调整收入结构的问题,但收入结构与社会的各个方面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它实际上涉及到了整个社会结构的调整,其意义远比仅仅调整收入深刻得多。实现“逐步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的任务,至少要关注八个方面的因素,即社会结构调整的长期性、产业结构的调整、职业结构的调整、城乡结构的调整、全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目前的阶层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部分:居于上层的强势群体、居于下层的弱势群体和居于中间的中等收入者。其中,中等收入阶层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发展壮大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是拉动经济增长的有生力量、刺激消费的中坚力量和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示范力量。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之一,就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增进人民福祉,走共同富裕道路。这句话表达的意思是,中国共产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并以此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