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当前应客观评判和反思西方马克思学对恩格斯思想研究的学术限度,避免以学术之名阉割马克思主义政治性内涵的研究倾向。只有立足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整体视域和无产阶级解放的历史情境,全面评判恩格斯独特的马克思主义观,才能深入理解恩格斯对马克思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理论贡献。恩格斯从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时代主题、价值底蕴和历史使命几方面,阐明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历史科学,揭示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批判性与实践旨归,坚守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世界观的价值立场。科学理解恩格斯的马克思主义观,有助于彰显马克思主义面向劳苦大众的价值立场和人民底蕴,有助于扩展和深化对马克思主义当代性的研究,有助于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学风。  相似文献   

2.
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地分析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深化我们对环境问题的理论认识,指导环境保护的实践,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恩格斯的文明观建立在坚实的哲学基础、社会基础和方法论基础之上,是对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引起的社会变化的深入认识。社会实践是恩格斯文明观的阐释基础,日常生活是恩格斯文明观的叙事空间,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是恩格斯文明观的核心内容。恩格斯文明观揭示了文明发生的历史性及时代表征、文明内容的导向性和道德表征、文明进程的主体性和现实表征、文明表现的层构性及多样化表征。在新时代,认识恩格斯文明观,对于推进"五位一体"文明建设,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4.
当今时代,对恩格斯的无神论思想进行提炼研究极具现实价值。恩格斯的无神论思想呈现出一个清晰的哲学结构,唯物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历史唯物论的世界观,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在认识上的应用及其实践价值共同构成恩格斯无神论思想之哲学结构。立基于对世界本体的把握,恩格斯运用唯物辩证法思维和历史唯物论观点认识宗教和有神论问题,并将之运用于社会实践。他还提出了辩证的生命观以启迪后人。这一理论和实践上的探索不仅奠定了今天马克思主义无神论研究和宣传的基础,也为我们今天制定宗教政策、做好宗教工作、处理好各种宗教关系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学风问题,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问题,恩格斯在自己的理论创造和实践活动中,要求人们在科学的世界观层面上对待马克思主义,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功能,同时还要求把马克思主义视为不断发展的理论,为马克思主义学风思想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6.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和卡尔·马克思一道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恩格斯对这一理论的创立是有其独特贡献的,尤其是对它的系统、全面和深刻的阐发。他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论述是科学的和经典的。恩格斯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是不断发展的科学,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教义;是人们行动的指南,而不是脱离实际的僵化教条或呆板公式。在他看来,不断地探索、开拓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的题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宪政问题的探讨散见于其不同时期的理论著述中,但他们对宪政基本问题的探讨却是十分深刻的,形成了较系统的宪政思想。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宪政思想的初步梳理,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关于人权、法治、民主制等宪政基本问题的理论探讨,厘清了社会主义宪政与资本主义宪政的本质区别,奠定了马克思主义宪政观和社会主义宪政建设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恩格斯和马克思共同创立、发展和捍卫丁马克思主义哲学,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著作。可是,从伯恩施坦、考茨基到现代西方学者,都对恩格斯哲学思想进行了歪曲和攻击,鼓吹所谓恩格斯反对马克思。今天,在纪念恩格斯诞辰170周年时,我们有责任对那些奇谈怪论进行批驳,以捍卫恩格斯在马克思主义史上的崇高地位。  相似文献   

9.
列宁在认识论的路径、时空观、因果观、真理观等相关问题上全面地运用和发展了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理论,将哲学基本问题的本体论方面和认识论方面有机地联系起来考察,呈现出了它们内在的复杂关系。同时提出哲学党性原则,捍卫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立场和政治立场,这些既是对恩格斯的哲学基本问题理论的运用,也是对恩格斯相关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大大增强了哲学基本问题理论的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0.
黎莉 《传承》2011,(14):20-21
国家观是关于国家的起源、本质、职能、国家理想、国家与社会关系等的观念和理论体系。国家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有关国家的起源和本质、国家职能、国家的未来趋向及无产阶级专政等方面,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做出过相关论述,且两者之间是辩证的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对两者进行分析比较,也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