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剪刀因裂素,汝粉为开红。彩异惊流雪,香饶占便风。裁成识天意,万物与花同。”这是一首唐代流传下来的剪纸诗,它写出了我国源远流长的剪纸风俗。金华人文荟萃,素有“小邹鲁”之称,民间艺术更是异彩纷呈,民间剪纸在其中独树一帜。前几天,金华市民间艺术家协会剪纸艺术委员会副会长鲍运达老师送给笔者一本《武义民间剪纸艺术集》,里面的作品美轮美奂、精致质朴。鲍运达老师介绍说,别看了这些作品的作者,他们可都是年已古稀的剪纸爱好者啊。早就听说武义老年大学有一批剪纸班的学员,剪纸剪得非常漂亮,看来此言不虚。  相似文献   

2.
剪纸起源于窗花,“过春节,贴窗花”是中国南北方部有的民间习俗。 “中国剪纸看蔚州”,河北蔚县的剪纸历史可追溯到明代,于2006年入选首批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3.
《乡音》2011,(3)
李予,1938年生,河北省民间剪纸艺术大师,河北省翡翠剪纸学会会长,中国剪纸学会理事,中国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栾城县拔尖人才,曾为栾城县政协委员、人大代表。大  相似文献   

4.
段建珺,内蒙古剪纸学会会长、中国“十大神剪”之一、“新中国剪纸艺术家”。他对内蒙古自治区境内近乎失传的传统民间剪纸艺术进行了抢救性的收集、挖掘和整理,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他自费对散落民间的原生态剪纸艺术进行了考察;他把教学课堂作为弘扬祖国灿烂文化的精神净园,使内蒙古的剪纸艺术走出困惑,轰轰烈烈地进入了辉煌。同时,他的剪纸艺术创作成功地将剪纸艺术的精髓与现代生活和审美要素融合升华,创造了剪纸艺术的新形式,成为具有浓郁民族风情和地方特色的“草原剪纸派”代表剪纸艺术家,已引起了海内外众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与青睐。  相似文献   

5.
正卞康铭(卞英勇)1962年生,河南沈丘人,现居云南瑞丽市,著名玉雕大师、山水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卞康铭师从国家工艺大师孙绍成、陈德海,国家山水画大师爱新觉罗.溥山、梅墨生、李爱国等。现任一画开天文化艺术协会副秘书长兼鉴评中心主任,中国中外名人艺术研究会文化艺术委员会研究员,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家协会理事,全国工商联民间文物艺术品商会当代艺术家研究会副会长等。  相似文献   

6.
民间剪纸趣谈依达中国人过春节时有一个传统的习俗──刻剪纸和贴窗花,以此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本期的封面和一组生肖动物剪纸就是这种民间艺术。剪纸是用纸剪刻成美丽图案的艺术,在中国已有相当长的历史。新疆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出土的五幅北朝时期(386—581年)...  相似文献   

7.
《就业与保障》2013,(11):F0004-F0004
2013年9月25—28日,由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总工会、福建省城镇工业联合社、宁德市文改领导小组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福建民间剪纸艺术职业技能竞赛”,在柘荣成功举办。本次大赛共82人参赛,在大赛中呈现了许多佳作,代表我省各个剪纸特色地域明显的特征,表现民风民俗,对推动我省民间剪纸艺术的发展,促进民间剪纸艺术继承、创新、发展交流,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中国民间艺术之乡:浦江县   浦江民间剪纸历史悠久,流传甚广.它以戏剧人物和神话人物为主要题材,人物多用阴镂手法,既有南方剪纸细密秀丽善装饰的特点,又有北方剪纸浑厚粗犷的造型,在中国剪纸中独树一帜.建国后,出版了许多浦江剪纸画册,1960年还出版了<浦江民间剪纸集>.浦江县文化馆在收集整理浦江剪纸的基础上组织业余作者创作新剪纸,并在本地、杭州和日本展出.剪纸还作为中小学校教学内容.1988年,三幅传统剪纸入选<中国美术全集>.1993年,文化部命名浦江县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相似文献   

9.
博兴剪纸     
剪纸是中国民间工艺“三绝”之一。从历史考古遗存发现,剪纸在北朝(386年—581年)时候就已经出现,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1959年新疆吐鲁番高昌遗址出土了北朝时期的《五幅团花图案》剪纸,其中《对马》和《对猴》各一幅,这是现存最古老的剪纸。剪纸虽然制作简便,造  相似文献   

10.
时下有许多民间书画家崭露头角,他们对传统书画的不同理解和各呈其姿的书画风格,引起了书画界的关注。鄢陵县安陵镇的袁柱石,即是其中一位。近年来,袁柱石的书画作品在《中国书画报》、《农民日报》等报刊上多次发表。1990年他画的《百鹤图》被上海毛巾被单厂制成印染被单的底版。1994年他的三件书画作品参加了河南省文联举办的书画展,其中有两件作品获奖。1995年他的一件隶书作品《宋史评岳飞》被开封市碑林收录,刻成一通碑文。1996年他的两副行书、两副隶书对联被朱仙镇年画社出版,印刷60万套销往广西、云南等地,并被选入《中国美…  相似文献   

11.
霍淑清 《今日海南》2005,(10):41-41
剪纸是中国特有的民族民间艺术,是民族艺苑中的一朵奇葩。乐东黎族民间农民剪纸,以其淳朴的民风,独特的地方色彩在全国剪纸艺坛中引领风骚。1996年中国文化部授予该地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相似文献   

12.
剪纸,是中国古老的民间艺术。每逢年下,巧手的姑娘、媳妇,总喜欢用五颜六色的纸,剪一些花卉、动物或图案,贴在窗上、墙上,以美化环境,寄托情思。扬州剪纸,历史较为悠久。在公元七世纪时,就已形成一种独立的工艺行业,已有专业艺人从事这项工作。千馀年来,经历代剪纸艺人的精心钻研,扬州剪纸艺术,已经形成独特的风格。它的格调清新秀丽,线条纤细流畅,形态优美逼真,深受国内外人士的赞誉。曾经为郭沫若先生的《百花齐放》诗歌配过《百花图》的老艺人张永寿,是扬州剪纸艺术的代表人物。他十二岁从父学艺,今年已经七十六岁。解放前,他继承了家传二百余年的技艺,凭着一张纸、一把剪刀和一只手,以出卖剪纸糊口,流浪江湖。解放后,扬州工艺美术厂专门设立了剪纸车间,他被分配在该厂工作。他的艺术才华得到了发  相似文献   

13.
韩山 《乡音》2021,(2):39-41
【人物名片】周淑英,女,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蔚县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曾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家"称号,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第九、十、十一届政协委员。剪纸,是一种源于民间的传统艺术。蔚县剪纸自成一派,堪称剪纸艺术中的奇葩,人常说"世界剪纸看中国,中国剪纸看蔚县"。周淑英,一位来自蔚县的普通农家女,用一双巧手创新继承蔚县剪纸艺术,使得这一民间技艺在传承中不断焕发出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4.
民间剪纸艺术形式的现代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间剪纸艺术是广泛流传在中国境内的民间艺术形式,其流传数千年的历史承载着创造者的许多苦难和对美好的向往.现代剪纸艺术与民间剪纸艺术是并行的两条线,民间剪纸艺术形式的现代转型有赖于新剪纸的发展以及剪纸在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的应用和融合,而民间剪纸艺术的保护和传承只有在保留其本源审美精神的前提下,融人到现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中才可以实现.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选自法国记者吕西安·博达尔的"领事三部曲"《领事先生》《领事之子》《安娜·玛丽》之一《领事之子》,讲述的是他和父母在1920年前后在中国生活的往事。他的父亲曾是法国驻中国的一位领事,先后在重庆、成都、昆明等地任职。吕西安1914年在重庆出生,1924年离开中国回到巴黎,在云南生活时只有五六岁,所以他讲述的云南很大程度上是一个孩子童年的记忆。文中小标题由编者所加,选录时有删节。  相似文献   

16.
【民间乃至官方的“飘飘然”】中国社科院发布2010年《国际形势黄皮书》,称中国军力已排名全球第二,仅次于美国。无独有偶,最近国防大学军队建设研究所所长刘明福在其《中国梦》一书中,强调中国要在新世纪跃居世界头等强国。他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强调,他在书中表达的个人观点在中国军政界“具有一定广泛性”。  相似文献   

17.
韩伟是《中国残疾人》杂志1999年第11期报道的人物,那时,他组建的“心连心志愿者服务队”方兴未艾。15年后,当《中国残疾人》杂志记者再次与他面对面,他已经是“全国十大志愿者”称号获得者,“心连心志愿者服务队”也成为了全国最大的民间志愿者组织。15年白驹过隙,他说,1999年是自己人生的转折点,是最艰难的时期,他挺过来了,就收获了事业和人生的硕果。  相似文献   

18.
剪纸是中国民间流行的一种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艺术形式,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剪纸,就是用剪刀将纸剪成各种各样的图案。剪纸的题材丰富,寓意  相似文献   

19.
齐欢 《今日民族》2011,(4):15-16
国家发改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委托云南省社科院编制了《云南向西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专项规划制定指导意见》。参与《指导意见》编写的云南社科院东南亚研究所副研究员齐欢介绍了《指导意见》的主要内容。他说——目前,整个桥头堡的框架已大致清晰,云南将在国际大通道与进出口加工基地建设,以及大湄公河次区域、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孟中印缅合作机制建设等主要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20.
吴薇 《两岸关系》2013,(3):59-61
"中国结"能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和一位台湾人密不可分,他就是中国结的命名者、台湾《汉声》杂志创办人黄永松。黄永松1943年10月出生于台湾省桃园县,1988年开始到大陆采风。几十年来,他致力于创建中国传统文化基因库,做了很多有趣的记录,米食、面食、风筝、泥塑、淮阳人的祖庙祭、陕北的剪纸、贵州的蜡花……今年1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