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几年,有些人借经济体制改革之名,极力鼓吹在我国搞私有化。私有化都有哪些论点?它们错误的实质是什么?现将近来一些期刊上针对私有化观点的批驳综述如下:一、驳“产权改革论”有人认为,全民所有制企业“产权不明晰”,“所有者缺位”,“名义上人人所有,实际人人皆无”。对于这种观点,有人撰文指出,它抹杀了社会主义制度与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区别,照搬西方产权理论特别是科斯定理,是完全错误的。1、社会主义国家的全民所有制是不同于私人产权制度的新型产权静度,其本质特点就是全国人民这个群体对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2、从我国对国有企业所有权的法律规定、收益归属是否明确、产权所有者的  相似文献   

2.
深化产权制度改革 建立现代产权制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现代产权制度及其功能所谓产权制度,就是既定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结合而成的,能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的组合、调节和保护的制度安排。我们知道,产权是财产权的简称,它是法定主体对财产所拥有的各项权能的总和。产权的基础和核心是所有权。所有权是由法律规定的主体(所有者)对于客体(财产)的最高的、排他性的独占权。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财产所有权是所有者依法对自己的财产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意味着所有权赋予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产权关系明晰化是现代产权制度的一个重要特点。随着现代法人资…  相似文献   

3.
任何一种企业模式都是以一定的产权结构为核心或基础的。这种产权结构不仅决定和规范企业内部所有者、经营者、生产者之间的地位及相互关系 ,而且影响和制约企业的运作费用和经济效率。混合所有制作为一种独特的企业组织形式 ,其产权制度安排也在结构、性质、效率、演变趋势等各方面具有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4.
国有企业的改革目前遇到五大难点:一是产权难以明晰。虽然企业财产在法律上的所有权是明确的,但经济上的所有权模糊,没有一个人格化的所有者代表。二是政企难以分开。只要政府职能不转变,主管部门依:日在管,企业产权独立意义上的政企分开就谈不到。王是经营机制难转换。在国有资产所有者缺位、政企没有分开、企业领导人仍由组织部门任命的条件下,企业经营只能对政府负责,经营机制就转换不了。四是资本金难以补充。财政目前缺乏投资能力,企业自身积累率很低.吸收股金的路不畅,所以资本金难以补充。五是三大包袱难卸即历史债务难清…  相似文献   

5.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经济学理论--人力资本理论,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随着中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的深入,对人力资本产权从理论上的关注到实践中的重视,经历了一个跳跃式的发展过程.本文认为,企业内人力资本与非人力资本一样享有产权,应分享企业剩余.但是,人力资本所有者分享企业剩余必须有个事前契约.本文对经营者持大股没有反对意见,但反对国有企业人力资本所有者在获得控股权过程中制度设计上的一些不公平、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6.
现代企业的一个基本特点是企业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这就形成一种委托——代理关系,企业产权所有者是委托人,企业经营者是代理人。为了实现委托人对代理人行为的有效监督并激励代理人为委托人利益的最大化而努力工作,除了靠商品市场、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以及行政、法律等  相似文献   

7.
<正> 实行股份制是深化国企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有效途径,它不仅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而且有利于从企业的内部发挥国有经济的主要作用。 首先,它有利于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促进政企职责分开,实现企业的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增强企业活力。国有企业改组成为股份制企业以后,国家已不是企业的唯一所有者,只是所有者之一,股份制企业实行法人财产制度,企业财产的原始产权或最终所有权属众多的所有者——股东,企业作为法人,拥有法人财产权。这就能有效地实现出资者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企业不再是各级政府部门的附属物。企业的经营管理机构不再是各级行政机关的附属物。企业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厂长)负责制,股东大会成了公司的最高权力机构,董事会是股份制企业的常设机构,由股东大会或股东代表选举产生,董事长代表董事会  相似文献   

8.
入世给中国的广大企业带来新的机遇的同时 ,也给中国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带来了更加严峻的竞争和挑战。一、国有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一 )国有企业产权不清由于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缺位 ,使国有企业的产权关系极为模糊 ,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变成无人负责的所有制。这一缺陷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普通全民所有者不能行使对其财产份额的实际控制权 ,也不能独享其产权份额所带来的收益 ,从而对全民财产不关心。二是实际控制全民财产的国家管理者 ,只享有全民财产带给自己的收益 ,而不对其管理行为给全民财产所带来的损失承担责任。(二 )国有企业职能错位…  相似文献   

9.
高鸿业教授在《内部文稿》1995年第3期发表的《再论提高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经济效益的关键》一文中提出,通过妥善解决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的利益矛盾来搞好国有大中型企业。此思路简洁明确,避免了在产权问题上的纠缠不休,令人耳目一新。但是,笔者感到高文观点尚有欠缺和未充分论证之处。下面笔者就此提出几点个人看法。一、什么是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的关系?高文认为所有者与代理人之间利益分歧普遍存在,构成所代关系的主要内容。但我认为规范的所代关系是一种对立统一关系。其主要内容和质的规定性是所有者与代理人的利益统一,而不是其利益分歧。  相似文献   

10.
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四个方面,而产权清晰无疑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环。而产权关系明晰的实质在于企业中国有资产“所有权”与企业“法人财产权”的分离。这种两权分离,一方面确立了包括国家在内的投资者在企业中的法律地位,依法享有股东权利,另一方面它确立了企业拥有包括经营权在内的全部法人财产权。以此为基础,就不仅可以确保所有者的权益,确保出资者和企业各自承担有限责任,而且可以确保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真正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党的十四届三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