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指出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发轫,在军事、工业、文通、通讯、教育、科技诸多领域迈出了走向近代化的脚步,从而推动中国近代历史和社会向前发展;洋务派的历史贡献与其开放意识和引进举措、重视经济和科技的思想分不开;洋务运动自身存在难以解决的矛盾:变与不变的矛盾、"制洋"与"羁縻"的矛盾导致其无力完成近代化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2.
一种意见认为,洋务运动横跨中国近代史三十年,揭开了封建中国采用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序幕,加速了中国走出“中世纪”的历史进程,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理当是中国近代化的一部分。所谓近代化,就是使整个社会摆脱中世纪的封建形态向资本主义转化,即以资本主义为近代化。它的重要标志是发展科学技术,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世界近代化运动是随着英国资产阶级产业革命的胜利开始的,到十九世  相似文献   

3.
张维军 《世纪桥》2012,(5):152-154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晚清政府面对内忧外患的问题无法去解决,于是以奕欣为中央和以曾国藩、李鸿章、左中棠和张之洞等人为代表的地方封疆大吏的实力派掀起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向西方学习的洋务运动,虽然史学界对这场运动褒贬不一,但是应该从更新的新的角度去理解它,毕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相似文献   

4.
所谓近代化,就是由传统的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它必将是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等全方位变化的一场社会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相似文献   

5.
张宏艳 《世纪桥》2003,(1):58-60
19世纪60年代兴起的洋务运动,向资本主义近代化迈出了可贵的一步。洋务运动的开展除了洋务官僚的直接决策外,与当时最高统治者慈禧有着无可否认的联系,弄清慈禧与洋务运动的关系,无疑有利于对洋务运动做出更切实际的评价。  相似文献   

6.
“体”和“用”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对重要范畴。从哲学本体论角度来看,体与用的基本含义有两种:第一是指本体与功能,第二是指本质与现象。从体用观念在历史发展中的功能演变来看,它经历了从哲学本体论到文化价值观的转变,体与用之间也由相辅相成的一体化关系变为重体轻用的取舍关系。这  相似文献   

7.
正鸦片一役,惊醒了有识之士的天朝梦。遇"千年未有之强敌"、处"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中国,出路何在?"师夷长技以制夷"!借西洋坚船利炮挽天朝危局的呼声,与中外相安、十年无事的暂时稳定,汇成了19世纪后半期中国改革与发展的契机。洋务运动成为中国早期现代化的起点。甲午战争是对长达30年的洋务运动所做的一次总检验,但结  相似文献   

8.
本文主要从洋务运动的目的和改革内容以及洋务运动的结果为出发点,对洋务运动的积极方面进行论述与评价。一方面,肯定清政府通过洋务运动对晚清的政局实行改革所带来的积极作用。另一方面,又以现代化进程视角下看待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现代化发展所带来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是先从舰炮练兵术引进,再到制度引进,进而到思想文化更新的变革趋势。中国近代化纲领,就是中国文化进行变革和再建的纲领。它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了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之文化革命任务的前半部分,即通过思想文化启蒙从国家、器用观念,向近代国家观念、民族主义、民主意识等的转变,这种历史文化观念的转变是近代中国反帝反封建之文化革命的历史使命所不可或缺的前提和基础。从文化学意义上讲,中国历史实际上是一部文化冲突、整合与发展的历史。  相似文献   

10.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30年,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洋务运动时期_洋务运动是什么性质的运动?它对中国历史的进程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它能使中国走向富强吗?正确认识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把握中国近代史的运动规律,澄清当前史学界某些是非观念具有重要意义。洋务运动是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相结合的“怪胎”洋务运动之所以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并非偶然的事情。它是在中国已经沦为半殖民地,清朝政府日益成为帝国主义侵略的工具的条件下产生的历史现象,是封建主义与帝国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从帝国主义方面来看。清朝政府在两次鸦片战争失败后,签…  相似文献   

11.
王娟 《世纪桥》2009,(3):71-72
鸦片战争前后,不少西方新教传教士逐渐来到中国。洋务运动兴起后,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其文化活动的范围也日渐扩大。他们一方面进入洋务派创办的各种官方机构,如京师同文馆和江南制造总局翻译馆,从事外国史书编译;另一方面通过教会出版机构,把大量外国史学著作译介为中文。传教士传播外国历史的活动旨在传播基督教,但客观上促进了国人对外国历史的了解。  相似文献   

12.
鸦片战争的失败,并没有使国人从思想上认识到差距,仅仅使部分有识之士承认了洋人的船坚炮利。于是,这些有识之士开始“师夷之长技”以强国强兵,在这基础之上,洋务运动开始了。洋务运动开始的这个时期大约正是日本发生巨变的明治维新时代。这就是说,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并不比日本晚。但为什么洋务运动与明治维新的结果却完全不同呢?  相似文献   

13.
<正> 一、不能把我国现行的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看成是当代“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和我国现行的对外开放的经济政策相比,表面上看,二者都是在利用外国技术外国资金和人才办企业,好像都是对外开放,没有什么明显区别。其实,二者在性质上是有根本区别的。  相似文献   

14.
1876年1月,甲午战争爆发之前的18年,日本驻华特命全权公使森有礼前来北京赴任,途经天津时,当时的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特意接见了森有礼,俩人有过一次较长时间的谈话.这次谈话不简单,它是关于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一次高级别对话.  相似文献   

15.
《福建党史月刊》2014,(13):39-39
1876年1月,甲午战争爆发之前的18年,日本驻华特命全权公使森有礼前来北京赴任,途经天津时,当时的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李鸿章特意接见了森有礼,俩人有过一次较长时间的谈话。这次谈话不简单,它是关于洋务运动和明治维新的一次高级别对话。寒暄一番后,李鸿章就把话题上升到文化高度,他问森有礼对中西文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6.
严复与传统伦理道德思想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平汉  谭明 《世纪桥》2001,(2):50-52
严复是中国近代杰出的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的译著颇丰,涉及政治、经济和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曾激励无数志士仁人奋起救亡图存。  相似文献   

17.
近代中国,在受到两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运动的冲击之后,从统治阶级内部产生了一部分睁眼看世界和有意弃旧图新的洋务派,并由他们推动了一次向西方学习近代科学技术以求自救图强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经济的重大影响就是兴办了近代的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从而推动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这种所谓的“商务”中,有一个始终搅扰着它的生存阻碍着它的发展的矛盾——官商矛盾。研究这一矛盾,对于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实事求是精神,冲破了“四人帮”对洋务运动研究所设置的“禁区”,出现了研究和讨论的热潮。其中,洋务运动的目的问题是争论的焦点之一。一种观点是基本否定。他们认为,洋务运动是适应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需要而产生的。其目的是镇压农民起义、巩固清主朝的统治。它是中国封建势力勾结外国侵略者共同镇压中国人民革命的罪恶产物。持这种观点者否认洋务运动存在着抵御外国侵略这个具体目的,认为它口头上  相似文献   

19.
范同寿 《当代贵州》2010,(22):47-47
<正>中国第一座设备和技术都领先的钢铁厂,竟出现在遥远荒僻的贵州青溪,这不仅非常让人惊叹,简直是一种历史的意外。说到中国的近代化,不能不提到魏源。他广泛参考中外文献,编写成了对中国近代产生过重大影响的世界史地巨著《海国图志》。并在这部书中明确提出"师夷之长技以制夷"的观点。这一命题的提出,打破了夷夏  相似文献   

20.
西风东渐与民初福州城市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州地处闽江下游 ,扼闽江入海口。鸦片战争后 ,被辟为“五口通商”口岸之一。清末 ,随着以茶叶为主的对外贸易兴盛 ,福州成为东南商贾云集的重要商埠。福州及其附近地区出现了以马尾福建船政局为代表的近代工业 ,以对外茶叶贸易为主的新型公司 ,以培养西学人才为目标的新式学校。另一方面 ,西方思想文化、风俗观念也通过各种渠道渗入福州传统社会。作为中外文化的交汇点和中国对外交流的窗口之一 ,福州在与西方文化发生激烈碰撞和冲突的同时 ,自身也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福州的建筑风格、公用事业 ,乃至市民大众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