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郭淑兰  曹富雄 《求索》2010,(2):83-85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是马克思主义观的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第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就“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作了“发生一发展”说、“本质一特征”说、“结构~功能”说等不同层面的回答。  相似文献   

2.
回眸多情的山水——扎根在这里的人说:这是家园。远道而来的人说:这是梦境。 这是一片古老的土地。19万年前的“长阳人”在这里点燃了长江流域人类文明的第一堆篝火。  相似文献   

3.
葛翀 《世纪行》2007,(8):105-105
“十堰是什么?”这是十堰市委书记赵斌接受新闻采访团记者采访时说明的第一个问题。赵书记给出的第一个答案是“十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他不无自豪对大家说,十堰境内发现了“郧阳人”头骨化石,这一发现填补了亚洲人类发展“链条”上空缺的一环,动摇人类起源“一元说”。  相似文献   

4.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早在1978年3月,邓小平同志在第二次全国科学大会上指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马克思主义历来的观点。”1988年9月邓小平同志又以敏锐眼光,从新技术革命的全新视角,第一次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理论。他说:“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将来农业问题的出路,最终要由生物工程来解决,要靠尖端技术。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邓小平同志这一思想,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当代新科技革命的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5.
赵玫 《天津人大》2011,(5):42-43
再度向导游提出了关于“左岸”。 导游说这是第一次有游客向他提到了“左岸”。 他说你想去的地方在圣杰曼大道上,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左岸最著名的咖啡馆。只是,这要你们自己去,因为在这个晚上将有更多的人去观看“红磨坊”的巴黎艳舞。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一再指出:“马克思讲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是非常正确的,现在看来这样说可能不够,恐怕是第一生产力。”并强调:“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那么,如何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一论断与劳动者是生产力的第一要素以及教育问题是怎样一种关系呢? 深刻认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相似文献   

7.
漫谈知识经济与宣传思想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110多年前,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说:“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力量。”10年前,邓小平同志说:“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知识经济蓬勃兴起印证了这一点。现在“知识经济”一词使用频率很高,但“知识经济”究竟是什么?它离我们有多远?将给我们带来什么?我们应该怎么办?这不能不说是摆  相似文献   

8.
八年积案“一朝”落幕 “案件执结是法院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群众对法院工作的评价标尺。”这是安康市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李志坚在采访中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  相似文献   

9.
这是一群特殊的警察,他们每天都要和狼犬为伴;这是一批特殊的狼犬,它们担负着追踪、警戒、巡逻、防暴等战斗任务。在刑侦要案的第一现场,在重要活动的相关场所,往往都会闪现出他们和它们的身影。有人说,它们是公安机关的“秘密武器”;有人说,它们是人民警察的“无言战友”;而更多的则说,它们是出奇制胜的“特殊神探”……  相似文献   

10.
老杨见到记者说的第一句话是:“我现在完全是正常人了,这都要谢谢唐老师。”  相似文献   

11.
“一个家总要有人来操心,一个国家和社会总要有人来思考,告诉大家怎样才能生活得更有意义,这是一个作家的社会责任”,这是农工党员、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冷梦说的话,也是她第一次接受我采访时打开心扉说的第一句话。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储蓄”二字成为一种时尚用词逐渐流行起来,诸如“储蓄人生”、“储蓄生命”、“储蓄亲情”等等。其实,在这诸多的储蓄中,知识的储蓄应当是最宝贵、最重要的,可以说是人生的第一要务。  相似文献   

13.
新型工业化"新"在哪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日浙江》2002,(23):42
中国社科院财贸所副所长、研究员江小涓认为,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新”字,是相对于发达国家以往走过的传统工业化道路和我国过去的工业化道路而言的。可以说,这条路有四个“新”。第一个“新”是发达国家都是在工业化之后推行信息化,而  相似文献   

14.
骨肉相连,同此国殇!这是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就大规模自然灾害举行的全国性哀悼活动,也是第一次从制度上为自然灾害死难的普通百姓降半旗志哀,这无疑是“生命至上”、“以民为本”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更是一个国家文明进步的里程碑。国旗为黎民伤逝而降,警报在共同的心跳和脉搏中鸣响,不是说那是“撒旦之锤”吗?是的,但它在冷酷地锤击大地之时,  相似文献   

15.
排名     
我在家里排名第一,顺序是我、妻子、孩子,这是户口簿上的排法;还有另一种排法:孩子、妻子、我,这是以独生子女为中心的排列法。无论怎么排,妻子都屈居第二。妻子也有不满的时候,问我她为何就不能排第一?我说你实际就是第一,我说电视上你都见到了,无论什么规格的会议,总是以首长为中心,其他官员在首长左右依次排开,你就是我们家的“第一”,就是我们家的“首长”,左边是我,右边是孩子。妻子一乐,马上打发我去洗碗,说是“行政首长负责制”,她是在行使职权,我只好开溜,说要赶时间到单位上班。到了单位,我排名第几呢?单位…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提出要善于学习和运用“规律”。他说:“要达到智勇双全这一点,有一种方法是要学的”,“什么方法呢?那就是熟识敌我双方各方面的情况,找出其行动的规律,并且应用这些规律于自己的行动。”(《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62页。以下引此书只注明页码)这里说了三层意思:第一层,“熟识”隐藏着规律的全面“情况”;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具有三重蕴涵 :第一 ,从性质上说 ,是坚持马克思主义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有机统一 ,即“坚持与发展统一论” ;第二 ,从实现途径上说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具体国情的不断结合 ,即“不断结合论” ;第三 ,从价值本位上说 ,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性品格 ,即“实践本位论”。这三个方面是有机统一的。  相似文献   

18.
一、保卫的起源(一)关于《保卫学教程》中“保卫的产生”问题。《保卫学教程》(群众出版社1987年出版)第一章第一节的“保卫的产生”开章说:“保卫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问题就在于“一定发展阶段”是指什么时候。恩格斯在讲到国家的产生时也曾说过:“国家是社会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从《教程》的内容看,这“一定发展阶段”显然是指国家产生以后。任何一种社会现象,都是客观存在的。“保卫”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与人类的存在有着不要分割的联系,在国家产生之前的原始社会里,  相似文献   

19.
科学史的研究证明,任何真理都不是一次完成的,科学发现是一个从必然到自由的过程,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的发展,都一再证明了这一点。 在自然科学中,第一次提出的学说人们总是习惯地称为假说。哥白尼的“日心说”,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古代的“地静说”,近代的“以太说”,都曾以假说的形式存在着、发展着。恩格斯在概括近代自然科学发展离不开假说这一事实时指出:  相似文献   

20.
“心电图有些异常,需要再来复查”,医生对61岁的残疾老人刘国有说。刘国有是家住北京门头沟区山村的一位轻度智障残疾人,他在这次免费体检中还查出了鼻腔和听力的问题,他对记者说:“这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来到医院做身体检查,感谢残联,感谢政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