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经济特区。根据他的倡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运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加快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主管实施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试办经济特区的工作,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谷牧具体指挥下,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创建作出重要贡献。在经济特区创办三十周年之际,本刊特选载一组相关文献,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经济特区。根据他的倡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运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加快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主管实施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试办经济特区的工作,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谷牧具体指挥下,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创建作出重要贡献。在经济特区创办三十周年之际,本刊特选载一组相关文献,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经济特区。根据他的倡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运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加快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主管实施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试办经济特区的工作,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谷牧具体指挥下,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创建作出重要贡献。在经济特区创办三十周年之际,本刊特选载一组相关文献,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经济特区。根据他的倡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运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加快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主管实施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试办经济特区的工作,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谷牧具体指挥下,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创建作出重要贡献。在经济特区创办三十周年之际,本刊特选载一组相关文献,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经济特区。根据他的倡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运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加快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主管实施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试办经济特区的工作,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谷牧具体指挥下,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创建作出重要贡献。在经济特区创办三十周年之际,本刊特选载一组相关文献,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不久,为了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建立经济特区。根据他的倡议,党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置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四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运用对外开放的条件,加快经济发展。在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经济特区是一项开创性事业,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主管实施广东、福建两省实行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试办经济特区的工作,在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主任谷牧具体指挥下,做了大量细致工作,为我国经济特区创建作出重要贡献。在经济特区创办三十周年之际,本刊特选载一组相关文献,供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7.
谈建立特区和对外开放2000年11月15日上午,我去深圳迎宾馆桂园,看望谷牧同志。当谈到深圳等几个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时,我说:听华国锋同志讲,经济特区的建立和对外开放,是1978年6月由你率领我国国务院代表团访问欧洲后提出来的。谷牧同志说:这是党中央决定的我国第一个政府代表团访问欧洲。我是一位副总理,但到法国时是法国总理到机场亲自迎接,到其他国家都是国家元首接见。当时是谁提出  相似文献   

8.
谷牧是我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当事人之一。1983年4月,谷牧视察了广东3个经济特区后,去看望叶剑英元帅。叶剑英说:"谷牧你懂经济,搞特区我放心。小平说改革开放是摸着石头过河。你就是侦察兵,要杀出一条血路。计划经济搞不通,也许你搞特区能给中国找到出路。"  相似文献   

9.
谷牧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领导者和实践者.在建立经济特区和推进经济特区发展的实践中,他提出了许多适合中国国情且行之有效的观点和意见,形成其独具特色的经济特区思想.谷牧的经济特区思想,不仅直接指导了经济特区的具体实践,而且为邓小平经济特区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0.
卢荻 《广东党史》2010,(2):9-14
<正>谷牧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具体领导者,他在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国务委员期间,按照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指示,曾先后10多次到广东视察与指导工作,对广东的改革开放起到了巨大  相似文献   

11.
打开国门 对外开放 1978年春夏之交,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由国务院副总理谷牧带领一个政府代表团出访法国、联邦德国、瑞士、丹麦、比利时。代表团成员除了国务院有关部委负责人之外,还有北京、山东、广东、广西等省市主管经济工作的同志共20余人。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向西欧发达国家派出的国家级政府经济代表团。邓小平对这次出访非常重视,他亲自来到代表团的住地北京饭店,听取谷牧等人出访前的详细汇报。邓小平一边吸烟,一边静静地听代表团汇报。最后,他言简意赅地对谷牧等人说,你们要“广泛接触,详细调查,深入研究些问题”。谷牧等人体会到,邓小平对于实行对外开放,学习国外的先  相似文献   

12.
江总书记极为关怀厦门经济特区的建设,在初创时期,亲自参与规划并指导,给厦门人民以巨大的鼓舞。 一、亲自为厦门经济特区选址 1979年4月,受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委托,谷牧带领中央工作组到广东、福建考察,时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和国家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的江泽民是考察组成员之一。在这之前,江泽民已多次深入各个经济特区,参与研究我国经济特区的创办和建设工作,参与制定中央对经济特区实行的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的方针政策,最初一般都表达为"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陈云一贯倡导支持对外开放,利用外资和先进技术。在对外开放的历程中最具有标志性的就是经济特区的创建。经济特区是一个发展变化的事物,陈云的思想也随着实践的变化而改变。陈云对经济特区的态度经历了谨慎支持、总结经验到公开赞成的逐渐变化的过程。陈云的思想变化过程蕴涵了改革开放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对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有着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4.
举办经济特区是邓小平同志亲自倡导,党中央和国务院作出的一项事关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性决策。16年来,在中央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地方政府组织实施和广大特区干部群众积极开拓实践,经济特区迅速发展,由原来的边陲小镇成为今天经济繁荣、社会进步的现代化新型城市,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发挥了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和改革的试验区作用。最近,中央领导同志一再明确指出特区还要办下去,重申中央对经济特区工作“三不变”方针,  相似文献   

15.
邵雍 《世纪风采》2020,(4):26-30
一、新时期初期上海的困境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全党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1979年1月3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广东蛇口建立全国第一个对外开放工业区——蛇口工业区,同年7月15日又同意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出口特区。这些经济特区尤其是深圳特区在艰难的条件下,杀出一条血路,成为改革开放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16.
1984年8月1日,15年前的一个夏日,正在北戴河体养的邓小平专门听取了国务委员谷牧关于宁波对外开放工作的情况汇报,并满怀激情地号召:“把全世界的‘宁波帮’都动员起来,建设宁波”。消息传来。在海外“宁波帮”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宁波帮”顿时作为一颗耀眼的新星登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舞台,倍受海内外舆论的关注。中国对外开放的总设计师为何如此关注宁波建设,对“宁波帮”何以情有独钟?这还得从小平同志作出开放沿海城市的战略决策说起。1984年初,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珠海和厦门三个经济特区。特区日新月异、兴旺发达的景象,…  相似文献   

17.
在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下,中国经济特区的发展已进入"提高整体素质,增创特区优势"的新阶段。而从主要依靠优惠政策转向依靠"两个根本性转变",对于经济特区在经济体制、经济增长方式、对外开放和辐射、带动等方面增创新优势,提高整体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1.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增创经济体制新优势经济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区,中央允许它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进行超前改革开放试验,这是长期存在的最大特殊政策优势,并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日益显示其旺盛的活力。过去的十几年,特区在经济体制改革上进行  相似文献   

18.
创建经济特区,是经邓小平提议,中共中央、国务院为推进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1980年至1982年,江泽民担任国家进出口管理委员会、外国投资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期间,站在改革开放的第一线,直接参与创建经济特区的实践。他多次赴广东、福建两省,致力于经济特区的选址、规划,千方百计地协调解决经济特区在创建过程中遇到的诸多难题;积极参与在广东、福建两省实施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和制定《广东省经济特区条例》的工作;率领代表团出国考察出口加工区,总结国际上的成功经验,为我国经济特区建设和制定系统的特区政策提供参考。江泽民为经济特区的创建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19.
《实践》2013,(11):27-27
创办经济特区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实行对外开放的一项重大决策。经济特区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特殊政策,用减免关税等优惠办法吸引外商和外资,以达到一定的经济目的。1980年5月,中央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省的厦门设置经济特区。在当时创办经济特区主要是基于以下原因:  相似文献   

20.
韦达韬 《当代党员》2014,(11):26-28
9月26日.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部纪录片——《谷牧》。这个名字,熟悉中国改革开放历程的人都会知道。作为中国创立深圳经济特区的主要决策人之一,有评价称他为“经济特区CEO”。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