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冷浴苦身湖南一师浴室旁,有一眼凉水井。清晨稍明,同学们仍在酣睡,毛泽东便携浴巾来到井旁。用吊桶打上水,一遍遍泼淋全身。擦了淋,淋了擦,直至全身发热发红。自夏至秋,自秋入冬,纵天空下雪,池水结冰,绝不中止。几位同学试仿,遇  相似文献   

2.
少年书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在全国版图上,韶山冲小似米粒,少年毛泽东嗜书之习,便是在此渐养而成。13岁时,曾被父亲勒令回家干活,读书时间不由自主,只得见缝插针,昼夜倒置。一次野外放牛,任牛吃草,独坐树荫借机看书,因痴迷里面的故事情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作为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外交家,杰出的学者、书法家和诗人。集中华民族博大智慧于一身,意溢于海,志坚如山,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又以孜孜不倦的求索,躬行大道,在众多领域都取得了令人叹为观止的杰出成就,世人无不景仰。无论在戎马倥偬的战争岁月,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和平年代,毛泽东以其高越的思维和韬略,博古通今的学识,独特的人格魅力,博大开阔的胸襟,浪漫洒脱的情怀,达观幽默的性情,朴实简约的生活习惯,……给后人留下了不尽的佳话。著名作家宋紫峰将已出版的有关回忆毛泽东的著作、文章作参考资料,将毛泽东的生平轶事集腋成裘,随笔成篇,分类归纳编著《毛泽东轶事随笔》一书,即将付梓出版。本刊从2010年第一期至第十二期从书中摘取部分内容予以连载,个中故事短小精悍,言简意赅,精华所在,足以反映伟人一生的智慧、学问、机谋、性格、语言、人格和习惯等等。慢嚼细品,定会受益良好。  相似文献   

4.
作文传观湘乡县立高小后斋有一藏书楼,毛泽东入学便成此处常客。所学课目,最喜国文、历史、地理。学习发奋,成绩极好,作文在全校首屈一指。其论说文,立论  相似文献   

5.
圣言愚蠢毛泽东少年停学在家,一晚,随手拿起上私塾时读过的一本论语,边看边记,突然几行大字映入目中: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可乎?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也!读到  相似文献   

6.
劈波斩浪山区之人一般不擅游泳,但毛泽东生长在湘中韶山,却终身与游泳结下不解之缘。湘江、长江、北戴河、珠江、钱塘江、邕江和韶山水库,都留下他劈波斩浪的英姿、胜似闲庭信步的气度。毛泽东字润之。泽、润两字皆带水  相似文献   

7.
脚苦胜脸毛泽东出身农家,自幼陶冶勤俭美德,以后又经历漫长艰苦战争岁月的磨砺,无论环境如何变迁,其节俭品性从不移易。  相似文献   

8.
钟杯单兰毛泽东平生无太多特殊嗜好,唯喜吸烟与喝茶。一天喝茶很多,喝一二瓶开水属“家常便饭“。其喝茶有自己的茶杯,非厂家特制,工作人员在上面做有记号,以防乱套。建国初,江西景德镇  相似文献   

9.
牙粉、牙刷毛泽东始终保持劳动人民的本色,一生都十分节俭,他终生不用牙膏,只用牙粉,而且只用那种普通的、价廉的牙粉。毛泽东早年在家乡韶山用的是一种土制的牙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要徐向前去当抗大校长西安事变后,在与国民党谈判中,毛泽东多次令周恩来向南京政府提出,红军要改编为四个师,准备任命贺龙、刘伯承、林彪、徐向前分别为四个师的师长。由于蒋介石限制共产党的军力,最后只允许红军改编成三个师。于是,徐向前被任命为一二九师副师长。  相似文献   

11.
<建国以来周恩来文稿>(1-3册)提供了许多足以把原来断裂的历史链条连接起来的重要的第一手资料.例如1949年中共与美国接触的方针和策略、杜鲁门声明发表后中共的态度、<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最初文本的起草、中共发动解放台湾战役的设想及其变化、斯大林决定苏联空军参与朝鲜战争的时间问题.等等.  相似文献   

12.
正在土地革命战争时,瑞金是中央革命根据地中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当时,党和苏维埃政府就明确提出了群众路线的观点,出发点是切实关心群众的切身利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体力行,实践党的群众路线的足迹踏遍了瑞金山山水水,不仅为党的群众路线的形成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也在红都留下了许许多多的感人事迹。为进一步挖掘和弘扬苏区精神,中共赣州市委和瑞金市  相似文献   

13.
余玮 《党史纵览》2013,(5):4-10
从参加红军时给毛泽东站第一班岗,到新中国成立后担任中央警卫团团长,张耀祠一生中最辉煌的时光都是在毛泽东身边度过的。他曾长时间负责安排毛泽东的安全保卫,并有机会近距离见证一代伟人的喜怒哀乐。在他眼里,毛泽东是伟人,也是常人;不是高高在上的神祇,而是一个情感丰富、可亲可敬的长者。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把战争与和平的问题作为头等大事来思考,因为这是制定国际国内方针政策的重要前提。他认为,战争还是和平,这是一个根本性质的问题,对此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判断。20世纪50年代,毛泽东对战争与和平的基本判断是:世界战争大体上十年到十五年打不起来,争取十五年不打仗是可能的;新的世界大战可能会推迟三四十年甚至根本打不起来。进入60年代以后,中国周边环境日趋险恶,毛泽东对战争的威胁保持了高度警惕,并作了相应的战略谋划和应对准备,提出了要争取和平,但不怕战争,要准备打仗,从物质上和精神上两方面做好准备等应对战争的战略思想。进入70年代以后,毛泽东对战争与和平的估计有了新的变化。虽然他仍坚持认为这个世界还不太平,战争难以避免,但他判断:大的战争一时打不起来。毛泽东对待和平与战争的基本态度有三条:第一,我们需要和平,不要战争;第二,我们需要和平,但我们不惧怕战争;第三,对战争要有准备,准备没坏处。这种基本态度对我们今天很有启迪。  相似文献   

15.
梁衡 《当代贵州》2013,(11):64-64
讽刺与幽默毛文的第三个特点是充满辛辣的讽刺和轻松的幽默。不装不假,见真人性。人一当官就易假,就要端个架子,这是官场的通病。越是大官,架子越大,越不会说话。毛是在党政军都当过一把手的,仍然嬉笑怒骂,这不容易。当然他的身份让他有权这样,但许多人就是洒脱不起来。权力不等于才华。毛的文章虽然都是严肃重要的指示、讲话、决定、社论等,又都是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生成的,但是并不死板,并不压抑。透过硝烟,我们随处可见文章中对敌辛辣的讽刺和对自己人幽默的谈吐。讽刺和幽默都是轻松的表现,是举重若轻。  相似文献   

16.
霞飞 《党史天地》2008,(12):25-30
庐山会议后不久,张春桥和姚文元都有“喜事”。张春桥的“喜事”,是他得知周恩来患上了癌症。他知道,癌症是不治之症,周恩来将不久于人世了。于是,他把眼睛盯上了总理的位置.做起了“总理梦”。姚文元的“喜事”,是他得到毛泽东的信任,把全国思想文化理论出版新闻全部管了起来,有望再进一步,成为政治局常委。  相似文献   

17.
"兵者,诡道也。"统兵打仗的人,无不擅长谋略。所谓谋略,其实并不神秘。孙子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知己,乃领军之道;知彼,就是搞敌方的情报。一个合格的将帅,不能不重视情报保卫工作。毛泽东爱好并擅长军事,可是,他却不是个爱好秘密活动的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毛泽东在红区轰轰烈烈打江山,白区地下工作的代表人物是刘少奇。"笔杆子用来造舆论!"毛泽东洋洋洒洒公开发表文章,隐蔽战线的领导人是周恩来。毛  相似文献   

18.
十一、晚年岁月:阅读的忧思 读书与“文化大革命”的矛盾 毛泽东晚年,主要指“文化大革命”十年。这期间,他一如既往地勤苦读书,但对读书又多有非议之辞,看起来很有些矛盾。  相似文献   

19.
林彪垮台之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只剩下毛泽东、周恩来、康生三个人了。毛泽东支持和信任周恩来,让他主持党和国家的日常工作。在一段时间里,毛泽东对自己过去的一些“左”的做法也似有悔悟之意。1972年1月,他在一次谈话中宣布,根本不存在“二月逆流”,为那些老干部平了反。随后,毛泽东穿着睡衣赶到八宝山参加了陈毅的追悼会。6月8日,毛泽东会见斯里兰卡总理班达拉奈克夫人时说,我们的所谓“左派”,其实就是反革命。8月14日,毛对邓小平的信作了批语,说对邓应与刘少奇加以区别,这为邓的复出作了准备。年底,毛泽东对…  相似文献   

20.
余玮 《党史纵览》2013,(7):4-11
"你们常来看看我,到北京来看我……我死后,你也不要忘了每年到坟头上看我一次啊……"毛泽东曾对身边的卫士长李银桥如此感慨道。自20岁起,李银桥在毛泽东身边总共工作了15个年头。在此期间,李银桥结识了毛泽东家的家庭服务员韩桂馨,并在毛泽东的撮合下与她结为夫妇。我在采访时,李银桥和韩桂馨都已是年近八旬的老人,那些在领袖身边工作的日子已经成为遥远的记忆,然而在这两位老人心中,毛泽东的音容笑貌却随着岁月的更替而越发清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