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6 毫秒
1.
刘志丹烈士陵园位于延安志丹县城北的炮楼山和瓦窑山之间的山坡上,依山傍水。环境优美。1940年,陕甘宁边区政府和当地政府为了永远纪念这位陕北红军和陕北根据地的创始人,在他家乡修筑了这座陵园。  相似文献   

2.
豫南信阳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军的主要发源地,在中国革命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这里军事人才跌出,将星璀璨,被称为是红军摇篮、将军故乡,信阳也因此被称为是革命的“红”城。  相似文献   

3.
南梁革命纪念馆,坐落于甘肃省庆阳市华池县南梁乡荔园堡,原陕甘边苏维埃政府所在地。1929年,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到陕甘边一带开展武装斗争。1930年至1933年,先后组建中国工农红军陕甘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六军。1934年初,在南梁附近的四合台选举成立陕甘边区革命委员会,11月,成立陕甘边区苏维埃政府和革命军事委员会,习仲勋当选为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志丹当选为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开辟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建了中国西北第一  相似文献   

4.
土地革命时期,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陕甘边共产党人坚持和贯彻群众路线,形成一套切实可行的群众工作方法,主要包括了解群众实情、解决群众困难、坚持廉政为民、提高群众的政治和文化素质等。  相似文献   

5.
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的前身是1933年11月在江西瑞金成立的中国工农红军大学,1936年6月恢复开学后,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校址设在瓦窑堡,后迁至延安,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人以百折不屈的精神,于1934年前后开辟创建了以南梁为中心的陕甘边根据地。这块根据地后来成为党中央和中央红军的落脚点,并成为中国革命的新起点。这块根据地之所以能够成为硕果仅存的革命根据地之一,其重要原因是以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树立了具有陕甘地方革命特色的南梁精神,这种精神体现了那一代共产党人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7.
潇洒刘震     
刘震将军.湖北大悟人。出身贫寒,曾种田,放牛,雇工。然其重仪表,为众将军中所鲜有。戎马倥偬间.将军从不着破衣.凡有补丁处,皆缝得方方正正,一丝不苟。解放战争进东北,将军领风气之先,着西装、衣茄克,并自制吊带裤,笔挺英岸,风度翩翩,人称“洋司令”。  相似文献   

8.
巴金的真情     
王维玲 《人事天地》2007,(10):30-30
1936年,20岁的刘白羽应邀到上海,由好友靳以引见结识了巴金。  相似文献   

9.
张丽荣 《工会论坛》2010,16(4):170-171
张学良将军发动了西安事变并力促其和平解决,成为中国时局转换的枢纽。张学良将军自始至终坚持和平解决西安事变:他既是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首倡者,也是独立决策者;亲送蒋介石回南京,为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最终画上圆满句号。张学良将军为中华民族的独立与解放做出了独特的历史性贡献,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  相似文献   

10.
1936年中共中央在延川县大相寺召开的会议,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对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和革命新局面的开拓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由于资料缺乏,研究薄弱,不为人们重视。为深化这一阶段的中共党史研究,本文尝试对此次会议进行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11.
11月24日上午.记者在武昌水果湖茶港小区采访了94岁高龄的刘西尧将军。他一脸慈祥,见到记者后,起身相迎。初冬温暖的阳光映照在将军的脸上,提起难忘的岁月,将军激动不已。说他一生难忘三件事:打仗、造核武器、做总理的联络员。  相似文献   

12.
特别的礼物     
周礼 《人事天地》2010,(31):50-50
1925年,他出生于英国约克郡的一个小镇。小时候他梦想能成为一名守护和平的将军,可是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接触到了生物学,并立刻为浩瀚如海的神奇世界所吸引,从此他沉醉其中,一干就是一辈子。  相似文献   

13.
刘伟 《人事天地》2008,(7):12-13
在我们的印象里,美国的将军总是很张狂独断的样子,让人觉得不可思议。实际上在现实里,将军张扬的个性同样四处碰壁,巴顿的遭遇就是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14.
《胜利油田党校学报》2011,24(5):I0003-I0004
陈沛钰,男,1936年2月生,山东广饶人。1963年山东艺专毕业后从事文化教育工作20年。现为国家高级美术师、山东画院高级画师、山东美协会员、中国国画家协会理事、国家历史博物馆硒廊艺委会委员、客座教授、燕京书画院名誉院长等职。出版《中国美术家画库·陈沛钰》等专集,2007年被选为“山东国画百家”。  相似文献   

15.
1927年,爱国将军冯玉祥又入主开封古城,不久即下令:所有军政公教人员及学生一律不准坐洋车,以倡勤俭之风。  相似文献   

16.
朱梦渊 《人事天地》2007,(11):14-16
1950年,陈毅因公去四川,毛泽东嘱咐他去打听一个叫王光祈的人。陈毅到成都后得知,王光祈已于1936年在德国去世。毛泽东又说:“下次如再去四川,请了解王光祈有没有家属子女。”  相似文献   

17.
1935年10月。中共中央红一方面军长征到达陕北,11月5日以原中共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中的政治保卫局干部为基础,在瓦窑堡成立西北政治保卫局,负责西北苏区和红军中的肃反保卫工作。1936年6月,西北政治保卫局随中央迁至保安,1937年1月迁至延安棉土沟。1937年9月更名为陕甘宁边区政府保安处,负责陕甘宁边区的锄奸保卫肃特工作。1947年3月,胡宗南军队进犯边区。保安处随西北局、边区政府转战陕北。  相似文献   

18.
刘志丹、谢子长、习仲勋等中国共产党人,从西北革命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开创了陕甘边根据地。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建设,切实满足了人民的利益,巩固了革命根据地,推动了西北革命形势向前发展。陕甘边根据地政权建设的探索,对于当前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仍具有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19.
余秋里掌故     
吴东峰 《人事天地》2007,(10):10-10
余秋里将军(1914—1999)。中等身材,天庭饱满,眉宇刚毅。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将军虽断左臂,然雄风不减,大气纵横,军人气质依旧。  相似文献   

20.
关于凤冈县何坝乡“夜郎古甸”摩崖的书写人,李应祥手书之说之所以不能成立,就是因为这个李将军并不是李应祥。而应是明朝李贽的朋友李见田将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