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编著的《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存在有若干处白璧微瑕。主要问题是数据计算错误、历史日期误植、文献名称引述疏漏,以及有关重要制度表述有误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第二卷(上、下册)的编辑出版,凝聚了党史工作者的心血和智慧,具有重大的时代意义和建设意义。通过对《中国共产党历史》丛书的阅读,笔者有以下几点关于党史研究与学习的思考:一是认识和研究中共历史,应从多元论的角度,而并非单纯的一元论角度。二是研究中共党史,要突破传统党史研究方法,善用政治学科的研究方法。三是要全面地、有连带性思考,举一反三地看待中共党史。四是要在研读中看到关于中共历史的话语群。五是要看到《中国共产党历史》的编纂所利用的丰实史料,还要拓展挖掘与史料相关的载体、空间。六是要真正地读进去一套丛书,读出丛书中饱含的党史的分量、价值。  相似文献   

3.
对历史经验进行深入总结,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规律,也是党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取得一系列巨大成就的宝贵经验。在百年奋斗征程中,党制定过三个重要的历史《决议》。第一个历史《决议》在纠正错误、确立毛泽东领导地位中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第二个历史《决议》在解放思想、开辟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中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第三个历史《决议》在把握规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三个历史《决议》互动共进,不断在总结历史经验中构筑起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相似文献   

4.
中国共产党成立89年的历史经验表明:坚持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坚持科学理论的指导,是党的政治优势;党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信任,才能赢得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党的领导与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高度一致,这就决定党要实现、维护、发展好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科学总结党的历史经验,有利于不断深化对党的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有利于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并深刻地回答了马克思主义着重从思想建党、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的成功之道,是我们党在过去的89年中,经受考验,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5.
该书《主编者言》中写道:所谓“中国问题”“略分为二端。一方面,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基础上,将中国社会整合成为政经、法律与文化共同体,完成民族国家建构任务,争求中华文明的伟大复兴;另一方面,以宪政体制提供政治正义,保障个人自由与社会公正,使中华民族蔚为成熟的政治国族,进拓全球正义与人类的永久和平。凡此二端,牵缠于民族主义与自由主义,  相似文献   

6.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将“坚持统一战线”纳入党百年奋斗的宝贵历史经验,向人们昭示统一战线过去是、现在是、今后仍然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中国共产党百年历程中积累的统一战线经验,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建设和改革规律的深刻认识。在新征程上坚持统一战线,就是要始终掌握住、运用好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  相似文献   

7.
新近出版、由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常务副院长李小三主编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简史》(简称《简史》),是近年来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历史的一部上乘之作。该书真实地记载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的长期奋斗历史,记载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的历史,讴歌了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中国共产党人光荣的革命传统。同时以中国古代、近代历史为背景,全面而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必然性。全书观点明确,论述得当,史料准确翔实,文字清新流畅,很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8.
研究党史 ,服务现实 ,以史资政 ,是广大党史工作者的一项责任。展开对党的经济工作史的研究 ,系统考察党领导经济工作的历史进程 ,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 ,对于提高党的经济工作能力和执政能力 ,无疑是十分必要的。最近 ,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赵凌云教授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基金项目《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一书 ,就是一部系统研究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全面总结了中国共产党 80多年 ( 1 92 1 - 2 0 0 2年 )经济工作的成就与经验教训 ,弥补了中共党史研究中有关经济工作史研究的薄弱环…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并一致通过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提出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决定这一修正案自通过之日起生效。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站在时代的高度,对党80年的奋斗业绩和基本经验做了深刻的总结。这个总结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 ,而且是对未来的要求。作者从中国共产党80年奋斗的历史启示的角度 ,深刻地论述了“三个唯有” ,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唯有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巩固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 ,唯有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唯有坚持“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1.
文章阐述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历史”的概念,从理解“历史”概念的前提条件出发,强调物质生活、人类满足自身需要时所引起的新的需要和社会关系这三者是我们理解“历史”概念的三个方面;马克思的历史观始终是以物质资料的生产为基础的,而我们也应该从历史与现实个人的关系方面来理解“历史”;最后,随着世界生产和交往的扩大,“历史”并不是停滞不前,不向外扩展的,历史会向全世界历史进行转变。  相似文献   

12.
1.如何理解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七项任务,理解《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一要理解改革任务是历史连续性与发展阶段性的高度统一。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历史连续性与发展阶段性相结合的伟大事业,改革采取了整体渐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的方式。改革先从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关键环节入手,取得突破后,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又提出了新的改革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  相似文献   

13.
高飞 《外交评论》2009,26(6):143-147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彻底结束了旧中国的屈辱外交,揭开了中华民族外交史上崭新的一页。60年来,新中国外交经受住国际风云变幻的严峻考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复杂的国际环境中,中国外交捍卫了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改革开放创造了良好的国际环境,维护了世界和平与正义,  相似文献   

14.
当人类社会跨入二十一世纪的时候,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随着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整个社会阶层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新的社会阶层。同时,国际局势也发生深刻变化。面对国际、国内的复杂因素的影响和各种风险的考验,单靠工人阶级绝对不可能完成今天的现代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根据自己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在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对党的章程进行了部份修改,将党  相似文献   

15.
资料是研究者从研究和写作目的出发,从各种不同的渠道收集的信息;实事求是地研究资料,从而发现规律、得出结论、提出观点,是一切科学研究的共同历程。自然科学注重当代最新成果,社会科学则注重历来成果;在社会科学研究中,原始资料大量的也是最为珍贵的是历史文献。《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工作历史资料选编》,内容丰富、主线突出、具有权威性,它的出版发行,为我军新时期政治工作的创新与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一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忧患与图强的互动中奋勇开拓的历史。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所彰显的政治智慧、理性精神和战略擘画。那么,对于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应该怎样解读呢?最近,魏继昆教授的新著《居安思危——中国共产党人的忧患意识研究》(人民出版社)对此作了深入探索和系统解答。  相似文献   

17.
伍小涛博士的专著《建构与认同:新中国民族工作研究——以贵州省为例(1949—1956)》已由民族出版社正式出版。这部以1949年到1956年的贵州省民族工作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著作一反我国民族问题研究文献中所惯用的注重宣传教化功能的革命性叙事手法。而采用了现代和后现代叙事手法.将理性和反思的特质贯穿始终,让人感觉视野开阔,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8.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社会史研究异军突起,备受推崇。虽然学界对社会史的定位多有分歧,但无论是作为学科还是研究范式,其兴起是时代的产物,是对以往格式化史学的突破,是思想解放与观念更新的结果。社会史不仅吸收了社会学、人类学、民俗学、文化学等学科,实现了多学科交叉研究,极大地丰富了史学研究的方法;而且抛弃了以往片面强调政治史、革命史的单一范式,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充分阐述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之一。厘清马克思世界历史的涵义,对于准确理解和把握其方法论启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5月3日,胡春浦百年诞辰暨逝世三十周年追思会在四川省社会主义学院举行,四川及重庆党史专家,胡春浦同事、亲朋好友100余人参加追思会。会上播映了胡春浦纪念短片,赠送了胡春浦纪念文集《历史的棋局中》。纪念文集的作者群,为从事党史或历史专业研究的后辈,其中既有家属后人,也有毫无亲属关系的专业作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