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日本前首相桥本龙太郎自1979 年第一次访华以来已经多次来中国访问,听说最近几年他来北京都要求住在北京贵宾楼饭店朝西的房间。这是为什么呢?2004年11月13日我带着好奇、带着疑问,终于在他率日本防卫厅青年军官代表团访华结束的时候,在采访他时找到了答案。 记者:桥本先生您好!欢迎您来北京,感谢您接受采访。您还记得这是第几次来北京访问吗?为什么最近几年来北京您都要求住北京贵宾楼饭店朝西的房间呢?听说您还是摄影家,您通过这个窗口都拍到了什么? 桥本:谢谢!1979 年我第一次来中国,仅今年已经是第三次来北京了,至于一共来了几次一时记…  相似文献   

2.
李蒙 《民主与法制》2007,(4X):35-37
在两会期间采访云南省检察院检察长李春林竟会出奇地顺利,让我有些意外。从我手中接过最近一期的《民主与法制》杂志,他说:“这期我还没看。“”您期期都看吗?”“差不多吧,从1979年开始。”  相似文献   

3.
2000年12月11日,采访蔡理事长时,省政府法制办和省残联联合举办的执法培训刚刚结束。全省各市县的理事长近250人经过培训,将依法持证工作,这是福建这个沿海开放省残疾人工作的一个突破。午饭后稍事休息,来自全省各地的理事长们急于赶回去,我也将随莆田市黄理事长的车前往采访的第一站莆田。就在这个空隙。蔡理事长用40分钟时间接受了我的采访,他侃侃而谈。看来对福建的残痰人事业是胸有成竹。 记者(以O代表):来福建采访之前,就听说您是1994年到的残联,正好经历了福建省残疾人事业  相似文献   

4.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于十一月二十三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接受了德国《商报》驻京记者思立志的采访,就中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与法制建设等问题回答了他的提问。问:非常感谢您能抽时间接受我的采访。人大的主要工作之一是立法,有一项立法从媒体来说很感兴趣,就是新闻法,因为新闻工作人员需要知道允许他们做什么,不允许他们做什么,什么事情是禁止的,不了解这种情况会产生一些麻烦。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答:我们将按照法定程序制定一部符合中国国情的新闻法。改革开放二十年来,在我们新闻界、舆论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现在,可以说开放度、自由度相当大,但是我们还要告诉新闻工作者,不要做一些不切实际、甚至是歪曲性的报道,  相似文献   

5.
日前 ,记者就跨入新世纪的中国农村、农民与农业将面临什么样的机遇和挑战一题 ,采访了复旦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石磊教授。记者 :据我所知 ,您对中国农村经济发展理论有深入和独到的研究 ,特别是您近期出版的《中国农业组织的结构性变迁》一书 ,更是从新的视角和严谨的推理展示了中国农业组织形式变迁的内在逻辑。您能否把思路简要介绍一下 ?石磊 :中国农村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 ,再到目前尚未完成的“双层经营”组织 ,经历了半个世纪组织的“结构性变迁”。本书从经济学研究的视角阐述了新中国半个世纪的农村组织变…  相似文献   

6.
美国1776年7月4日建国,迄今226年。在这短暂的200多年里,美国经济、社会发生着巨大变化。从一个殖民地变成世界上经济最强的国家,引起不少国际、国内机构及专家学者的重点关注。日前,本刊记者有幸就相关话题采访了我外交部北美洲、大洋洲司参赞张昆生。张原为我外交部驻美大使特别助理,美哈佛大学博士,是美国问题的专家。观察记者:张参赞,您对美国经济、社会深有研究,可以向我们介绍一下美国发展的大致情况吗?  相似文献   

7.
《精神文明导刊》2012,(8):15-15
林学斯是经过新浪实名认证的微博用户。6月7日晚9点38分,他通过手机客户端发出一条微博:6月7日晚8点55,我打车从大望桥现代城到工业大学北门,车费11元,因您找不开1OO元,我下车去迪亚天天破钱,您很爽快答应了。但因收费排队,时间长了点,出来后您已离开。可能您觉着我故意逃单。这让我很不安,我不希望您失去这份人与人之间的信任感。虽不知公司和车号,但希望您看到并联系我。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8,(23)
正2001年5月17日,我第一次赴台驻点采访,这也是大陆报纸类媒体的第一次。记得第二天的《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海外版》、台湾《联合报》刊发了消息和图片。从那个时候开始,一直到今年,每年我都赴台驻点采访。足迹几乎遍及台、澎、金、马,319个乡镇,我去了274个。驻点采访,让我有机会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方方面面,见证并记录海峡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节点。驻点采访,让我提升了能力,也收获了友谊。这里我分享一段驻点故事。驻点采访十几年,多次有机会在台湾过春节。同为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王传宪,45岁,中等身材,满脸朴实,是南京中央商场进口手表柜台的一名普通营业员,共产党员。他卖了20多年的手表,远近人都叫他“卖表大王”。他的座右铭是“做热心人,卖放心表”。最近,笔者慕名采访了他,他谈吐确实不凡。记者:听说您近3个月中两次荣幸地见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王传宪(以下简称王):这些日子,我始终沉浸在幸福的回忆之中,从4月29日到5月9日的短短10天里,我受到了江泽民总书记的两  相似文献   

10.
记者:今天我很荣幸能有机会采访您,并当面向您请教。请您谈谈在自己的领导生涯里.在领导科学上有哪些理论创新?长期以来.您曾在上海市委办公厅、市委组织部、宝山区、金山区和宝钢担任领导职务.您是如何把这些理论与工作实践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1.
<正> 观察记者: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首先,您能否阐述一下您对2002年中国外交工作的一个基本看法?张昆生:好的。也非常感谢《观察与思考》杂志给我这样一个机会。对于2002年中国的外交工作,我是这么看的:在这  相似文献   

12.
<正>南京长江大桥是南京的地标性建筑、江苏的文化符号、共和国一个时代的辉煌写照。2018年是大桥建成通车50周年。江苏省政协文史委员会拟开展南京长江大桥故事《我与·亲历者口述实录》征编采访活动。如果您曾是大桥建设的领导者、设计者、施工者、管理者、保卫者,或是大桥重大活动的亲历者,请与我们联系,接受我们的采访,说说您与大桥的那些事;如果您有现成的稿件和线索,  相似文献   

13.
著名探险家、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王迈,河南安阳人。他不仅是一位探险家,而且还是一名声望颇高的资深高级记者,曾获第二届“范长江新闻奖提名奖”,在新闻界有“怪侠”之称。他的主要探险成果有:1982年徒步考察黄河;1992年历经21个月单骑2万里从漠河到三亚;1995年5月6日16时20分到达北极点,完成中国首次远征北极点科学考察任务的采访;1996年8月28日完成对珠穆朗玛峰大本营的考察采访;1996年9月单骑万里穿越大戈壁。关于安全探险的感受,王迈见地颇深。以下是他在接受本刊特约记者采访时的部分录音谈话:对于安全,我认为…  相似文献   

14.
为约定采访时间,我与李宏泰先生通过两次电话,电话那端的李先生边说话边发出粗重的喘息声,这叫我十分不安,冒昧地问:“李先生,您这样喘,能接受采访吗?”“没问题,没问题。”李宏泰先生回答得十分痛快。在我采访他时,也许是说起心爱的事业,他确实不那么喘了。踏进“聋门”李宏泰先生这一辈子都在做这样的一个梦:让中国80万个聋哑孩子都能开口说话;都能成为自尊、自强、自食其力的人。从1956年起,李宏泰便为圆这个梦而努力,迄今已44年。44年——人生的三分之二,李宏泰  相似文献   

15.
中国当代著名思想家、经济学家、哲学家于光远先生曾在我刊1996年第三期上发表《提倡墓志铭文学》一文。一瞬间,6年过去,87岁的于老,身体仍旧十分康健,思维敏捷,行旅匆匆。今年4月20日,于老到上海参加中国的两个经济高层论坛,21日又到华东师大作有关教育的讲演。记者专程陪同于老,趁隙作了采访,话题就从他关于“乐在创造中,乐在自由中。创造需要自由的环境,只有自由才有创造。有了创造才有快乐。”的名言展开。一、乐在创造中:一生追求真理,不断探索记者:于老,最近,正在撰写您自传的北京记者说您是“创造学问”的吉尼斯纪录…  相似文献   

16.
3月11日,湖南沅陵县城鹤鸣山小学教师杨庆芝遇到一件新鲜事,收到一张2300元的汇款单和一封感人至深的来信。汇款单和信封上署名是:深圳市翠竹路24号黄辉华。信中写道:“敬爱的杨老师,30年前,我是您的一名学生。当时我家很穷,缴不起学费。记得我在上小学二年级时,欠了2.3元学费,您给我垫上了。后来我休学了,这个帐便拖了下来。现我参加了工作,并有了可观的收入,我想应是给您还钱的时候了。今天,我从深圳给您寄来2300元,请您一定收下。顺便说一句,我汇款用的地址和姓名都是假的,我既不叫黄  相似文献   

17.
您以中学政治教师为主要对象,同时又兼顾了不同层次读者的要求。从您诞生之日起,我便年年订阅,爱不释手,成了您忠实的读者和痴心的朋友。最近,我一遍又一遍地翻阅了您,受益非浅,其乐无穷。我喜欢您,我的好向导、好参谋、好顾问、好朋友。  相似文献   

18.
《就业与保障》2006,(8):56-56
亲爱的读者:为了把《就业与保障》杂志办得更好,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更能反映您的心声和愿望,我们决定做一次读者调查,希望您能积极参与!请您将完成的问卷邮寄或者传真回我社。地址:福州市东水路76号《就业与保障》杂志社收(350001),联系人:黄编辑,传真:(0591)87536022。调查截止时间为2006年11月15日。我们将从中评出30名热心读者并赠送精美奖品,获奖名单将刊登在本刊第12期。问卷中未标注单选的问题,可以按照您的想法选择多项答案(打√)。  相似文献   

19.
《就业与保障》2006,(9):56-56
亲爱的读者:为了把《就业与保障》杂志办得更好,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贴近实际,更能反映您的心声和愿望,我们决定做一次读者调查,希望您能积极参与!请您将完成的问卷邮寄或者传真回我社。地址:福州市东水路76号《就业与保障》杂志社收(350001),联系人:黄编辑,传真:(0591)87536022。调查截止时间为2006年11月15日。我们将从中评出30名热心读者并赠送精美奖品,获奖名单将刊登在本刊第12期。问卷中未标注单选的问题,可以按照您的想法选择多项答案(打√)。  相似文献   

20.
陈伟龄 《群众》2014,(12):32-33
<正>记者:今年12月13日,我们在南京要迎来第一个国家公祭日,以法律的形式,以国家的名义。2005年,您第一次提出将每年12月13日设立为国家公祭日,请谈谈您当时的想法。赵龙:我从2003年开始担任全国政协常委、江苏省人大副主任,从那一刻开始,我牢记自己的职责和义务,认真履行常委职责。2004年,我的孩子从海外回来看望我,我带他去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一般指侵华日军南京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