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周边动态     
《当代贵州》2013,(26):11-11
湖南:新材料产业规模居全国第一方阵8月27日,记者从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合作对接会获悉,湖南省新材料产业已有规模以上企业700多家,年产值有望突破4000亿元,总量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方阵。据湖南省经信委主任谢超英介绍,2012年,全省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企业完成产值3700亿元,实现增加值610亿元,占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的比重达到26.7%。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新材料产业企业完成产  相似文献   

2.
“天府新区是四川在今后引领西部发展和促进全国发展的一个重要载体,为成都提供了新一轮的产业集聚的机会,并将使四川的产业规模、产业水平、产业竞争力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3.
《党史博采》2006,(11):F0004-F0004
“草到安国方成药,药经祁州始生香”,一句谚语毫不夸张地说明了安国作为中国的“药都”和“天下第一药市”在中国中医药史上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和辉煌成就。安国药业发端于北宋,至明朝中叶,其规模渐成“大江以北发兑药材之总汇”。明清两代安国独居华夏药业之鳖头,“极山海之产”、“尽东南之美”的中草药吸引着数以千万计的国内外客商纷至沓来。素以“八大祁药”闻名的祁紫苑、祁菊花、祁花粉等“祁”字牌地产药材曾一度成为出口东南亚的免枪商品,以“祁州加工四绝”扬名天下的“百刀槟榔”、“蝉翼清夏”、“云片鹿茸”、“镑制犀角”是我国巾药材加工史上赢得颇多赞誉的独门绝技。改革开放尤其是近年来,作为古老的中药材集散地,安国中药产业以流通为基础,在药材种植、饮片加工、中药制药业等方面不断拓展空间,初步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关联度较高的药业产业集群。——占地2000多亩的全国规模最大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东方药城作为全国十七家经国务院批准的中药材专业市场之一,有药行(栈)359家,中心交易大厅摊位4000多个,市场去年成交额达到60亿元,居全国同类市场首位。被国务院有关部门评为“重点联系批发市场”,被河北省授予“全省农业产业化经营十大专业市场”。  相似文献   

4.
宋健 《党的建设》2014,(12):41-41
近年来,临潭县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陇药产业发展的部署要求,紧抓机遇,按照“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市场化”的发展要求,坚持以中药材标准化基地建设为基础,加强中药材市场的软硬件建设,完善营销体系,大力引进和培育中药材产业企业,壮大生产规模,提高生产效益,建成全县优质中药材种植药源基地和加工销售基地.为确保全县2020年中药材面积达到18万亩,产值达到8亿元,临潭县明确提出,要抓好五个建设,做到五个保障.  相似文献   

5.
"夜郎无闲草,黔地多灵药".贵州是我国中药主产区之一,久享"川广云贵,道地药材"的盛誉.作为全国继四川、吉林之后启动建设的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贵州现代中药产业已经发展成为全省高技术产业的中坚力量,并可望成为新的支柱产业.  相似文献   

6.
丁和根 《唯实》2013,(5):24-28
传媒产业,既包括传统的报刊和广播电视产业,也包括网络等新兴媒体产业。传媒产业竞争力高低,是检验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和文化强省建设成效的核心指标。江苏是全国传媒产业大省,多项指标位居全国前列。1008万数字电视用户总量居全国第一;《扬子晚报》发行量全国排名第四,列中国晚报都市报第一;  相似文献   

7.
据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介绍,我国太阳能产业规模已位居世界第一,是全球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和使用量最大的国家和重要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国。  相似文献   

8.
提起中日合资的四川津河中药材公司今日的业绩,职工们无不称道副总经理、共产党员王承敏——她在公司的发展中付出了无比的艰辛和汗水。公司每年出口创汇上一个新台阶,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全省“三资”企业先进单位;1993年公司出口创汇1107万美元,名列四川省“三资”企业出口创汇第一名;王承敏同志也被评为省直机关的优秀共产党员。 1989年,正当全国悄然掀起办“三资”企业的时候,时任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中药科科长的王承敏同志,被作为中方管理人员,派往刚组建的四川津村(简称“川村”)公司任副总经理,负责公司的全面工作。公司的主要经营业务是引种日本TJS—02号中药材以及中药  相似文献   

9.
《当代贵州》2013,(20):10-10
中国网:贵州向中药材强省冲刺 黔地无闲草,夜郎多灵药。贵州是全国“四大中药道地产区”之一,全省已查明中药材资源品种达4802种,拥有154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民族药独家品种。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贵州中药材种植面积已经突破300万亩,达375.29万亩,辐射带动农户214万人,人均增收1000元左右,中药材产业日益成为农民脱贫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湖北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道地药材作为省内十大农业产业链之一,品牌价值达到138亿元。激发产业链各方主体活力,做特做优湖北中医药产业,打造道地药材区域品牌,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面临的重大课题。一、湖北中医药产业发展现状2021年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的工作部署,将道地药材纳入十大农业产业链,形成一二三产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一)中药材产业基础良好一是种植规模稳步增长。2021年,湖北省中药材种植面积505万亩,较上年增加10万亩;总产量71.7万吨,较上年增加1.7万吨;总产值135亿元,较上年增加10亿元。  相似文献   

11.
当科学发展的强音在普州儿女心中回荡,当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效果频显,地处四川东部、成渝经济区腹心地的安岳县实现了经济社会突飞猛进:柠檬产量全国第一、粉条产量西南第一、生猪年出栏数全省第一、水稻产量全省第一,柠檬产业被列入全省十大产业规划……数字和光环的背后,  相似文献   

12.
《江淮》2010,(7)
<正>亳州自"汤都于毫"始,已有3700多年的历史。亳州不仅以种药而闻名,同时又以"药都"而著称。全市拥有中药资源171科,410种。经常种植的中药材有230多个品种,其中毫芍、亳菊、毫花粉、亳桑皮为地道药材。亳州市拥有全国规模最大、设施较好、档次较高的中国(毫州)中药材交易中心。中心占地380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经营中药材的专业公司350余个,行、栈、店、铺近400处,交易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期间我省文化产业增加值从116亿元增长到521亿元,位列全国第八。图书发行、都市类报业始终保持全国同行业前5强的位置;四川新华发行集团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文化企业30强”,综合实力位列全国同行业第一;四川省电影公司综合实力居全国省级电影公司第一;全省电影票房总收入2010年达到6.2亿元,居全国第六;成都数字娱乐产业进入全国综合排名前三位;  相似文献   

14.
《新长征》2007,(5):60-61
九三学社部分委员反映,作为国家生态省建设试点省,我们有着以长白山为主产区的丰富药材资源,因此,潜在的市场开发前景十分可观。但是,如何能将中药材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却是应该继续关注并做认真管理与开发的一个经济课题。我省现已建立人参、五味子、林蛙、防风等中药材GAP基地,为继续发展我省医药经济夯实了基础。然而,入世以后,国内的中药材生产企业面临的环境发生了根本变化,中药材基地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连锁问题。  相似文献   

15.
发展壮大食品产业对河南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食品产业是优势。河南是农业大省,粮食总产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小麦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不少农产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小麦粉、速冻米面食品、方便面、饼干产量均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16.
近日,记者从省文化厅获悉,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文化年鉴》和《中国公共文化服务发展报告》公布的数据:2012年,四川公共文化投入进步指数位居全国第一、人均为全国第三,2011年四川公共文化服务综合指数(总量)全国第四。3个数据显示,四川公共文化迈进全国第一方阵。近年来,我省以"文化  相似文献   

17.
正重庆人对储奇门中药材市场一定不陌生,至2013年搬迁前,它一直是重庆的生药材交易、批发中心。早在清代,储奇门一带就聚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药材批发商,他们有各自代理的中药品种,并建有药材仓库。当时,这种仓库被叫作货栈,主营批发兼营零售。"栈,棚也",意即留宿客商或堆放货物的地方。清代旅居重庆的广东药材商所建的顺德、  相似文献   

18.
激光产业“源”在湖北、“芯”在武汉。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已经成为国家激光产业化基地、国家光电器件及激光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目前集聚激光企业200余家。但在2018年全国激光产业总销售额中,武汉仅占24%,位居第二,与曾经产值占全国半壁江山相比,已经失去全国激光产业领域“龙头老大”的地位,面临诸多挑战和危机。  相似文献   

19.
张慧光 《前线》2010,(9):28-29
<正>北京旅游业从一个单纯的服务行业发展成为首都经济的重要产业,拥有"四个第一":旅游产业规模在全国所有城市中排名第一,旅游总收入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第一,吸纳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省“陇药”产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绩.全省75个贫困县中,有43个县将中药材种植列为脱贫增收项目或主导产业.中药材种植覆盖1300多个贫困村,占全省的21%,发展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1600个,药材加工龙头企业200多家.全省中药材静态仓储能力、中药材年交易量分别保持在100万吨和150万吨以上.“以药扶贫”取得明显成效,中药材主产区药材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比重逾60%.2017年定西市中医药实现总产值144亿元,农民人均产业收入达1695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