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学理论》2013,(5)
利用黄希庭编制的身体自我量表和自我价值感量表作为测量工具,对甘肃地区315名不同年级的高中生进行调查,分析高中生的身体自我对其自我价值感是否产生影响,以及高自我价值感和低自我价值感的高中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的差异。结果显示,高中生自我价值感与身体自我满意度有着显著的相关;其中身体的各个维度上,除了身体的负面特征外,其他的特征与自我价值感都有着极显著的正相关;高自我价值感和低自我价值感高中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有极显著差异。从而得出,高中生的身体自我满意度与自我价值感有显著的正相关,加强高中生的身体自我认知,可以让高中生的自我价值感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2.
魏来 《学理论》2013,(8):73-74
自我控制关系着人类幸福生活和社会的发展。双系统理论模型告诉我们,认知系统的激活和情绪系统的抑制对自我控制成功起着关键作用。其他相关研究表明,情绪调节与自我控制密切相关,积极情绪的情绪状态下,自我控制容易成功;消极或负面的情绪状态下,个体更容易失控。因此,要善于调节情绪。另外,进行自我肯定、自主支持等自我意识的调控策略,都可以提高自我控制力的提升。  相似文献   

3.
意义疗法是由维克多.E.弗兰克尔教授提出的,他认为人之所以活在世上,最重要的就是要寻找生命的意义。文章通过对意义疗法的简单介绍,探讨意义疗法除了最终目的是帮助个体寻找生命意义,还有帮助个体重新认识自我,提高自我认知水平的作用。因为个体在寻找生命意义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认识自我,肯定自我,从而认识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最终找到生命的意义。可以说意义疗法能够使个体的自我认知水平得到发展。而个体自我认知程度和心理健康之间有着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消费作为认同的行为和符号,它既是建构认同的"原材料",又是认同表达的符号和象征。女性身体消费逐渐成为女性建构自我认同的重要方式,并且是一种多元的自我认同方式,它包括职业形象认同、性别认同、身份认同与社会地位认同四个方面,但是在消费社会背景下,这种通过身体消费来表现的自我认同达到极致时,女性的身体成为消费对象,产生身体消费的异化现象,女性的身体深受"美丽暴政"的凌辱。  相似文献   

5.
增强党员干部的纯洁性是党的一项重大的自我认知工程。当前,党员干部存在自我认知的消极与自发问题。提升党员干部的自我认知水平须实现从自发到自觉的转变,主要包括:提高理论素养,加强党性教育,提升学习能力,树立危机意识。  相似文献   

6.
梁浩 《学理论》2014,(6):181-182
具身认知的思想来源于历史上对二元认识论的批判,它主张心身一体,认为心智和认知是基于身体和涉及身体的,心智始终是具体身体的心智。随着具身化、情境性、生成等概念的融入,具身认知的理论体系得以形成,动作内化等关键概念的阐述深刻地揭示了具身认知的实质内涵。借由具身认知思想的重要启示,摆脱二元认识论对教学观念的束缚。  相似文献   

7.
自我构念是指个体对自我与他人关系的理解,是跨文化心理学近年来兴起的研究主题之一.主要介绍了自我构念的概念、类型、测量方法及相关研究等.完善多元文化个体自我构念的转换机制理论和多元文化个体自我构念的纵向研究以及本土化研究是未来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8.
张希 《学理论》2009,(11):213-213
罗杰斯“自我和谐”理论作为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培养学生在自我认知之后形成悦纳自我,和谐发展心理、精神和品格的教育理念。本文从构建大学生“自我和谐”的理论支撑、现实意义、有效途径等三个方面阐述“自我和谐”的内涵和外廷,彰显构建大学生“自我和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5,(35)
在西方哲学史上,人格同一性一直是一个争辩不休的重要问题。追溯其根本,可能要从柏拉图时代开始,其最主要的观点就是自我或作为自我的一部分应该是最高的及灵魂不灭,实质上是个简单的非物质实体。但到了近代的洛克,则认为自我应该被理解为不是当作一个简单的存在实体,无论是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它应该一个关于心理上和身体相关要素的持续变化的过程。1960年至今,西方哲学家复活并发展了洛克的理论,并将幸存(survival)及时间放入人格同一性的问题中进行研究。基于大量第一手外文资料,从历史的梳理到当今的价值解析,拟就人格同一性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学理论》2017,(1)
为探索正常家庭结构下高中生自我分化的表现特征,选取14名出自正常家庭的高中生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采用主题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高中生自我分化发展特点体现在个人表现、家庭互动、同伴关系三个方面。个人表现:自我积极评价较高,情绪调节各异;独立意识明显,但自我仍摇摆不定。家庭互动:情感联结较紧密,对父母的依赖程度较深;期待父母认同,冲突解决方式被动消极。同伴关系:高中关系变化较大,情感支持依然重要;主动解决同伴冲突,独立性增强。最终得出正常家庭结构下的高中生自我分化发展表现出特殊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