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据报载:江苏省射阳县盐东镇政府没有征得居民同意,就在居民家门口建花池,严重妨碍了居民的正常生活,影响了干群关系。一项为民造福的工程反遭民怨,原因在于:当地政府忽视了与老百姓的沟通交流,工作程序出现错位。这种现象并不罕见,在一些地方,重点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往往没有充分听取公众意见,有的以“长官意见”决定一切,有的片面注重专家意见,盲目追求“大手笔”“大气魄”,把民心工程搞成了“面子工程”“半拉子工程”甚至“民怨工程”。民心工程,顾名思义就要为民谋利。切合百娃愿望,满足群众需要。实施“民心工程”要变“为民做主”为“让民做主”,要从实际出发,充分考虑群众承受能力,不搞一厢情愿,“让民做主”不仅能够提高工程透明度,便于群众监督,还有利于领导干部科学正确决策,避免或减少决策失误。群众利益无小事,希望各级干部在工作中真正“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少一些“为民做主”,多一些“让民做主”。  相似文献   

2.
甘肃省庆城县通过推行“选、看、评”机制,保障群众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做到让民做主。 2010年,庆城县在15个村进行“公推直选”,由群众选举村党支部书记。选举大会由本村全体党员及群众代表参加,公开演讲答辩,当场公布分数,从87名候选人中选出了15名村党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3.
曲组轩 《党课》2013,(24):58-59
云南省曲靖市探索建立“一创三评一定”服务型党组织创评体系,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指引、激励作用,创建“七有”服务型党组织,按照基层评、群众评、组织评的步骤开展考评,突出群众评的分值权重,采取随机调研的方式进行督查,以创促建、以评促创、以查促改,做到决策由群众做主、过程让群众参与、结果向群众公开,推动服务型党组织建设由“体制内创评”向“开放式创评”转变、由“自我满意”向“群众满意”转变。  相似文献   

4.
《共产党人》2013,(17):13-13
银川市以村(社区)为民服务和发展专项资金管理使用为载体,按照每个村15—20万元,每个社区7—10万元的标准,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努力践行党的群众路线,使党员群众真正得到实惠。积极创造条件,让党员群众“做主”。坚持“群众的事由群众议定,群众的钱由群众做主”的原则,努力为群众参与创造条件。干什么,须由大多数群众提出;花多少钱,须经村(居)民(代表)会议审定。项目实施效果,须由群众说了算,切实把项目的“提议权”交给群众,把项目验收的“评判权”交给群众。严格使用程序,让党员群众“监督”。村(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在走访调查中征求党员群众意见时,走访对象须在调查表上签字确认。  相似文献   

5.
洪玉振 《党建》2013,(4):46-46
南平市是福建省的农业大市,全市三分之二人口在农村。近年来,南平市创新农村党组织服务群众方式方法,探索建立以村里的事党组织要引领,村民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为主要内容的“六要”群众工作法,初步建立起一套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下的充满活力的群众自治机制。  相似文献   

6.
孙永剑 《党课》2011,(16):61-62
当官为谁?要不要为民做主?明朝“七品芝麻宫”唐成的一句格言给出了答案:“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但时过境迁,这句格言却演绎出完全相反的意思,“当官就是不要为民做主”似乎成了一些败类们膜拜的信条。  相似文献   

7.
叶茂 《廉政瞭望》2011,(11):16-19
城乡统筹,事关数百万农民的民生大计。是“为民做主”还是“由民做主”?成都的决策者选择了后者。  相似文献   

8.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大家耳熟能详的俗语在揭示一个浅显的道理:为官者就是为群众服务。纵观如今的政府机关部门,干部提拔仍然是一个盲区,“带病提拔”“关系提拔”比比皆是,如何才能选贤与能,才能选出真正为群众服务的好干部,《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给出了最满意的解释。  相似文献   

9.
刘红艳 《党课》2012,(13):68-68
江苏省洪泽县选派组工干部担任薄弱村党建指导员,通过“一会四卡”增强组工干部党性修养。一会,即党建工作例会。他们将每月5日定为村级党建工作例会日,各村党建指导员召集村“两委”成员参加,部分党员代表列席,在例会上传达上级党建工作精神、汇报每月重点工作进展等。四卡。即“党建联系卡”“民情记录卡”“问题整改卡”“实绩评价卡”。  相似文献   

10.
王春 《廉政瞭望》2011,(11):2-2
孟子说:土地、人民、政事,国之三宝。 重视民意,注重“纳谏”,中国古代有见识的执政者“为民做主”、“爱民如子”,从而迎来阵阵喝彩声。然而“为民做主”折射出的却是“民以君为主”的恩赐式的传统民本思维,并非把百姓当成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11.
做人与做官     
做人与做官穆少波俗话说:好人不一定能当好官,但好官必须是好人,古往今来,好人很多,一般来讲,对父母能孝,对朋友能义,对国家能忠,对师长能尊就是好人。但做官就不同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做官就要为群众办事。那些当...  相似文献   

12.
自从中央电视台开播《焦点访谈》以来,不少基层群众不辞旅途艰辛,跨越万水千山,直达或迂回京城去告状,欲将本地、本单位或本人的冤情屈事诉之荧屏上的“包青天”,企盼“老焦”为民做主。  相似文献   

13.
2月22日上午,怀仁县委大楼门前突然涌来100多名上访群众,他们全然不顾工作人员的劝阻,硬要闯进大楼。正在参加全县组织、宣传、统战工作会议的县委书记李发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大声说:“我是县委书记李发,你们有啥事,跟我说吧!”一听到县委书记来了,农民们马上围了过去:“我们是城关镇城内、东关、西关3个村的村民,我们向您反映一下农民负担问题,您要给我们做主。”李发书记把手一挥:“走吧,咱们找个地方说。”上访群众跟着李发书记来到了县会议中心,县有关领导也相继赶到,他们一道听取了上访群众所反映的问题。这时赶来的…  相似文献   

14.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唐知县的这句名言早已脍炙人口。岂料,近来又有人衍生出一联:“当官若为民做主,迟早回家卖红薯”。正反两种情况告诉人们,这当官与卖红薯之间,还确实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一,古往今来,做官既然要“为民做主”,首先必须廉...  相似文献   

15.
古人云:“民以食为天,国以民为本。”江泽民同志在中央省部级干部进修班毕业典礼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执政为民,就是把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作为根本工作路线,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根本宗旨,把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执政为民,历来是中国百姓的政治要求和社会希望,也历来是我们党员干部尤其是各级领导干部的最高政治道德标准。于是,“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既表达了老百姓的强烈…  相似文献   

16.
“近两年来,村里先后修建了新水泥路、防洪护坡和两座水泥便桥,村”两委”每件事都坚持事前公开,由村民代表做主拍板,进展都很顺利。”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石陂镇余墩村村民代表方照钦在信息公开栏前满意地说。佘墩村曾是远近闻名的“上访村”,发生过因高速路征地补偿款问题,数百村民拦路阻挠施工九天的事件,先前的村“两委”因办事不透明而“下台”。正是县里2006年以来推出的“要知道、要参与、要做主、要监督、要满意”的“五要工程”,使佘墩从“大乱”走向“大治”。  相似文献   

17.
李海洋 《当代党员》2009,(12):29-29
密切联系群众,最直观的体现就是帮助群众办实事。“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老百姓最讲实惠,最相信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单位和干部把实事办成虚事的还真不少:一些地方公之于众的实事项目成了“作秀工程”、“形象工程”,甚至变成“豆腐渣工程”;一些干部图形式,赶时髦,沽名钓誉;  相似文献   

18.
汪茂盛 《当代党员》2023,(11):11-13
<正>全市实现GDP6932.89亿元,同比增长4.7%;第一、二、三产业实现增加值分别增长3.8%、5.8%和4.1%……一季度,重庆交出了一张高分答卷。市委六届二次全会上,市委书记袁家军首次提出要创新机制,建立区县委书记和部门一把手例会、争先创优赛马比拼、服务基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领导班子运行评估和群众口碑评价、最佳实践分析和典型问题案例复盘五项机制,在全市拉开了赛马比拼“擂台赛”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贵定县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中,着重加强县四大班子领导信访接待例会制度,建立县乡信访接待网络,开通县四大班子和乡镇领导接待热线电话,明确任务,责任到人,倾听群众呼声,化解群众矛盾,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从根本上解决老百姓“告状难”的问题,提高了干部执政水平和在群众中的威信。县委书记张仕福、县长谭文忠在接待一位群众来访时,了解到1988年旧治镇村民国元林与逃犯搏斗英勇负伤致残,当时明确由民政局给予解决其困难,但至今未得到解决,生活难以自理,由其亲属监养。张仕福书记心情特别沉重,见…  相似文献   

20.
江苏省盱胎县委在全县尝试推行乡镇党代表例会制度,即乡镇党委每年召开一次党代表例会。它的主要任务是:乡镇党委通报党委工作开展情况及下一阶段工作计划;党代表对党委班子及其成员的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评议!对党委工作报告进行评议并提出建议。会议期间,党代表们表现出了高度的“参政、议政”积极性,纷纷为本乡镇的发展献计献策。改变了以往党代表“吃一顿饭,举一次手,划一次圈”的现象,充分发挥了党代表的权利。 乡镇党代表例会充实了党代表大会制度,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对提高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