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进制造技术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一般认为,人类文明有三大物质支柱:材料、能源和信息。这三大支柱都离不开人类的制造活动。没有“制造”,就没有人类。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讲道:“直立和劳动创造了人类,而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可以形象地讲,人的历程是从制造第一把石刀开始的。制造业是“永远不落的太阳”,是现代文明的支柱之一。它是工业的主体,是提供生产工具、生活资料、科技手段、国防装备等的手段以及它们进步的依托,是现代化的动力源之一。制造业决不是“夕阳产业”,但制造技术中确有“夕阳技术”,这些技术同信息化大潮格格不入,同高科技发展不相适应,缺…  相似文献   

2.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恩格斯系统阐述唯物史观的重要著作。其中马克思、恩格斯的“真正共同体”思想是唯物史观的重要内容。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恩格斯立足社会现实发展状况,从“现实的人”、物质生产发展状况、人的社会交往活动情况三个方面确立了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前提和线索。在此基础上,马克思、恩格斯对“自然形成的共同体”和“虚幻的共同体”进行历史分析,并对“真正的共同体”进行理论建构,从而描绘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共产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真正共同体”思想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科学探索,指引当代中国社会的前进方向,为构建城市社区治理共同体,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3.
通过梳理和分析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思想,认为恩格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基础上的这一思想有两个先在预设,即劳动的先在性和人的社会性的先在性。劳动的先在性是一种逻辑先在;人的社会性则直接来源于我们的猿类祖先是一种社会化的动物。然而后者是尚需科学考证的问题。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及未来学和系统哲学的研究表明,“人是怎么来的”问题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它关涉到人类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人类的行为规范以及人类的发展方向等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4.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逻辑起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同新的历史条件下的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这个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的方面非常广泛。我们的学习究竟从哪里入手?应当从邓小平同志如何科学地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问题入手。正如江泽民同志指出的,这一问题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首要的和基本的问题。这一问题真正搞清楚了,其他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 为了弄清邓小平同志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回答,有必要对马克思、恩格斯有关社会主义的论述作一回顾,以把握其间的继承发展关系。马克思、恩格斯关于  相似文献   

5.
在恩格斯的哲学论著中,他的思维理论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恩格斯思维理论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往往被人忽视。笔者姑妄将这个被人忽视的理论称为恩格斯的思维实现论。一、马克思、黑格尔的“实现”范畴为了更好地理解恩格斯的“思维实现论”,有必要首先对马克思和黑格尔的“实现”范畴作一番考察。实现范畴在马克思的著作中经常被提到。例如;《资本论》中提出了规律的实现、剩余价值的实现、商品价值的实现、使用价值的实现、劳动的实现、简单交换的实现等等。  相似文献   

6.
学风问题是一个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的问题,是党风建设中“第一个重要的问题”。学风不正,我们就无法正确地对待马克思主义,就不可能真正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我们的各项工作。端正学风的重要性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为它在理论创新中的巨大作用。理论创新是指人类在开拓进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对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作新的理性分析和理论解答,对认识对象或实践对象的本质、规律和发展变化的趋势作新的揭示和预见,对人类历史经验和现实经验作新的理性升华。马克思主义是真理,但它更需要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7.
劳动的赞歌     
恩格斯有句名言:“劳动创造了人。”是劳动这一“诺亚方舟”,载着人类祖先驶过金石撞击的浪潮,脱离蛮荒与苍凉的原始之海;是劳动这一  相似文献   

8.
“分工”范畴,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一书理论构架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形态》一书中,马克思、恩格斯相对于他们的任何一部著作都更集中、完整地阐述了分工的社会历史作用。一、分工是先前历史的主要力量之一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历史从根本上说,是劳动的历史,而分工是劳动的重要形式。分工作为劳动过程的重要形式,构成  相似文献   

9.
劳动的赞歌     
恩格斯有一句名言:“劳动创造了人”。是劳动这一诺亚方舟,载着人类祖先驶过惊涛骇浪的急流,脱离蛮荒与苍凉的原始之海;是劳动这一扶梯,辅助人类祖先挺直了脊梁,在生活的向阳坡上安营扎寨,采摘和狩猎、耕耘、收获,一步步走向文明与富足。劳动,你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动力,你是社会发展的纤绳,你是时代进步的阶梯。人类珍惜你,世界才能春华秋实;人类尊重你,世界才能殷实厚重。劳动就是创造,劳动就是奉献。劳动创造财富,劳动创造辉煌,劳动创造世界。我们歌唱劳动,就是歌唱我们民族的智慧勤勉,就是歌唱竞争潮涌中的我们自己。五月的神州大地,我们的…  相似文献   

10.
开展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涉及全党,政策性强,必须加强对一些理论问题和政策性问题作充分的研究,为这项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理论和实践的支持。我们经过广泛的调查研究、收集资料,就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中涉及到的若干问题形成了研究报告。一、党员教育管理面临新的挑战1、角色冲突。作为政党组织的成员,党员是“政治人”,“政治人”应当追求政治理想的实现。作为社会成员,任何人都要通过经济活动满足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在这个意义上,党员同时也是“经济人”。“经济人”计算成本与收益…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提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这是一个重大的理论和现实课题。我以为,认真研究、深入思考、科学回答这个问题,是一次新的思想解放。其关键是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来对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要联系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推进社会主义分配理论的创新。一、要搞清楚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产生的时空条件1.劳动价值理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位置劳动价值理论是剩余价值学说创立的基础。恩格斯说,马克思最大的贡献,就是发现了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马克思主…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这本是恩格斯提出的关于马克思主义本质的论断。1887年,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着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①胡绳晚年借用恩格斯的这个命题,就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作过专门论述。1994年底,在中宣部等单位联合召开的学习《邓小平文选》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上,胡绳发表了《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的演讲,当即在会上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反响。石仲泉回忆说:他当时也参加了那次会议,当场“许多代表对他说:什么是最高水平?这就是当今我们国家的最高理论研究水平。这…  相似文献   

13.
《唯实》1983,(2)
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创立的马克思主义,以深刻的思想和科学的理论武装了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指引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取得了伟大的胜利。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全面丰富的思想宝库,其中政治学就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使在马克思主义最初形成阶段,马克思、恩格斯的政治观就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观、法律观的形成而同时形成了。  相似文献   

14.
“人”字的结构十分简单 ,只有一撇一捺。但假如我们认真去思考 ,就会发现其中蕴含着许多深刻的哲理 ,并会受到很多启示。“人”是个象形字 ,我们的祖先在创造这个字的时候 ,就把它写成了一个直立的人。这就意味着是人就要站得正 ,立得稳 ,昂首挺胸 ,巍然屹立。东倒西歪不像人 ,倒下了便不是人。《现代汉语词典》里给“人”下的定义是 :“能制造工具并使用工具进行劳动的高级动物。”再看看那个“人”字 ,不正像一个拿着锄头锄地的人吗?这就意味着人的一生应该是劳动的一生 ,奋斗的一生。谁不愿去劳动 ,谁就摘不到丰收的硕果 ;谁不肯去奋斗…  相似文献   

15.
刘春晓 《新视野》2007,30(3):75-77
通过梳理和分析恩格斯"劳动创造了人本身"的思想,认为恩格斯基于达尔文生物进化论基础上的这一思想有两个先在预设,即劳动的先在性和人的社会性的先在性.劳动的先在性是一种逻辑先在;人的社会性则直接来源于我们的猿类祖先是一种社会化的动物.然而后者是尚需科学考证的问题.现代生物学的研究成果及未来学和系统哲学的研完表明,"人是怎么来的"问题不仅是一个自然科学问题,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哲学问题,它关涉到人类的生存意义和价值、人类的行为规范以及人类的发展方向等深层问题.  相似文献   

16.
恩格斯生态思想以问题导向为逻辑起点,以马克思生态观的基本原则为逻辑遵循,以“批判的武器”与“武器的批判”为逻辑主线,在批判与建构中实现了对马克思生态观的历史性发展。恩格斯生态思想作为科学的理论,它揭示了人与自然的内在统一性;作为革命的理论,它批判了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性;作为实践的理论,它指明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生态正义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必然性。恩格斯生态思想为我们在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去年 6月,江泽民同志在中央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了“四个如何认识”的问题,要求全党同志深入研究,作出科学回答。作为党的领导干部,我们必须对这个问题高度重视,带头学习、研究,真正从思想上政治上解决好这个问题。   一、为什么要重视“四个如何认识”问题   “四个如何认识”是当前深刻影响广大干部群众思想活动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重视并回答好这个问题,具有很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首先,认清“四个如何认识”,是坚定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思想基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它…  相似文献   

18.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党有个很大的优点,就是有一个新的科学的世界观作为理论的基础,……”这个世界观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历史上.我们党依靠这个理论基础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而且“在革命活动中,在改造环境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⑤)从而取得了革命和建设的伟大胜利。在新的历史时期里,无产阶级世界观依然是我们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理论基础,我们应该抓住这个基础,加强对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重视世界观的建设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建党原则,也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党的思想建设始终是党的建设的首要…  相似文献   

1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全过程人民民主是真正的民主,它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特征即人民当家作主;全过程人民民主也是具体的民主,它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人民民主理论与实践的概括总结。对民主问题的探讨,向来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深入思考的一个重要方面。恩格斯在1884年3月24日致爱·伯恩施坦的信中曾特别指出,民主不是抽象的、静止的,"民主……这个‘概念’每次都随着人民的变化而变化"。可见,民主应当是具体的、历史的。重温恩格斯的这一论断,能够为我们更为准确地理解当代中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中, 劳动被置于基础、本源乃至中心的地位。马克思是在劳动发展史中找到了理解社会史的钥匙的,他把劳动称为社会围绕旋转的“太阳”。中共辽宁省委宣传部常卫国同志撰写的《劳动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探义》,从深入理解劳动在马克思主义中的地位作用入手来讲述多年来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的体会, 是一部帮助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著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