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 毫秒
1.
江泽民总书记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论述是我们今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关于“三个代表”的思想,在我们党的历史上并非始自今日,但是明确提出来并作出完备系统的阐述还是第一次。从世纪之交我们党所面临的新形势、新考验、新任务来看,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这个重要论述对于加强我们党的建设、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我们党永远得到全国各族人民衷心拥护、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条件和保证。深入地领会和把握“三个代表”的内涵、关系及根本要求,将会更加…  相似文献   

2.
论“三个代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我们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个重要论述是我们今后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是我们党的立党  相似文献   

3.
论“三个代表”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戴舟 《求是》2000,(13)
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科学论断,蕴含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很强的针对性、指导性。我们要深入地学习和研究,牢牢掌握“三个代表”科学论断的深刻内容,并付诸于伟大实践。值此中国共产党诞生79周年之际,本文拟就“三个代表”提出的时代背景、理论创新以及我们应当怎样实现“三个代表”的要求等问题,谈点学习的认识和体会。  相似文献   

4.
再论“三个代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共产党诞生79周年之际,我在《求是》2000年第13期发表了《论“三个代表”》一文。文章围绕“时代的要求、理论的创新、行动的指南”而展开,重点阐述了“三个代表”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文章发表后,虽然得到不少读者的赞誉,但我仍感觉意犹未尽。经过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通过对理论界某些观点认识的考察,我认为对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对其中丰富的思想内涵、时代精神以及如何学习好、把握好、实践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也有必要进行更加深刻的理论阐述。于是,在《论“三个代…  相似文献   

5.
论“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精辟的阐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我们党的奋斗业绩和基本历史经验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是对党的建设和党的事业提出的新要求。这一重要思想是我们党在实践中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所取得的重要的理论创新成果,全面体现了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的实质和要求,必将对党和国家的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准确深刻地把握“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对于我们全面贯彻“七一”重要讲话精神,推进新世纪党的…  相似文献   

6.
实现“三个代表”,必须始终坚持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先进性,必须始终增强解决发展问题的战斗力、解决创新问题的创造力、解决服务问题的凝聚力  相似文献   

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根本依据是什么?其科学性亦即真理性怎样判断和检验?它如何又从一种科学的理论形态转化为能动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答案必然是、也只能是:在于和通过实践。惟有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我们才能真正抓住“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相似文献   

8.
一“三个代表”的科学概括和提出 ,是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建党学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性的发展 ,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系统原则的成功运用。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是从整体上把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根本问题 ,从世界观和方法论上要求我们把党的建设伟大工程推向新的水平。“三个代表”是统一整体的三个不可分割的部分 ,它们有各自的重要作用和功能 ,不能相互替代 ,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而忽视其它方面。“三个代表”的三个方面 ,每方面代表得好坏或强弱都直接关系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得失成败 ,…  相似文献   

9.
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是对党的历史经验的新总结、对新时期党性和党的先进性的新概括,对新世纪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深化了对党的性质的理解,在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  相似文献   

10.
“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作用不仅体现在党建方面,也作用于法治建设之中。传统的规则中心主义法律理论只注重法治的形式正义,这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多元的利益需求,不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三个代表”思想使法治建设在构造“最终目的的伦理”的同时,更充满了“责任伦理”。要在实际中做到凡事都以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为标准,就必须扩展法治思维,使法治目标更具开放性和普遍化,对社会各种利益冲突及其形成因素要有更加深刻地认识和更具现实意义的解决手段。法律文化以人为本。公民意识、法治观念和科学精神是法治社会公民所应具备的素质。法律文化建设应当围绕“三个代表”的总体要求进行。  相似文献   

11.
普世价值源于人在基本需求上的一致性以及在面临基本生存问题上的共通性,因此具有其不可遏抑的规律性表现。而“三个代表论”作为指导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现代化的纲领性理论,其中必然涵纳着可以贡献给人类的普世价值。这具体表现为:第一,“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与人类首肯的“现代生产力标准”具有共通性。第二,“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意味着中国文化价值的层次必须站在现代性文化的制高点,使之扩延出世界历史意义。第三,“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标示了党对普世价值的人权原则的尊重与保护。  相似文献   

12.
论“三个代表”的政治合法性蕴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在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认识上达到新的高度。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内涵丰富,专家学者已经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解读。但本文认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政治合法性的直接应答,解决的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何以可能的问题,应该从政治合法性的角度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政治合法性蕴涵是“三个代表”的应有之义,从政治合法性角度解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有利于消除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盲点。需要…  相似文献   

13.
社会主义民主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民主,其性质和发展程度与党的执政地位和建设水平息息相关。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搞好党的建设,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长远指导意义。一、“三个代表”的思想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  相似文献   

14.
陈仲 《党史文苑》2005,(2):60-61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法治为良法之治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什么样的法才是良法?人类历史上,学派林立,观点各异.笔者认为,"三个代表"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成良法的客观标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构成良法的主观标准,良法的标准应是主客观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5.
政治决策是指执政党和国家的最高决策机构,为实现国家总任务和根本利益、特定目标而作出的重大决定及其实施过程。“三个代表”及其实践必将指导、促进和推动我国政治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对我国政治决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三个代表”阐明了我国政治决策的性质“三个代表”阐明了我国政治决策的性质是:(1)“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从经济上规定了我国政治决策的社会主义性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进而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动。我国近、现代的先进生产力已经选择并将继续选择中国工人阶级及其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发展的地位、发展的内涵和发展的思路三个方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发展观 ,并分别对全面发展 ,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剖析 ,论述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大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道确立为我们党的指导思想,这是一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在十六大报告中,我们党再一次郑重宣告: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实际上是一个十分朴实的真理,然而又可以说是一个意蕴无穷的哲学命题,其科学内涵是极其丰富、博大精深的。对此,我谨从国际国内大背景的角度,试作以下几点分析。  相似文献   

18.
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治国方略,法治为良法之治是其题中应有之义。什么样的法才是良法?人类历史上,学派林立,观点各异。笔者认为,“三个代表”中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构成良法的客观标准,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构成良法的主观标准,良法的标准应是主客观标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本质的先进性,理论的创新性,内容的完整性,以人为本的价值导向性,实践性等基本特征.全面、准确地把握这些基本特征,对提高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自觉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军果 《唯实》2004,(8):112-115
本文从发展的地位、发展的内涵和发展的思路三个方面阐述了"三个代表"的发展观,并分别对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进行了剖析,论述了"五个统筹"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