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总书记在建党8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深刻认识和吸取世界上一些长期执政的共产党丧失政权的教训,坚决抵制西方多党制和三权鼎立等政治模式的影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以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并且指出,党执政的时间越长,越要抓紧自身建设,越要从严要求党员和干部。结合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执政党苏联共产党丧失执政地位的教训,认真学习江总书记这一重要论述,感觉有以下几个原则问题需要严格把握。一、坚持党的领导地位不动摇,决不允许搞“多党制”。苏共垮台最重要的一个教训,就是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放弃了无产  相似文献   

2.
王婷 《唯实》2014,(7):47-48
如何有效地监督和制约权力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现实问题,西方国家的已有经验有其本国独特的传统背景与生态环境。邓小平始终认为,构建权力监督机制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建立具有中国特色并能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监督体系。他多次强调:“我们必须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而这种改革又不能搬用西方那一套所谓的民主,不能搬用他们的三权鼎立,不能搬用他们的资本主义制度,而要搞社会主义民主。我们要根据社会主义国家自己的实践、自己的情况来决定改革的内容和步骤。”[1]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他提出并构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权力监督体系。  相似文献   

3.
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项基本政治制度,其突出特点和优势是它既不同于西方多党制,也有别于前苏联的一党制.它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对社会主义政党制度的重大发展和宝贵贡献.政治体制改革和政党制度的完善不能照搬西方的多党制,搞"政治多元化"和西方多党制必然重蹈苏东覆辙.  相似文献   

4.
去年春夏之交极少数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要求“取消共产党,实行多党制”的噪音甚嚣尘上。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多党制作一些历史考察,才能弄清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而不能搞西方多党制。  相似文献   

5.
中东欧国家指原东欧国家。东欧是一个政治概念,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美苏两大阵营,简称为东、西方。根据《雅尔塔协定》,受苏联控制的欧洲国家,包括波兰、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民主德国、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罗马尼亚等国家被称为东欧国家。1990年前后的政治剧变,东欧的概念已不再使用,这些国家改称为“中东欧国家”。尽管中东欧国家试图仿照西方政党政治的模式建立多党制和议会民主制,但受历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其转型过程中建立的政党政治有自己显著的特点。一、党派林立的多党制 1989年以前,东欧国家基本上是一党制。1989年波兰、匈牙利等国执政党先后通过了关于“政治多元化”、“工会多元化”、“实行多党制基础上的议会民主”等决定,中东欧国家在极短的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问题关键是把共产党内部搞好,这是体现在《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中的一个十分突出的重要思想观点。邓小平同志指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共产党的领导是不可能的。”以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208页。以下凡《邓选》3卷,只注页码)“离开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谁来组织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谁来组织中国的四个现代化?”(《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第156页)“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有一个稳定的社会主义中国。”(第357页)如果离开共产党领导,搞“多党竞选,三权鼎立那一套,肯定是动乱局面。”(第244页)…  相似文献   

7.
赵心昭 《求贤》2007,(7):22-23
近年来,无论从高层到基层,从党内到党外,理论上大家都承认中国的政治改革滞后于经济改革,也深知中国政治体制改革难在何处。依照中国目前的国情,政治上搞西方式的那种多党制民主既不可以,也无可能;但由于在经济方面已经向市场转轨,权力与资本之间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大量寻租的机会,如果不对权力施加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腐败也就会不可避免地与经济同步“增长”。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文化传统基础上产生的宪政民主制度已经实行了几百年.其弊端有制度设计上的先天缺陷.也有后天墨守成规之不足。在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世界政党政治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政党逐渐蜕变成“选举机器”.以西方多党制和议会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宪政民主”已成为极化政治和金钱政治的代名词.制度性困境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西方文化传统基础上产生的宪政民主制度已经实行了几百年.其弊端有制度设计上的先天缺陷.也有后天墨守成规之不足。在多元、多样、多变的时代.世界政党政治发生了深刻变化.西方政党逐渐蜕变成“选举机器”.以西方多党制和议会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宪政民主”已成为极化政治和金钱政治的代名词.制度性困境越来越明显.  相似文献   

10.
候凤岐:积极推进政治 体制改革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也是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是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政治体制改革同经济体制改革一样,必须以四项基本原则为指导,使我们的各项具体制度日益健全和完善。不是改变社会主义制度,更不是搞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 政治体制改革包含多方面的内容,根据十四大报告的精神,当前主要应当解决好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进一步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通过这两项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我们就能够从最本质的方…  相似文献   

11.
一提起坚持四项基本原则,那些搞资产阶级自由化的人就感到受了限制,感到不自由,似乎只有依照他们的主张,实行“西方民主”,人们才可以获得所谓“绝对的民主和自由”。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果真如他们所说的那般美好吗?回答是否定的。资产阶级在成为统治阶级以后,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如普选制、议会制、两党或多党制、三权分立制等等。这些制度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使人民享受到民主的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基础上,依法治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伟大目标,必须立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一切从中国的实际出发。 一 一段时间以来,鼓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自由的言论又有所抬头,主要表现为宣扬“政治多元化”和“多党制”。一些人认为社会主义制度下现有的民主形式都不能够实现民主的目的,有的人甚至公然诬蔑我国“没有民主”、“没有人权”,是“没有民主的‘社会主义’”、“一党专政的专制主义”,吹捧西方民主“保障  相似文献   

13.
你说我说     
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这是人民的选择,实践的答案,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4.
你说我说     
《学习导报》2011,(8):62-62
不搞多党轮流执政,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权鼎立"和两院制,不搞联邦制,不搞私有化,这是人民的选择,实践的答案,历史得出的基本结论。  相似文献   

15.
从理论层面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是性质不同的理论体系。这种不同主要体现在其理论来源、哲学基础和理论性质上。从实践层面看,两者是主张相异的社会发展模式。其差异主要体现在奋斗目标、社会变革方式、民主政治建设和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等方面。鉴于此,我们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对民主社会主义。为此,经济上坚持公有制主体,决不搞私有化;政治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决不搞西方的民主政治;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决不搞指导思想多元化。  相似文献   

16.
我国意识形态防御能力面临十大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面对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高科技、信息化快速发展以及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激荡的趋势,面对国内社会情况一系列复杂而深刻的变化,意识形态领域的矛盾和斗争显得错综复杂,使我们的意识形态防御能力面临着严峻考验。   一、“西化”与“分化”的险恶图谋   江泽民总书记明确指出,西方对我们就是四个字:“西化”、“分化”。所谓“西化”,就是政治上要我们放弃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度,实行西方的多党制和议会制;经济上要我们实行私有化。所谓“分化”,就是分裂中国,企图分而治之。近年来,随…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而不能搞指导思想的多元化?为什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而不能搞民主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为什么必须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而不能搞“三权分立”?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而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为什么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  相似文献   

18.
①中国为什么不能搬用西方的多党制?中国不能搬用西方的多党制,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和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第一、我们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是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所有制关系,全国各族人民有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根本利益,没有实行西方多党制的经济基础。  相似文献   

19.
白凤玲 《求实》2003,4(Z1):29-30
随着我国政治体制的改革和我国政党制度有必要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社会上有一些人不顾中国的国情,盲目崇拜和鼓吹西方两党制或多党制,对此,有必要对错误的观点进行澄清。 观点之一:一个党领导经济建设发展太慢 事实并非如此。只要正视中国历史特别是近代史,就会公正地发现,中国目前的落后不是由中国共产党执政造成的。相反,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大缩小了过去几百年造成的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中国尽管犯过“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等错误,但50多年的发展仍然举世瞩目。毛泽东曾指出:“任何思想,如果不和客观的实际的事物相联系,如果没有客观存在的需要,如果不为人民群众所掌握,即使是最好的东西,即使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也是不起作用的”。在我国近代历史上,也有人主张并实行过多党制。孙中山、宋教仁等就曾提出过多党制的主张,民国初年建政党、立国会,搞选举也颇为热闹,一时间全国各种党派团体多达300多个,结果却是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演出了一幕幕官僚、军阀、政客“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政治闹剧,使中国陷于更加黑暗的局面。中国人民是在长期革命斗争中历史地选择了共产党的领导。历史证明,中国的统一靠的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的富强也只能靠中  相似文献   

20.
《党课》2014,(7):20-21
·教学参考之三· 目前通用的“治理”一词于20世纪最后10年在西方开始流行。西方意义上的“治理”可概括为:治理的对象是发展中国家的“治理危机”;治理的目标是推动非西方国家的政治变革;治理的价值取向是西方民主;治理的样板是西方发达国家;治理的政治经济基础是多党制、三权分立、私有化;治理的典型形式是多中心平等共治。可见,西方意义上的治理,是一种典型的政治活动,具有特定的政治背景,富含完整的政治价值,拥有清晰的政治目标,承载特殊的政治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