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生活方式就是人们生活活动的样式或特征。人的生活活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活”,包括生产方式。马克思、恩格斯指出:“这种生产方式不仅应当从它是个人肉体存在的再生产这方面来加以考察。它在更大程度上是这些个人的一定的活动方式,表现他们生活的一定形式,他们的一定的生活方式。”①狭义的“生活”是指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与此相联系,生活方式概念也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生活方式是  相似文献   

2.
“吃也吃了,喝也喝了,赌也赌了,嫖也嫖了,玩也玩了,乐也乐了。人生不过如此———值了。”面对“厦门远华走私大案”等腐败案件中众多腐败分子如出一辙的腐化模式,有人私下里发出这样的感慨。古人云:“食、色,性也。”喜欢享乐似乎是人的天性。“口之欲食,耳之欲声,鼻之欲味,目之欲色。”肉体的每一个感官都有寻求快乐的欲望。腐败分子骄奢淫逸、吃喝玩乐的行为既满足了其肉体的欲望,似乎又顺应了其天性,在崇尚感官享乐的人眼里,自然很值得。进入市场经济社会以来,这类看重感官享乐的人日渐增多。他们只相信“现时的快乐”和…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20):26-27
长期以来,侦查机关在办案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抓人、突审、破案”三板斧的办案模式,但此模式却极易发生刑讯逼供。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刑法室主任刘仁文发文称,刑讯逼供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由于被讯问人无沉默权,使其必须回答审讯人员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皇帝“亲耕”的藉田为“一亩三分” “一亩三分地”意为自己的势力范围,其来源与先农坛皇帝“亲耕”的耩田有关。明清两代,每年仲春亥日,皇帝都要到先农坛行祭农耕耩之礼,其“亲耕”的地块面积恰好是“一亩三分”。  相似文献   

5.
1999年8月,我们贵州省民族文化学会一行6人应贵州省仁怀市政府邀请,对其社会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考察,深感这是一片神秘、迷人的东方热土,是一艘正在组建中的中国酒文化旅游经济“航空母舰”。一个新兴的“中国酒之都”形象已初步浮现在眼前。据了解,目前“中国之都”有:首都——北  相似文献   

6.
新媒体矩阵     
《廉政瞭望》2020,(22):16-16
反贪局副局长被诬“保护伞”案庭审直击:涉案3警察认罪11月4日上午,杨华杰、武其虎、张正刑讯逼供罪一案在安徽省东至县人民法院开庭。3名被告人都曾是民警,在19年前侦办太和县“2·27”案件时,对太和县检察院原反贪局副局长李金奎等多名涉案人员实施了刑讯逼供行为,造成错案。  相似文献   

7.
亮点一:不得强迫自证其罪严禁刑讯逼供在刑诉法中其实早有明文规定。紧随其后的是最高检、最高法的一系列司法解释,进一步明确因刑讯逼供等非法手段获取的证言和陈述不能作为定案依据。去年,“两高i部”联合下发的《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更是在此问题上作了详细规定。但刑讯逼供问题并未得到有效解决。“在不得刑讯逼供的条文里,这次修法要增加新规定不得强迫自证其罪。”  相似文献   

8.
从河北的聂树斌被冤杀到湖北的佘祥林冤案,一桩接一桩的刑事冤案似乎再现了古代“公案”小说或古装戏剧中的刑讯逼供。佘祥林冤案的发生十分复杂,自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部门、某一个人的错误。但追根溯源,为什么古今中国会一再上演几千年的历史悲剧?80高龄的刑法学家马克昌先生一语道破天机——都是刑讯逼供惹的祸。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遏制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刑讯逼供呢?请听各位专家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遏制刑讯逼供当靠制度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河北的聂树斌被冤杀到湖北的佘祥林冤案,一桩接一桩的刑事冤案似乎再现了古代“公案”小说或古装戏剧中的刑讯逼供。佘祥林冤案的发生十分复杂,自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部门、某一个人的错误。但追根溯源,为什么古今中国会一再上演几千年的历史悲剧?80高龄的刑法学家马克昌先生一语道破天机——都是刑讯逼供惹的祸。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遏制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刑讯逼供呢?请听各位专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从河北的聂树斌被冤杀到湖北的佘祥林冤案,一桩接一桩的刑事冤案似乎再现了古代“公案”小说或古装戏剧中的刑讯逼供。佘祥林冤案的发生十分复杂,自然不能简单地归咎于某一部门、某一个人的错误。但追根溯源,为什么古今中国会一再上演几千年的历史悲剧?80高龄的刑法学家马克昌先生一语道破天机——都是刑讯逼供惹的祸。那么,怎样才能有效遏制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刑讯逼供呢?请听各位专家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刘国庆  刘丽 《实践》2006,(5):48-48
“怕”是人们常有的一种心理。人生之于世,都离不开一个“怕”字。为官者自然也有“怕”的时候,这便是“官有所畏”。“官有所畏”,古已有之。古人云:“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清代大学士纪  相似文献   

12.
原南京军区副司令员钟国楚当年巧施“空城计”,智斗群匪的事情最近被披露出来:那是1933年仲春的一天,在闽西边陲泰宁县溪口区任区委书记的钟国楚和区团委书记肖雄及通讯员3人,从县委开完会返回溪口。他们走到一座大山脚下,忽然发现一伙土匪在拦路抢劫客商。土匪有上百人,硬拼肯定不行。22岁的钟国楚皱着眉头想了想,对肖雄和通讯员说:“我们今天扮演一次诸葛亮,唱它一段‘空城计’。看到2人仍是不解,钟国楚指了指3个人身上的哨子……  相似文献   

13.
在 近 年 来 查 处 的 腐 败 大 案 中 , 其 主 角许 多 是 各 级 党 政 部 门 的 “一 把 手 ”。这 些 “一把 手 ”之 所 以 肆 无 忌 惮 地 大 搞 腐 败 ,为 所 欲为 多 年 未 被 发 现 和 查 处 , 是 因 为 他 们 在 本单 位 、本 部 门 是 “一 霸 手 ”,办 事 一 手 遮 天 、惟 我 独 尊 , 将 自 己 置 身 于 党 的 纪 律 和 人 民监 督 之 外 。现 实 生 活 中 ,象 这 样 的 “一 霸 手 ”大 有 人 在 。他 们 隐 瞒 政 策 ,做 事 随 自 己 的 喜好 而 定 ,有 利 自 己 的 就 办 ,不 利 自 己 的 就 不办 。 他 们 培 植 势 力 ,排 …  相似文献   

14.
孙平 《世纪桥》2006,(8):65-67
刑讯逼供是指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使用肉刑或者变相肉刑,逼取口供的行为。我国刑法第247条规定:司法工作人员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实行刑讯逼供或者使用暴力逼取证人证言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人伤残、死亡的,依照本法第234条、第232条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但在司法实践中,刑讯逼供仍普遍存在且屡禁不止。刑讯逼供为何如此难以禁绝,其发生对社会会产生什么危害,以及应采取什么措施,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处女卖淫案”频频发生。如,陕西泾阳县的“麻旦旦案”、河北行唐县的“吴小玲案”、河南郸城县的“张翠英案”等。“处女卖淫案”的发生,无一不是捕风捉影、刑讯逼供的结果。麻旦旦在家看电视时被民警带到派出所铐住双手,吊绑在屋外的篮球架和电线杆上,拳打脚踢,逼其在办案人员拿来的“招供材料”上签了字。吴小玲被派出所民警刑讯逼供,被迫“承认”与9个男人发生过性关系。而被吴小玲“咬出”的9位遭到冤屈的“嫖客”,为了躲避当地有关部门的刑讯逼供,不得不经历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大逃亡”。更荒唐的是,郸城县公安局…  相似文献   

16.
众所周知,汉字中的数字大小写之分。其实,小写的“1”至“10”是原来意义的数字,但因为笔画简单,易于。涂改,于是有人从浩翰的中国字中找出10个同音的别字,作为数字的大写。它们的本来意义是:壹,专一;贰,变节、叛变;叁,“参”的另一种写法,加入、谒见;肆,任意妄为;伍,古有“五人为伍”之说;陆,高出水面而地势平坦的土地;柒,漆树或漆料;捌,有齿为耙,无齿为捌;玖,黑色的美石;拾,捡。十位大写数字的本意@金城  相似文献   

17.
用人,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从客观上讲,人是一种社会动物,其德其才难以用一切硬件的工具诸如度量衡、显微镜、X光机等度之、量之、衡之、映之、透之,所谓“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从主观上说,除却用人者的私心私意私欲私利不说,识人用人心理上的一些有害效应,也常常使人潜意识或下意识地犯下失察失误的错误,古寓言“人有亡斧者”一则所举者是一例,(韩非子)中“智子疑邻”一则所云也是一例。要看准人选对  相似文献   

18.
“假如有一座集人类想象力之大成的灿烂宝窟,以宫殿庙宇的形象出现,那就是圆明园”。法国大文豪雨果继续写道:“这一奇迹现已荡然无存。有一天,两个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大肆掠劫,另一个强盗纵火焚烧。”138年前,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北京圆明园给英法联军无情地烧毁了。  相似文献   

19.
在干部考察工作中,只有扩大民主,广开渠道,才能全面知人,公正识人。否则,闭目塞听,主观臆断,就不能知人善任。因此,对干部进行考察时,必须坚持扩大民主,群众公认,把评判干部的权力交给群众。具体应做到“三个确保”:一、广辟知人渠道,确保群众对干部考察的广泛参与干部考察工作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规律。有些环节应该保密,有些环节却应该扩大民主,需要充分信赖和依靠群众,使之广泛参与。一是民主测评推荐干部要尽量扩大范围。参加测评、推荐的人数越多,越易于显示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分值”高低,其结果也愈公正。因此,参加测评的人员要尽可能多,测评的范围要  相似文献   

20.
古希腊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了一系列价值观念,探明这些价值观念的基本内涵和本质特征,有助于我们对西方价值观念达到客观的历史把握。 一、天人相合相分。 我们在考察古代希腊人对于“天”“人”之间价值关系的观念时,首先,必须注意区分天人关系概念内涵的两个层次:一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即人与物质的“天”的关系;二是人与神的关系,即人与精神的“天”的关系。其次,必须注意到天人关系具有前后变化的两个阶段:前一阶段的天人关系以“天人相合”为表征,后一阶段的天人关系逐渐显露出“天人相分”的特征。 古希腊神话向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世界起源和人类诞生的图景:宇宙创生之始是一大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