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齐管社 《理论导刊》2003,(10):53-55
社会信息化是指国民经济和社会结构的框架重心从物理性空间向信息或知识性空间转移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着计算机的应用、通信手段的现代化、知识功能的强化以及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其直接作用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对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价值观产生重大影响,并最终导致人类从工业社会过渡到信息社会。社会信息化包括生产方式信息化、企业信息化以及教育信息化。社会信息化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方从法 《学理论》2011,(27):42-43
随着海南农村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一些环境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国际旅游岛建设对海南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提出更高的要求,只有保护好农村生态环境,才能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和人力资源的特征以及生产力角度来看,人力资源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起着关键作 用。为了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4.
从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和人力资源的特性以及生产力角度来看,人力资源在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起着关键作用,为了保证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采取相应措施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相似文献   

5.
社会信息化与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颖 《行政论坛》2005,(4):82-83
社会信息化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后的必然产物。社会信息化在可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社会信息化使得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教育都具有了信息化的特征,这一切都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胡锦涛总书记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从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其中全面发展,就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市乡镇企业如雨后春笋,飞速发展,形成了一些有地方特色的区域经济,如蠡县的制革、满城的造纸、清苑的冶炼等。这些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壮大了当地经济实力,促进了社会发展,改善了人民生活;但另一方面由于这些企业是建立在高消耗、低产出、重污染的粗放型经营方式上的,给当地环境带来了一定的污染。由此而引出的如何摆布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引人深思。在工作实践中,无论是地方政府还是环保部门,常常遇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两难抉择:  相似文献   

8.
耿学志 《学理论》2008,(11):60-6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我国人均资源不足,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9.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 实现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李庆 《行政论坛》2006,(2):76-78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的重大举措。根据中国的国情,主要应采取的措施是确立节约资源的战略地位;充分发挥市场的配置作用;改变经济增长模式,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将节约资源纳入到法制化轨道,以及引导民众采取资源节约型的消费方式等。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也面临许多过去从来没有遇到过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突出的是:人类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向自然界无节制地索取,如果任凭社会按照目前的趋势发展下去,那么在不远的将来,社会经济增长就会达到极限。这促使我们去思考全球生态与人类友好交融、和谐发展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11.
开展政府绩效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要通过分析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问题,研究政府绩效评估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建立正确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2.
科学发展观中社会发展的有一个相当重要方面,就是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对科学发展观中可持续发展理解,从物质资源、人文资源、政治资源、社会资源、生态资源这五个方面可持续发展来论述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科学发展观背景下,研究社会可持续发展对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改革的深入 ,弱势群体成为一个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 ,它不仅关系到社会的稳定 ,而且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要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必须构造一个关注弱势群体的系统 ,它包括分配制度的改革 ,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经常性救助系统的形成 ,以及人们关注弱势群体的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标志着可持续发展进入了以人为本的时代;为确保"十五"期间,乃至今后更长时期内的可持续发展,要抓住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机遇,切实重视科技创新,形成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5.
程晓皎 《学理论》2011,(12):53-54
关于科技与伦理道德的关系,学术界有不同的看法。当现代文明把掠夺和征服自然视为自己的价值圭臬,那么,科技进步造成环境污染与生态危机的出现就是必不可免的。本文对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观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积极的探索和科学的伦理审视,从而得出结论;科技与伦理道德虽属于不同的文化领域,但科技的发展与伦理道德的进步在总体上又是相互影响的。科学技术的发展给伦理道德带来了新的理论方向,伦理道德的完善也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经济发展路径上,可持续发展与产业结构调整优化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和培育核心竞争优势的战略问题。在理论与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利用中国的相关统计数据,从产业结构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以及产业结构对经济规模和要素效率的溢出效应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对中国经济发展的简要分析,认为,中国在以高科技为核心的第二产业方面要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短期内缩小差距是相当困难的,中国能够缩小与其他发达国家和地区差距的最优路径就是使自身经济更开放,突破路径依赖和锁定效应,建立以技术和资本密集型的第二产业为基础和以第三产业为核心的经济发展体制。  相似文献   

17.
邓波 《学理论》2009,(4):50-51
不同学派对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关系持不同的观点。在阐明经济增长对环境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基于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经济增长和环境改善,指出经济增长不会自动缓解环境压力,而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强化环境保护,才能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房俊东 《求知》2007,(5):45-46
随着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全球范围的实施,环境保护越来越受到各国的重视。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的一些做法及其环境保护的成效很值得我们学习。  相似文献   

19.
英淼 《民主》2008,(3):26-28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科技进步和创新日益成为增强国家和区域综合实力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科学技术作为核心竞争力Et益成为国家和区域间竞争的焦点。我国已进入必须更多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0.
可持续发展理论作为新的发展观,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体现了崭新的人文价值取向。当前社会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一系列新问题和新挑战,因此,应从物质文化、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生态文化等方面,加强文化建设,为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大的人文精神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