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电子合同中未成年人的电子缔约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商务的发展引起了人们对电子合同缔约主体资格的关注。由于电子合同缔约过程的特殊性,未成年人在缔约制度中不应享有与传统合同中同样的特殊保护。  相似文献   

2.
黎余 《红岩春秋》2020,(3):40-45
20世纪20年代初,四川团组织发生了一起严重政治事件"潘吕缔约",由此引发了团中央对四川团组织的整顿,成为四川早期团组织发展的一个重要分水岭。本文以"潘吕缔约"事件为切入点,通过解读档案,探隐索微,再现四川早期团组织发展过程中的曲折与新生。"潘吕缔约"事件与四川早期团组织的政治生态"潘吕缔约"中,"潘"是潘学海,曾是重庆地方团的团员,后来在南川县工作;"吕"是吕超,国民党在四川的重要人物。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以契约为视角的企业理论,通过对劳资双方缔约原因、缔约内容和契约内的剩余权利归属的详尽分析,深刻揭示了企业起源的内在动因、企业契约的本质及运行方式,展现了其独特的理论价值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7月3日,广东省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讨论通过了《广东省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和《广东省政府部门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其中规定,行政首长在公众场合言行不当,严重者可被建议免职。会议决定实施《广东省行政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相似文献   

5.
归责原则是侵权行为法研究的核心和关键问题。我国的服务行业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既不能采用单一的无过错责任原则,也不能采用单一的过错责任原则,而是应该立足我国服务行业发展实际,根据服务性质的不同,采取以过错责任原则为主,无过错责任原则为辅,同时明确规定各归责原则应适用的举证规则。  相似文献   

6.
朝鲜战争即将停火之际,台湾当局就感到惴惴不安。为拖住美国,台湾当局主动提出与美国签订“共同防御条约”。但美国却对与台缔约反应冷淡。为阻止美台缔约,防止台湾问题固定化,中共中央在1954年9月下令福建前线人民解放军对金门国民党军队发起猛烈的炮击,台湾当局也空袭了大陆的一些目标。剑拔弩张的台海形  相似文献   

7.
缔约过失责任,也称缔约上过失责任.是指在合同订立过程中,因违背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所产生的义务的当事人应承担的致他人信赖利益损失的损害赔偿责任.本文试从分析缔约过失责任的特点、构成要件着手,以期准确的把握缔约过失责任、违约责任、侵权责任的不同点,有利于充分保护合同当事人及缔约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司法实践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廉政瞭望》2013,(15):10-10
中国与加拿大政府就“返还财物和分享被没收资产协定”谈判基本结柬,双方在各自相关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基础上,对全部条款达成一致,并草签了协议。 根据该协议,能证明合法所有人的财产在追缴后将被返还;对于没有或无法认定的合法所有人的犯罪所得资产,如走私、贩毒获得的赃款,缔约一方将在没收后,与另一个缔约国家按一定比例分享有关财产。  相似文献   

9.
如何认定著作权侵权行为,对于著作权的保护具有根本意义.学术界对于著作权侵权行为的归责原则争议颇多,考虑到著作权侵权行为的特殊性,在认定行为人的侵权责任时,一概适用过错责任原则是不科学的.应该采用多元化归责原则,即在采用过错责任原则的基础上,以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为补充原则,以平衡各方的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0.
赵洁 《山西青年》2021,(1):98-99
预约合同能否继续履行及预约违约损害赔偿问题的基础和前提在于对预约合同和预约效力进行类型化认定.预约合同应基于当事人的真意并按照内容的实质进行分类,预约效力不能单一认定为必须磋商或应当缔约.预约能否实际履行具体根据客观内容来推断,理论上认可继续履行的适用空间.损害赔偿范围因缔约阶段的效力不同而相应地产生信赖利益损失或履行...  相似文献   

11.
<正>契约精神不仅仅是一种生活道德乃至商业道德,更体现为一种守法的精神。经济生活中的商人应该遵守契约精神,市民社会生活中的每个公民也必须以此培育公民精神,甚至对公务员来说也应该秉持契约精神。"契约必须严守"是来源于罗马法的一项基本原则,它要求当事人双方都要受到其合意的拘束。通常认为,这是私法自治的具体体现,私法自治必然要求当事人依法享有自由决定是否缔约、与谁缔约和内容如何以及是否变  相似文献   

12.
《北京支部生活》2010,(8):71-71
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正式实施,其中,第49条规定取消了交通事故中车主的连带责任,改为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13.
本文分析探讨学生伤害事故的归责原则,认为学生伤害事故的一般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特定情况下亦适用过错推定或公平责任原则,但不承担无过错责任.  相似文献   

14.
王树恩 《党史纵横》2012,(11):54-56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由于在"反霸条款"存有分歧,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并不顺利。1978年,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中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日双方都有意推动旨在缔约的会谈。但是,就在中日缔约谈判准备再开之际,1978年4月中下旬发生的"钓鱼岛事件"却使谈判险些夭折。此次事件在中日关系史上非常重要,但由于档案材料的相对缺少,其过程鲜为人知。本文根据笔者搜集的材料,就此事件的来龙去脉加以梳理。  相似文献   

15.
本案点评     
这是一起交通事故引起的损害赔偿案.我国侵权行为法以过错责任原则为基本原则,<民法通则>第一百零六条第二款规定:"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该承担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16.
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立华 《新视野》2002,(4):48-49
党的十五届六中全会指出,要建立健全领导干部引咎辞职等制度。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是对“官本位”的突破,强化了公职人员的责任意识,对于提高管理干部的水平,改进干部管理的方法,促进干部奋发工作、能上能下机制的形成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但从目前各地的实践来看,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的真正含义在有些地方并没有被正确地理解,一些地方推行的领导干部引咎辞职制度有悖于制度设计的初衷。首先,引咎辞职的归责只能针对政治责任,而非过错责任。在过错责任的追究中,一般将责任区分为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以确定责任的大小、追及的范围…  相似文献   

17.
意思自治、缔约自由是经济交往中遵循的重要原则。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市场主体各方当事人地位平等,一方无权干预另一方的行为。在合同订立阶段,根据传统民法,当事人在合同成立之前,相互之间并无任何权利义务关系,彼此并  相似文献   

18.
先合同义务这一概念并非私法专属,而是合同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具有的价值不能为其他概念或制度所替代,应将其于行政合同中明确。行政合同的特殊之处,在于其二元属性存在交叉、矛盾,先合同义务正是平衡行政性与契约性的合理手段;而作为缔约阶段的一项法定义务,先合同义务也为实体控制不足、权利义务配置失衡等问题提供了有效的解决途径;其将缔约阶段的各行为联结为一个整体进行考察,促使其达到平衡状态,具有一定的方法论意义;并且通过先合同义务的履行,从根源上实现行政主体的自我约束,使得权力控制“化被动为主动”。  相似文献   

19.
王毅 《求是》2003,(16)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25周年,这是继去年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后,中日两国政府和人民迎来的又一个值得共同纪念的重要年份。值此历史时刻,回顾缔约的经纬,总结缔约25年来中日关系的发展,重温条约的历史意义,思考如何在条约确立的各项原则指引下,推动中日睦邻友好合作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对于新世纪两国关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的缔结,是中日两国政府继1972年签订《中日联合声明》、实现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后,两国关系发展进程中的又一重要历史事件。《中日和平友好条约》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法律的…  相似文献   

20.
孙翠萍 《党史文汇》2009,(10):11-15
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以后,南于在“反霸条款”上的分歧,中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的谈判并不顺利。1978年,国际形势的变化为中日关系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中日双方都有意推动旨在缔约的会谈。但是,就在中日缔约谈判准备再开之际,1978年4月中下旬发生的钓鱼岛事件却使谈判险些夭折。此次事件在中日关系史上非常重要,但是,由于档案材料的相对缺少,其过程却鲜为人知。本文根据笔者搜集的材料,就此事件的来龙去脉加以梳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