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共产党宣言》首句汉语译文对共产主义的描述存在着贬义和褒义截然相反的译文,学术界因此对共产主义描述的译文理解也是各执一词。本文认为贬义来源于对英语spectre和德语genpenst的未能被深刻透切理解。英语spectre和德语genpenst包含贬义、褒义和中性义,然中国自有汉英词典以来的所有词典都将英语spectre和德语genpenst理解和翻译为仅仅是贬义的"鬼魂"、"幽灵"、"怪物"之类的词语。《宣言》翻译者在词典的误导下,就将马恩用英语spectre和德语genpenst描述共产主义的首句翻译成了具有贬义的译文。成仿吾、徐冰大师将德语genpenst翻译成"巨影",是褒义,再现了马恩的原意。本文尝试提供合情合理的褒义译文。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2)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洋味儿"汉语这种受到深层影响的表达方式的出现便是社会进步,中外语言的频繁接触,文化变迁、整合涵化的必然结果。"洋味儿"汉语,目前还无法对其在汉语语言功能上的利弊给出定论。但是可以明确的一点是:为了历史悠久的汉语,必须在中外语言接触的过程中做到"趋利避害",让汉语在对中外交流和发展中不断壮大自己,同时免受负面影响;为了汉语所负载的文化繁荣,必须在中外文化接触的过程中保持清醒、明智选择,既不盲目认同外来文化,又能鉴别吸收那些优秀先进的文化营养成分,使其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3.
孙丽珍 《学理论》2013,(17):205-206,225
在现代汉语当中,动词"打"是一个很特别的词,意义丰富且庞杂,使用广泛。它是《现代汉语八百词》、《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等权威性辞典所收录的词义项最多的一个词条。其用法复杂。汉语"打"字的发展遵循一定的规律,所以对它的研究便也有章可循。从语义引申,多义范畴与词语组合能力三个方面分析出"打"字的意义及其变化,以开辟"打"字研究的新视野。  相似文献   

4.
王金雪 《各界》2009,18(11)
大千世界的颜色种类繁多,每种颜色都具有其独特的物理属性,同时又传达了鲜明的文化内涵和感情色彩.世界各民族语言表达颜色的词语多寡不一,分类各异.英语和汉语对基本颜色词的分类差别却不很大.如汉语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英语中有red (红),white (白), black (黑), green (绿), yellow (黄), blue (蓝), purple (紫), gray (灰), brown (棕). 这些基本颜色由于受地理环境,民情风俗,思维方式,宗教信仰,民族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对于不同的人而言,在视觉,心理和文化内涵上所具有的感情色彩亦不尽相同.这篇文章从翻译的角度对"红色"即英语中的"red"进行了透彻的分析,总结了它们的褒义、贬义和其它用法及译法.  相似文献   

5.
王勇 《学理论》2009,(8):148-149
语言是交际与思维的工具,它既是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因此我们在解析一种语言的同时,也在阐释这种语言的文化。而中国文化与俄罗斯文化,由于历史背景、自然风貌、民俗传统、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等不同,差异迥然。这就要求我们汉语教师在对俄汉语教学中针对这种文化差异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汉语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6.
史逸华 《学理论》2023,(1):40-4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两者的相结合,一方面可以让马克思主义“讲中国话”,让我们从本民族文化的视角对马克思主义有更加亲切生动而又准确深刻的认知与理解,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真正融入自己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中去;另一方面,可以助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现现代化的转化,承续中华文明,树立文化自信,润泽当代人的精神世界。马克思主义的终极目标是实现每一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亦有理想人格和崇高精神境界的追求,并且形成了丰富的修养理论,二者在这一点上有相通之处,可以互相借鉴、启发。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在国家和地方治理中,传统家规、家训、家风等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学界对相关概念的运用比较混乱,而以"家政文化"概括这些与家庭治理相关的内容,更具有整体感、包容性和规范化。"家政文化"在中国古代意义重大,是乡村治理与国家政治之基石。近年来,"家政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它承载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在国家和地方治理中,传统家规、家训、家风等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学界对相关概念的运用比较混乱,而以"家政文化"概括这些与家庭治理相关的内容,更具有整体感、包容性和规范化。"家政文化"在中国古代意义重大,是乡村治理与国家政治之基石。近年来,"家政文化"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它承载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9.
正文化自信我们讲得已经比较多了。从我小时候起,就一直在讲五千年的文明、四大发明等等。但是,盲目自信带来的许多恶果我们也都领受了。特别是近代以来,"天下之中"、万邦来朝的自大,让我们不知道世界大势的变化,"中国之天下"早已变成"天下之中国"。因此,今天在这个论坛上,跟各位交流文化自省之于文化自信的意义与作用,我觉得非常重要。其实,中国文化向来是讲究自省的。比如说,儒家从孔子到孟子都讲自省,要"反身而诚",强调自省对  相似文献   

10.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早年积极提倡西学,晚年回归中国传统文化。但梁启超前后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是一致的,即倡导中西文化的"结婚",对中国传统文化既有批判也有传承,尤其提出了"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采补其所本无而新之"的转化中国传统文化的观点,对于我们今天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