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开放型经济的行动指南。在这位伟人逝世后,认真系统地学习和领会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对于不断丰富和发展我国的对外开放理论,促进我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概述邓小平同志的对外开放思想。一、确立了对外开放政策早在1978年,邓小平同志就阐述了对外开放的意义。他认为我国要求得发展,关起门来,固步自封,夜郎自大是不行的,必须借助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和先进设备。直到1992年,他仍然强调说:“社会主义要赢…  相似文献   

2.
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使中华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基本国策,是对当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杰出贡献。本文从六个方面着重论述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使人们进一步理解和掌握这一理论的核心与精髓,从而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勇于“拿来”,大胆借鉴,以推动我国改革开放事业更加蓬勃地向前发展。 一、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 翻开中国的历史,不难看出,我们中华民族也曾谱写过“丝绸之路”、郑和下西洋等对外开放的壮丽篇章;同时,我们也尝过闭关锁国的苦果,遭受过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厄运。所以,邓小平指出:“过去中国闭关锁国一个半世纪,落后了,吃了大亏。只有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技术和经验,包括资金,才能加速中国的建设。”可见,邓小平正是站在历史的高度,科学地总结了历史经验,把对外开放作为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同志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又是当代杰出的国际战略思想家,他在解决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的过程中,总是站在时代的高度,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把中国的问题和世界联系起来,把争取一个良好的外部条件和国际环境,作为能够使我们一心一意进行经济建设的重要保证。在他提出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反对自我封闭和孤立”思想指导下,我们党和国家把长期坚持对外开放,作为坚定不移的战略方针和基本国策,写进了党章和  相似文献   

4.
对外开放是我们党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把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邓小平同志不愧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对外开放,是邓小平同志首先总结古今中外历史而得出的重要结论,特别是我们党通过拨乱反正和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而取得的重大理论成果。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对外开放,是以马克思主义的生产力论为其理论基石的,是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而制定的一项基本国策。实践证明,对外开放不仅有力地支持和充实了四项基本原则,而且赋予了四项基本原则以鲜明的时代特征,有力地促进了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进程。在我国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在领导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把对外开放提高到规律性和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把对外开放建立在对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关系正确认识的基础上、置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并提出了一系列对外开放的策略和原则,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对外开放理论。  相似文献   

6.
任何一项战略决策的制定和实施,都离不开领导者的决策思想。赵紫阳同志在一九八七年春节团拜会上指出:“改革、开放、搞活,讲得最早、最多、最深刻的是邓小平同志。”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给国内经济带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已经确定为我们的基本国策,在国内外引起了巨大反响。  相似文献   

7.
当今的世界是一个空前开放的世界。世界开放度的空前扩展,要求马克思主义的开放理论必须有一个大发展。在这样一个开放的时代,能否大跨步地走向世界,已成为决定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成败的一个关键问题。邓小平以勇敢的开拓意识和彻底的实践品格,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把对外开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理论和基本实践问题提出来。他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不仅立足本国,而且面向  相似文献   

8.
十 月革命后 ,列宁在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处于最危难的时刻 ,提出并实行了“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不仅对巩固俄国十月革命政权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而且也对日后的社会主义实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本文试将列宁倡导的“新经济政策”与邓小平倡导的对外开放政策作一比较 ,对两者的思想轨迹、理论准备和实践过程进行回顾 ,以探寻其渊源与发展。一、在思想认识上 ,列宁和邓小平都认为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是开放的 ,社会主义国家搞建设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邓小平同志倡导的对外开放内容更为全面、丰富。关于资本主义经济是开放型…  相似文献   

9.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具有旨在谋求人的解放和发展的理论意境,对外开放促进了人的思想、行为、能力、社会关系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解放和发展。从人学视角深入研究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对于更好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从人学视角解读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邓小平对外开放思想具有旨在谋求人的解放和发展的理论意蕴:对外开放促进了人的思想、行为、能力、社会关系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解放和发展。在改革开放正处于攻坚阶段的今天,从人学视角深入研究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对于更好地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从经济全球化看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琼 《学习论坛》2004,3(11):13-16
邓小平以经济全球化为理论视角 ,在深刻把握时代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对外开放思想。其对外开放思想反映了经济全球化的内在要求 ,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 2 0世纪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列宁于 2 0世纪初 ,邓小平于 2 0世纪末形成了他们的对外开放思想理论。由于 2 0世纪初和 2 0世纪末的社会主义面临着巩固与发展的共同问题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具有明显的列宁思路 ,体现了理论的前后继承性 ;又由于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在 2 0世纪末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邓小平对外开放理论又是列宁对外开放思想的丰富与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坚定不移地走对外开放之路──学习邓小平同志对外开放思想的体会江明开邓小平同志对外开放思想,是他对建立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埋论进行艰苦探索的产物,其形成的依据,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对外开放是总结我国历史经验教训后得出的结论从中国近代的历史来看,...  相似文献   

15.
张时碧 《世纪桥》2014,(12):9-10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一方面加强物质文明建设,另一方面坚决打击腐败现象。邓小平廉政思想是在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程中一步一步产生、丰富和完善的,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了独特的实践性和时代性,对于当前的反对腐败,实现廉洁政府,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1977年8月,邓小平刚刚恢复工作,就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讲话,明确否定了“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中关于“文革”前17年教育工作的“两个估计”———教育战线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是“黑线专政”;知识分子的大多数在世界观上是资产阶级的,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他旗帜鲜明地指出:“对全国教育战线十七年的教育工作怎样估计?我看,主导方面是红线。应当肯定,十七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不管是科学工作者还是教育工作者,在毛泽东思想的光辉照耀下,在党的正确领导下,辛勤劳动,努力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特别是教…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全面改革开放。十多年的成功实践,推开尘封网结的窗口,延揽八面来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速度大大加快了,给国家以强劲的活力,给人民以更多的实惠。面对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充实自豪感和荣誉感。  相似文献   

18.
小康社会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邓小平小康社会思想的哲学思考主要从下列几个方面来阐述:第一,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是对传统小康思想的继承与超越;第二,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是对西方现代化的扬弃与超越;第三,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是对我国现代化蓝图的描绘与展望;第四,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是对毛泽东社会发展战略的修正与完善;第五,邓小平的小康社会是对单纯的物质主义生活观的否定与重构。  相似文献   

19.
宁波开放的20年,是宁波人民在邓小平开放思想指导下,从宁波实际出发成功探索的20年。其成功经验和做法是: 第一、解放思想,抓住机遇,不失时机对外开放。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从自己的实际出发来制定政策。这次全会提出了改革、开放、搞活的重大战略方针,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有一个正确的开放政策。”在邓小平开放思想指引下。1979年7月,中央决定对广东、福建两省对外经济括动实行特殊政策和优惠措施;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设置经济特区,以吸收外资,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法。面对这个深刻的变化,宁波人民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束缚,摆脱因循守旧、闭关自守的陈旧意识,树立了改革开放的新观念,不失时机地抓住机遇,为宁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同志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对外开放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对外开放问题邓小平同志做了许多深刻的论述。三十年的对外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