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刘忠德接替贺敬之出任文化部代部长后,文化圈内外人士十分关注:刘忠德过去是干什么的?他将怎样来当这个被认为是“最难当的部长”,对文化部的工作有什么打算?为此记者专门访问了这位新部长。既有困难又有信心刘忠德听了记者的提问,坦诚地回答道:“我也深知文化工作的艰巨,足以使许多有才智、有经验的  相似文献   

2.
8月底由文化部召开的“全国整顿清理文化市场工作会议”,是北京平暴后全国文化界的一项重要活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文化厅局长们踊跃赴会,有的省市主管文化工作的副省长、副市长或党的工作的负责人也前来参加。人们都关心平暴后,中央对文化工作有什么新精神?党的文化政策有没有变化?  相似文献   

3.
文化部领导班子已焕然一新。这个新班子将怎样开展工作?有些什么主张和抱负?这些,都是海内外所共同关心的。本刊记者就此访问了文化部新领导班子成员,他们的谈话,发自内心,不拘一格,饶有风趣。他们将既当「官」,又当「家」:在担任领导职务的同时,仍旧坚持从事他们原来所做的作家、翻译家、演员等专业工作。  相似文献   

4.
“中国人能接受我的作品吗?”美国著名现代艺术家罗伯特·劳生柏(Robert Rauschenberg)在来中国前曾有这一耽心。然而,到了十一月十八日,当《劳生柏作品国际巡回展览》在北京的中国美术馆开幕后,他的这一顾虑消除了。中国文化部副部长周巍峙为展览开  相似文献   

5.
2005年春运是第五次大面积提速后的第一个春运,据预测今年春运期间将发送1.45亿人,铁道部将如何解决难题?随着春节一天天临近,人均不足 一根烟长的中国铁路,每年都要在春 节前后的短短40天内承载中国10% 人口的大流动。2005年的春运将和 去年有什么不同,铁道部将如何确保 2005年的春运?老百姓该怎么买票? 为此《瞭望新闻周刊》记者专访了铁 道部运输局局长吴强。  相似文献   

6.
<正>有人问马云他的理想是什么。马云说:"有人问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希望20年后中国的天是蓝的,水是清的,我们的空气是可以呼吸的。最近大家问:你的幸福感是什么?有幸福感吗?什么是最基本的幸福感?我认为就是沐浴阳光。三点水的‘沐’和‘浴’,就是要有水,要有木,要有食品,要有阳光。不管你挣多少钱,你享受不到‘沐浴阳光’的时候,其实是很大的悲哀。我在微博上看见,老潘、任志强经常说‘哎呀,今天北京的天多么蓝’,好像发了  相似文献   

7.
“为什么当今社会主义世界会发生普遍的危机?”“什么原因促使中国义无反顾地走上了一条改革的道路?”“中国的改革给世界其它地方带来了哪些教益?”世界著名未来学家、墨西哥至上报记者托夫勒夫妇于去年访华后发表文章,从未来学角度阐述了他们的见解。现摘要如下,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8.
《瞭望》1985,(52)
一九八五年的最后一页日历即将翻过的时候,你的心情会怎样?是激动,还是感慨?辞旧迎新年年有,而即将过去的一九八五年有什么不同于往年?用前美国驻华大使恒安石的话来说:中国正处在激动人心的时刻。我们认为,他的话是有一定道理的。一个外国人尚且能看出中国在发生巨变,那么,生活在祖国大地的中国人怎会没有切身感受呢?  相似文献   

9.
1992年,中国局势稳定,改革深化,经济持续增长,独立自主、灵活务实的外交取得丰硕成果。那么在这一年间,外国人如何看待中国?外国舆论对中国的反应有什么变化?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和地位又如何呢?“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回顾一年来海外报刊对中国的评论,也可以给人启迪与教益。  相似文献   

10.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伟大事业中,我们回顾10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所进行的长期斗争,有必要提出这样一个理论问题: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有没有我们民族的思想前提,或者说,有没有具有中国特色的空想社会主义。如果有,它和西欧近代空想社会主义有什么区别?它在中国近代社会发展中有什么意义?中国的社会主义是怎样从空想转变为科学的?中国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转变的标志是什么?从理论上搞清这些问题,对于认识中国走向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预定今年第四季度召开的全国生态经济科学讨论会,将围绕“生态经济与四个现代化”的总题目,进行学术讨论,并将正式成立中国生态经济学会。 生态经济学是一门刚诞生不久的边缘学科。在我国,这个名称的出现仅仅有二三年历史。它究竟怎样出现于科学之林,以什么为研究对象,有什么应用价值?为此我们专门访问了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生态经济学会筹委会成员、著名生态学家侯学煜,请他就以上问题谈谈看法。 关于什么是生态经济学,侯学煜说,这个名称,  相似文献   

12.
十七大召开之时,把2020年中国人均GDP将比2000年翻两番等一系列新的要求作为小康社会的实现目标提出,这一提法有基础吗?这一目标有可能实现吗?这一目标的实现会遇到什么难点?必须有什么样的新突破?必须走一条什么样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3.
李大庆 《民主》2008,(1):F0003-F0003
李大庆,1973年生。1997年毕业于西安美院美术教育系,现任教于陕西理工学院艺术学院。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敦煌创作中心委员,《中国书画报》特聘画家,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会员,陕西省美协会员,汉中市政协委员,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同志关于中国社会现代化思想和目标模式,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社会现代化的根本指导思想,为中国社会现代化指明了方向。它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一、中国社会现代化科学概括的独创性 中国现代化的内涵是什么?中国现代化追求的目标模式是什么?这既关系到现代化的方向,又是决定现代化事业成败的关键。邓小平同志高度重视这个问题,早在1979年10月30日,在中国  相似文献   

15.
《瞭望》1985,(52)
中国:一九八五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形势究竟如何?中国:一九八六年将为自己塑造一个怎样的形象?中国置身其中的世界在过去的一年里所发生的一系列重大事件意味着什么、在新的一年里有何趋向?这不但本刊编辑部深为关注,想必读者也有同样心情。因此在辞旧迎新之际,本刊特邀各方人士聚集一堂,分组畅谈天下大事。文化教育部分座谈意见已先期登出。这里是政治、经济、国际部分。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5,(52)
在即将告别1995年的时刻,人们欣喜地获悉:我国于1980年提出的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经济总量翻两番的宏大战略目标,已于今年——1995年提前5年实现.这是中国发展建设史上一个伟大的胜利.一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的国家,在短短15年间使国民经济呈现如此快速的增长,这在当今世界上有过吗?没有.这说明什么?这说明,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英明的、正确的;党中央提出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总路线和各项有关改  相似文献   

17.
从人治到法制的转型,曾在法学界和理论界有过一场非常大的争论。就是1978年后伴随着思想解放、伴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过一场人治和法制的讨论,启动了对于法的全面认识。什么叫法?究竟什么是法制和法治?  相似文献   

18.
美国和中国的教育,可以说是世界上差别最大的两种教育制度。作中美教育比较研究最有意思,最有启发,最能引人深思,在品质教育方面也是同样。近10年来,美国的教育界开始重视品质教育(Character Education),有时也叫做道德品质教育(Moral Character Education);同时,在太平洋的西岸,中国的教育主管部门开始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笔者比较赞同华东师范大学赵中建教授的译法:Quality Education)。那么,在美国,品质教育的内容是什么?在中国,什么是素质教育?它们各有什么特点?有没有可以相互借鉴的地方? 80年代,美国经济衰退,就业率下降,犯罪率上升,美国朝野纷  相似文献   

19.
《瞭望》1984,(23)
记者:钟惦棐同志,您认为今天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有什么重大的趋势值得我们注意?或者说,中国电影艺术的发展,在今天有趋势可言吗? 钟惦棐:有,而且是大趋势。一九五六年在《文汇报》开展过一次提高电影质量的讨论,一九八二年又在南北两家报纸《文汇报》、《中国青年  相似文献   

20.
编后语     
今年九月,是党的“八大”召开三十周年,也是我国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取得决定性胜利的三十周年。这两个三十周年意味着什么呢?它意味着,在三十年前,科学社会主义已经扎根于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它意味着,中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建立,已经有了整整三十年的历史;它也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于中国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已经有了三十年的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