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们的教育得了"病",而且病得不轻。是否"病入骨髓"尚待研判。但起码已非"肌肤之疾"了。教育关系千家万户,关系整个民族的现在和未来。"灭史断其根,灭教绝其后",只有最短视的民族才不惧怕教育的毁灭。为此,本刊邀请资深专家、学者乃至教育官员一起为教育"把脉":不论是冒进、浮夸、攀比、追求大而全的教育风气,还是以成绩为本而非以人为本的教育取向,抑或有关部门垄断教育资源、把持教育决策权管理权的现实……无不为众人严词抨击;而面对教育的种种乱象,  相似文献   

2.
高广 《今日民族》2003,(8):60-62
全面、准确、广泛、深入地开展民族法制宣传教育,依法正确处理民族问题,合理调整各民族之间和民族内部的各种利益,用法律保障民族团结,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是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为推进依法治国方略的一项重要任务。本刊特请云南省民委副主任、省民委“四五”普法领导小组副组长高广同志介绍云南自2001年启动民族法制宣传教育《“四五”规划》以来的新成果、新经验。  相似文献   

3.
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民族工作实践贯穿着民族工作与社会经济、政治、宗教、教育等各项工作相统一的思想 ,其中又特别重视处理好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民族工作规律与教育工作规律的关系。“三个代表”思想不仅为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南和精神源泉 ,也为 2 1世纪中国民族理论和民族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4.
爱国主义教育中不可忽略国耻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耻教育,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把历史上自己所经受的损害和耻辱用来对自己的人民(特别是对青少年)所进行的教育。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优良的爱国主义传统,一贯讲气节、重情操,有强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位卑未敢忘忧国”,“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流传于民间的不朽名言,就是中华民族优秀儿女爱国美德的生动写照。从忧国忧民的屈原,到“外敌末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从“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到浩然正气、虎门销烟的林则徐;从宁死不屈,跳崖殉国的狼牙山五壮土,到宁可饿死不…  相似文献   

5.
民族高校学生的价值取向与多元价值载体具有密切的关系.只有将民族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多元价值载体和思想政治教育文化价值相统一,才能增强学生对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的共同价值取向,并在此基础上实现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文化与民族高校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文化相融合,以此为民族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二课堂”、网络及宿舍等多元价值载体赋予易于认同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6.
加强民族教育,优先发展民族教育,对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脱贫致富,实现社会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在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西部大开发战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的新形势下,民族教育传统的发展战略应向“以人为本和特色化发展”的战略转变。“以人为本和特色化发展”发展战略要以民族教育的优先发展、民族地区人才资源开发、民族教育特色化发展及其政策为保障。为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教育方针,必须进一步加快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发展少数民族教育需解决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魏立坚 《前沿》2009,(3):89-91
我国发展少数民族教育(包括民族语文教育和接受其他民族语言文字教育)是国民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全面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保证,也是体现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和共同繁荣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胡锦涛同志指出:“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工作必须把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作为主题。”大力发展民族教育,就是贯彻和落实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是全面提高少数民族人民的科学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8.
戴文亮 《前沿》2012,(20):122-123
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社会公平必然渗透到民族教育领域,民族教育公平成为新时期民族工作重点.民族文化多样性一直是人类社会的显著特点,多元文化为民族教育公平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分析了西方多元文化教育公平理论、论证了多元文化与教育公平间的关系进而提出民族教育公平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9.
海巴根那 《前沿》2002,(9):59-61
关注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关注民族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传统文化 ,是时代赋予我们民族教育者的历史使命。所以 ,担负着民族教育现代化责任的人 ,必须认清民族传统文化与民族教育现代化的关系 ,寻找适合自己民族发展的最佳道路  相似文献   

10.
王巧 《青年论坛》2004,(5):34-36
任何国家和民族 ,在任何时期都重视信仰的塑造和引导 ,都要通过不断的思想灌输和实践磨练 ,培育出一种社会主导理想和信仰 ,使之成为社会的精神支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信仰的塑造和引导要做到先进性与广泛性的有机结合。青少年的信仰教育直接关系我们民族未来的素质 ,关系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对青少年进行信仰教育必须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符合青少年学生思想规律为依据  相似文献   

11.
邓小平同志为景山学校题词写道:“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地区的教育如何适应“三个面向”,这是一个关系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和适应四化建设的问题。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板尧村是一个苗族聚居的村寨,历来文化教育落后,但自86年开展双语教学始,文化教育状况有了起色。笔者面对这一新事物有所感,特进行了调查,并提出一些探讨性意见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2.
民族院校创新教育课程建设关系着民族学生创业教育、民族院校创新教育进展、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而对于相关院校创新教育课程建设还需要考虑到民族学生的特殊性以及民族院校的实际情况。基于以上需求和条件,下文提出了民族院校创新教育课程建设众筹模式引进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13.
民族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及政策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教育投资体制改革应坚持“有进有退,适度竞争”的原则,应建立起以国家为主、地方为辅的投资体制、设计双赢的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建立补偿性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建立起以就业为导向的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建立起以产业为导向的民族教育投资体制和建立起规范的民族地区义务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4.
“新发展理念”与“高质量发展”之间存在实然的促生关系。通过与新发展理念下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积极互动,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可以追求自身的高质量发展。发展教育学的“发展”“教育与发展”“教育发展”的三维共振模式能够阐释这一实践过程。“发展”的维度:新发展理念下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构成了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外部环境;“教育与发展”的维度: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可以通过优化自身规划与功能耦合,满足外部环境的需要;“教育发展”的维度: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在满足外部环境需要的同时,综合提升自身创新性人才培养与科学知识生产服务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5.
西部大开发与湖南民族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部大开发为湖南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有利于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为此 ,必须加快民族经济发展 ,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加强民族法制建设 ,注重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 ,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教育 ,以促进民族关系的进一步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6.
彭东琳  舒代平 《传承》2012,(16):42-45
深入剖析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机制的基本原则和内容体系,根据思想政治教育演化的机理预测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的发展趋势,提出建立健全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机制与构建和谐民族关系的思路,将有利于为政策制定者提供理论参考和社会的良序运行。  相似文献   

17.
党中央在《关于建国以来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总结了我国建国以来三十二年的伟大成就之一是“实现和巩固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形成和发展了五十多个民族平等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并且指出了“现在我国的民族关系基本上是各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下民族问题、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作出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科学的新的概括,提出了我国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性质、基本内容和基本原则。为我国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工作,为改善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指出了工作方向。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八大对新形势下民族工作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要“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促进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9.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关系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关系既反映中央与一般地方的权力分配关系 ,也反映一个统一主权国家内各民族之间关系 ,特别是主体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关系。实现民族平等是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关系治理的重心 ,因此 ,中央与民族自治地方政治关系的本质是民族平等权。民族政治关系的理论体系是以民族平等权为核心范畴和多样性统一的基础而演绎出来的逻辑整体 ,是一个由必然权利 (民族平等权 )、应然权利 (生命平等权、政治平等权和发展权 )和实然权利 (少数民族公民权利、自治权以及与之相应的政府职责 )等组成的权利体系。民族权利是民族政治学理论的基本组成部分 ,中国的民族政治学理论应由以“政治权力”为核心范畴的“权力学”向以“民族权利”为核心范畴的“权利学”转变。  相似文献   

20.
何林  蓝蔚 《前沿》2013,(19):117-120
“合理性”要求西部民族地区的实现教育公平,需要从民族地区社会整体的发展和稳定以及社会成员的个体发展和需要两者的辨证关系出发,尊重受教育者的基本权利,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实现教育成功机会和教育效果的相对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