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和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教养制度作为我国特有的一项法律制度;自20世纪50年代正式建立以来,对于重大历史任务的完成和正常社会秩序的维护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随着民主与法制的发展,劳动教养制度在适用程序、监督程序、人权保障等方面的问题日益暴露,导致劳动教养制度的存废之争愈演愈烈。为此,我们只有对劳动教养程序加以完善,才能使其保持与时俱进的活力.  相似文献   

2.
蔡小娥 《学习月刊》2014,(20):31-32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完善对违法犯罪行为的惩治和矫正法律,健全社区矫正制度。"劳动教养制度的主要执行主体是公安机关,其最大硬伤是无法可依。由于无法可依且决定权掌握在公安的手里,又缺乏制衡和监督,因此劳动教养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滥用,甚至被用于"政治戒惩",王慧事件就是明证。  相似文献   

3.
劳动教养是对具有轻微犯罪行为和违法行为又符合劳动教养收容条件的人所采取的一种强制性教育改造措施,是我国预防犯罪、减少犯罪的重要法律制度之一。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自创立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劳教法制实践中,为维护社会治安,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直到今日,人们对劳动教养制度在我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依然意见不一。概括起来看,目前,在劳动教养法律  相似文献   

4.
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制度,该制度实施近50年来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秩序,预防和减少犯罪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日益显露出一些与现代社会民主法制发展和社会进步不相适应的问题与弊端,如定性模糊、与国家的基本法律和国际人权公约的有关规定冲突等。改革完善现行劳动教养制度,作者认为,根本之策是尽快出台一部统一、规范、独立的劳动教养法典,并就未来劳动教养法典应当包含的主要内容作了初步的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5.
劳动教养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改革的立法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俊 《实事求是》2005,(6):49-52
劳动教养制度是我国特有的一项制度,该制度实施近50年来,在维护社会治安、稳定社会秩序、预防和减少犯罪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也日益显露出一些与现代民主法制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不相适应的问题与弊端,如定性模糊、与国家的基本法律和国际人权公约的有关规定冲突等。改革完善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应尽快出台一部统一、规范、独立的劳动教养法典。  相似文献   

6.
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自上世纪50年代诞生以来,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该制度已明显不适应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全面建设,该制度还存在着与我国有关法律和国际条约相矛盾、其程序性规定有明显的缺陷、适用范围不规范和规定的期限不合理等问题。为了完善该制度,应制定统一的《劳动教养法》,完善其裁决体制,健全其审理程序,合理规定其适用范围和期限。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4,(2):41-42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审议国务院关于提请废止《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问题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劳动教养的补充规定》的议案。公安部副部长杨焕宁指出,劳动教养制度施行50多年来,为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确保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8.
关于劳动教养制度创立的背景、目的和职能,目前一些学者存在某种误读,认为劳动教养的创立主要是为了适应"反右"这一政治斗争的需要。例如,有的观点认为,劳动教养是当时处理"右派分子"的首要手段,甚至有人认为在1957年  相似文献   

9.
宋立卿 《党史博采》2007,(10):46-47
关于劳动教养制度创立的背景、目的和职能,目前一些学者存在某种误读,认为劳动教养的创立主要是为了适应"反右"这一政治斗争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废止劳动教养制度和劳动教养法律规范的决定,是积极回应社会呼声的正确决策,但后续工作仍有很多问题、很大难度、很高成本,深化认识、形成共识、汇聚合力并非易事,须要更深入地剖析这个复杂事物。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劳动教养制度的产生背景、异化过程具有特殊国情,因其缺乏正当性、有效性且严重违背人权原则,在当代行政法制史上处于尴尬地位、扮演恶人角色,在建设法治中国的背景下必须令其寿终正寝;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需要和当今世界法治发展潮流出发,应当运用法治思维建立新型的违法行为、犯罪行为矫正法制,运用法治方式抓好废止劳教制度和法规后的制度衔接,这是非常复杂、极为艰巨的法治建设工程,从许多迹象看,能否推动其往正确方向前进还有颇多变数。  相似文献   

11.
饱受各界诟病的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部分违法行为的入刑规制要引起相当的重视。在脱离劳动教养制度肆意适用侵害人权的同时,更要防范因部分违法行为入刑规制而又陷入到重刑主义侵害人权的泥淖之中。对此,应该重视人权保障,强调刑法的谦抑性原则,用现代的法治观念来引导和加深公众对恢复性司法和开放式处遇的认识,发展和完善符合国际新趋势的社区矫正制度及相关制度,不断改进和完善包括刑事法律体系在内的规制体系等等。通过这些举措,在劳动教养制度废除后形成一个协调有序、衔接自然的违法行为规制体系,在实现有效社会管理的同时又实现对人权的充分保障。  相似文献   

12.
袁士鹏 《共产党人》2008,(11):42-44
我国的劳动教养制度是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制度,从创立到现在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宁夏自1958年在西湖劳教农场收容劳教人员以来,近50年的时间里,劳教工作始终围绕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民主法治的发展进步,现行劳动教养制度已经与实行依法治国方略、尊重和保障人权的时代潮流严重脱节,"上访妈妈"唐慧被劳教事件拷问着我国现行的劳教制度。以正当法律程序为视角,结合"唐慧案"分析现行劳教制度的弊端,并且提出相应的改革建议。  相似文献   

14.
黄蓓  邓佳丽 《求实》2006,(Z3):95-97
一、劳动教养制度的历史沿革劳动教养制度创设于1955年8月,1955年下半年,我国在取得全国范围内的镇压反革命运动的重大胜利的基础上,又在机关内部开展了大规模的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运动。1955年8月25日,中共中央发布了《关于彻底肃清暗藏反革命分子的指示》,该指示明确指出:“对这次运动中清查出来的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除判处死刑和罪状较轻、坦白彻底或因立功而继续留用的以外,分两种办法处理。一种办法,是判刑后劳动改造。另一种办法,是不够判刑、而政治上  相似文献   

15.
咨询台     
《正气》1998,(12)
交警让我帮他值勤对不对?咨询台国家要求取缔、关闭或停产的土法生产企业有哪些?共产党员被劳动教养的,是否一律开除党籍?编辑同志:近几年,有不少共产党员因违法违纪被劳动教养。请问,党员被依法劳动教养的,是否都要一律开除党籍?大同杨成行杨成行同志:劳动教养...  相似文献   

16.
冯望 《唯实》2007,(10):90-92
听证制度作为一项重要的程序制度,已成为现代行政程序法的核心制度。听证制度在我国确立并有了较大发展,但其适用范围狭窄且没有明确统一的适用标准。故有必要确立其适用范围的标准:行为标准和利益标准,并不断完善行政听证程序。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鞍山市国税局职工李文娟因为举报税务局内部存在违反税收法规的行为,被鞍山市国税局两次辞退,还被劳动教养一年。日前,沈阳市于洪区法院做出判决,认为鞍山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对李文娟所作的劳动教养决定“,认定事实不清,主要证据不足,适用法律错误”。(3月29日《新京报  相似文献   

18.
<正>理论和实践表明,制度就像一张无形的网,将社会中的人和事框进它所设立的秩序中;人们在享受制度带来的自由与秩序时,也可能会遭遇其带来的不公和代价。无论是刚刚废除的劳动教养制度,还是新颁布的"单独二孩"政策,总驱使着具有"终极关怀"情结的人们,渴望废除"恶"的制度,制定并实施"善"的制度,从而让制度插上道德的翅膀。如何让制度插上道德的翅膀?这显然是一个复杂的理论和现实有机统一的伦理问题。李刚先生新著《制度·创新·伦理——制度伦理视域下的制度创新研究》(四川大学出版社,2013年出版)便是这种探索的成果,是一部颇为令人信服的著作。  相似文献   

19.
案情介绍 1999年11月的一天,江苏省东台市某青年(下称H青年)在天津打工时,将他人的一辆自行车偷走,天津市劳动教养管理委员会于2000年1月31日作出津劳教审(2000)242号劳动教养决定书,决定对H青年劳动教养一年.该青年不服,向天津市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但未能如期收到行政复议决定书,随后诉至江苏省东台市人民法院.  相似文献   

20.
中国的劳动教养制度第一次明确提出,是在建国初期的“肃反”运动中。从1951年到1953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镇压反革命运动,三反、五反运动,逮捕、拘留了几百万犯罪嫌疑人,其中大多数犯罪嫌疑人被判了刑,相当数量的人被判了死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