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青年与青少年研究 邓小平未成年人法制教育思想初探/薛深(l) 试论青少年科技普及的战略意义/朱长胜(l) 亚社区中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思考/晋源军, 陈险峰(l) 透析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特征/刘文欣(l) 未成年人犯罪的现状、原因及对策探讨/吕红梅(l) 论当代青年政治人格的建构/苏宏伟(2) 试论青年文化的高层次提升/张骨(2) 志愿服务:公民道德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吴先浪(2) 网络交往对未成年人社会化影响的相关问题综述/陈 先建(2) 中国青少年思想价值观变迁研究—基于239首流行 歌曲的分析/马琴芬,马德峰(3) 论加强青少年的科普教育/…  相似文献   

2.
青年与青少年研究对毛泽东青年观的思考 孟东方 (1)论互联网的四大悖论———互联网对青少年发展影响的哲学思考 吴玉荣 (1)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刘 琼 (1)跨越障碍 :青少年弱势群体的心理关注 张秀芝 ,王金萍 ,解兰春 (1)试论当代中国青年价值观的基本特征 梁变凤 (2 )“入世”与农村青年人力资源的开发 汪 慧 (2 )试论青年健康人格的培养 孙 涛 (2 )论新时期大学生人生价值观教育 郝 琴 (2 )高校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则 李长恩 (2 )论青少年思想政治工作进网络的必要性及途径 李宗民 (2 )道德情感教育与…  相似文献   

3.
我国志愿服务国家性立法的缺位,导致青年志愿服务中的诸多纠纷日益暴露。根据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立法现状和我国地方性志愿服务立法的有益尝试,借鉴志愿服务成熟国家的立法经验,要健全我国青年志愿服务法律保障机制,目前亟须做好三项工作:(1)出台《志愿者组织法》,规范青年志愿者组织;(2)科学细化青年志愿服务的责任;(3)明确保障青年志愿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第十一届全运会志愿者的调查,探索了我国目前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现状、个人因素对志愿服务的影响、志愿组织在志愿活动中的作用以及在组织志愿活动中存在的问题。调查数据显示,大型赛事活动中青年志愿者总体参与率较高,志愿服务意识不断提高;参与动机体现出利他动机与利己动机的结合;性别、教育程度以及政治身份等因素在志愿服务的参与过程中存在着某种程度的影响;志愿组织在青年服务过程中发挥着多样化的作用,但目前还存在着社会支持率不高、服务形式单一、资金缺乏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括号内数字前者为期号,后者为页码)青少年研究和谐社会中大学生的角色建构陆士桢(1,1)当代大学生公众形象调查报告卢德平(1,7)当代大学生道德取向的比照与嬗变石国亮(1,15)——兼论基于“中层理论”的道德建设新方略大学生消费价值观遭遇文化帝国主义苏志宏(1,20)消费主义思潮与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刘俊彦(1,24)传播与大学生食品消费陈彤旭,等(1,31)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与和谐社会的构建陈学明(2,1)志愿服务与绿色生活谭建光(2,6)——青年志愿者绿色环保服务项目分析津贴志愿者概念及其论证汪智汉,吴猛(2,12)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年研究的回顾…  相似文献   

6.
文章界定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基本概念,比较了它与企业公益活动、一般青年志愿者服务的异同点。在回顾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历史后,特别是列举了国内知名大学的志愿服务开展的情况,从中归纳了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两大理论基础:即自我实现论和社会互助论。在此基础上,针对志愿服务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2006年,围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两千余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参加了“3.5“、“九九重阳节“和“青春辉映夕阳红“社区志愿服务等行动,服务群众18500余人次;团员青年结对服务离休老干部活动,“为奉献者奉献“,在服务老干部的同时,青年志愿者也接受了一堂生动的人生价值教育课;围绕城市文明,开展“爱心上海“献血志愿者行动、“植树绿化,美化家园“护绿保洁等主题活动;组织151名青少年参加了旅游节、特奥会等重大活动的志愿者服务工作;选送1名青年赴滇志愿扶贫支教;1227名注册志愿者进入崇明县青年志愿者信息库,初步建立了梯级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8.
2006年,围绕服务和谐社会建设,积极开展青年志愿者服务,两千余人次的青年志愿者参加了“3.5“、“九九重阳节“和“青春辉映夕阳红“社区志愿服务等行动,服务群众18500余人次;团员青年结对服务离休老干部活动,   “为奉献者奉献“,在服务老干部的同时,青年志愿者也接受了一堂生动的人生价值教育课;围绕城市文明,开展“爱心上海“献血志愿者行动、“植树绿化,美化家园“护绿保洁等主题活动;组织151名青少年参加了旅游节、特奥会等重大活动的志愿者服务工作;选送1名青年赴滇志愿扶贫支教;1227名注册志愿者进入崇明县青年志愿者信息库,初步建立了梯级服务网络.……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九大提出,要"推进诚信建设和志愿服务制度化"。青年是我国志愿服务队伍的主要群体,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工作满意度的高低对其能否持续参与志愿服务具有重要影响。统计分析表明,组织环境与志愿者工作满意度之间存在显著正向关联,其中同事关系和组织参与对志愿者工作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而领导风格对志愿者工作满意度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启示政府和志愿服务组织管理层,必须深入了解和掌握青年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心理和动机,在营造良好同事关系和扩大志愿者组织参与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0.
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实现有效的个体心理调适是新的时代性课题。针对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活动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应该展开辩证的、理性的分析,立足志愿者个人心理特点,借助政府及相关社会组织的指导和协调,构筑适应志愿服务活动的新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1.
从“劳工神圣”的新伦理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青年与青年工作王永祥4-(3)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开创共青团工作新局面田向利1-(3)青少年弱势群体受精神虐待现象探析吕卫华1-(7)论青年的道德修养徐国强,王晨燕1-(10)适应社会需求的大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的构建李真1-(13)试论新时期共青团工作的继承与创新祁刚,张振宇1-(16)青少年公德教育刍议辛香茹,辛香玲2-(23)时尚和引领:当代都市青年生活方式余逸群2-(26)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的共青团和青年工作梁志勇2-(28)对大学生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对策李旭春,陈瑞英2-(31)大学生心理健康教…  相似文献   

12.
青年与青少年研究党的三代领导核心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青少年发展 /赵建平 ( 1)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时代观 /王建军 ( 1)大学生自杀原因的社会学思考 /董莉莉 ( 1)浅析少年儿童工作者的现代意识 /吴建明 ( 1)从青少年犯罪案件看道德情感教育的缺失与培养 /秦红岭 ( 1)论青少年知法、守法和用法的辩证关系 /李泽民 ( 1)大众文化与青年教育刍议 /贾 伟 ( 2 )青少年偏差行为及其预防对策 /李爱芹 ( 2 )互联网思想政治教育与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马倩 ( 2 )传统文化对青年人才的制约及相应对策 /郑浩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语境中的当代青年…  相似文献   

13.
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05年底,全国青年参加扶贫济困、医疗卫生、科技、环保等志愿服务1.8亿多人次,累计为社会提供了近56亿个小时的志愿服务,经过规范注册的志愿者超过了1400万人。目前,云南省16个州市、129个县(区)、40余所大中专院校全部建立了青年志愿者组织,各类青年志愿者服务站共有3200余个,青年志愿者总数达到了30余万人。青年志愿者行动在服务中形成的“奉献、互助、友爱、进步”的志愿精神,体现了人与人之间互相关爱,人与社会之间互相融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文化理念,对构建和谐社会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于2016年3月16日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自2016年9月1日起施行.这部法律对发展慈善事业,弘扬慈善文化,规范慈善活动,保护慈善组织、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等慈善活动参与者的合法权益以及促进社会进步具有里程碑意义.从慈善文化角度而言,青年的慈善行为主要是参与以服务他人和社会的志愿服务而养成的.青年群体与慈善的关系,不仅关系到社会慈善意识与青年慈善行为的建构,也关系到青年个体成长发展的历程.为此,北京青少年教育与发展研究基地、北京青少年研究所于2016年5月20日-22日举办了主题为“中国慈善传统文化与青年志愿服务”研讨会.  相似文献   

15.
青年志愿者对艾滋病非常关注,也有对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进行志愿关怀服务的愿望,倾向于从事改变周围人群态度入手的间接志愿服务工作。但是,大部分青年志愿者没有受过相关的培训,没有做好与愿望相称的相关准备。同时,青年志愿者对组成网络合作进行面向艾滋病人和感染者的关怀志愿活动有强烈的兴趣,志愿者之间的互动对他们态度的改变和能力的提升具有很深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无论从志愿者的人数、志愿者的素质,还是从志愿者的贡献能力角度分析,高校青年志愿者都是志愿活动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对于正处于人格塑形期的高校青年志愿者来说,如果缺乏成熟规范的激励措施,而仅仅依赖一开始的激情与好奇很难维系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力与热情。当前高校青年志愿者激励中存在着激励方式不恰当、对志愿者角色定位不准、尚未得到全社会认可、尚未形成规范的志愿者文化、志愿者激励前后延伸不足五个方面的问题。对此,提出应完善高校青年志愿者激励方式,促进志愿者活动专业化;实现"三个结合",形成社会化激励体系;积极建设志愿者文化,实现志愿者激励贯穿服务全过程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专论继承传统 ,担当使命 ,开拓未来———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80周年“青年与使命”理论研讨会发言摘要 /张九萍等 (3)青年及青少年研究“不教而教” :一种主体性大学生道德教育模式述要/秦红岭 (1)青少年逆反心理之社会学分析 /李庆丰 (1)网络文化对都市青少年成长的影响 /杨 锃 (1)大学生择业心理误区与挫折心理调适/贾 伟 ,张立成 (1)社会转型期青少年事务管理的政府行为研究/王菁哲 ,王  (2 )社会转型期青年政治心态变化轨迹与特点分析/董金平 (2 )学校环境下网络道德与传统道德优势特征比较/徐 红 (2 )正确引导青少年网恋行为 /…  相似文献   

18.
社区志愿服务被越来越多的青年认同和响应,在全国以及一些省市,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活动经常如火如荼的开展,而基层团组织在开展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时则面临着缺乏经费、缺乏专职工作人员,青年志愿服务人员流动性大等困难。应健全社区青年志愿服务工作机制、加强志愿服务理念的传播、设计适合青年发展的志愿者团队活动机制、选准社区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发展方向,促使社区青年志愿服务更好更快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现状与对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大学生志愿者是我国青年志愿者的主力军,由具有一定思想觉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在校大学生组成。推进志愿服务工作对于塑造大学生健康人格具有重要作用,但当前我国志愿服务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将结合高校志愿服务的实际,在思想教育、制度建设、培训、集资使用等方面提出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作为我国青年志愿者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已经成为大学生接触社会以及服务社会的一种重要渠道和途径。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在适应全球化趋势的过程中做出符合自身发展规律的调整,服务领域不断拓宽,队伍不断壮大,志愿服务的机制逐步完善,呈现出不断发展的良好局面。但是,高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制约着高校青年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引起重视并寻找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