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0 毫秒
1.
《外事管理概论》是国际政治系本科生的限制性选修课,为外事管理方向的学生开设,课时为每周三学时。本课程熔外交学和管理学于一炉,以外事案例带动教学,向学生系统讲授中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的外事管理基本知识,帮助学生熟悉和掌握外事管理的概念、理论和原则、外事组织和外事人员以及涉外事务的管理等。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外事管理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事管理是一种具宏观性质的行政管理,是对包括外交在内的涉外行政事务的管辖和处理。外事管理有自己的目标、主体、规范、客体和手段等。任何国家为了实现其对外政策所追求的目标,巩固本国统治阶级在国内的统治地位,都需要设立相应的外事管理机构和人员,制定相应的外事管理法规,来实行对涉外事务的领导和管理。  相似文献   

3.
《涉外秘书学》是为国际政治系本科生开设的一门限制性选修课,是国内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兴起的一门新学科。本课以涉外秘书工作及涉外秘书人员在当今社会中的活动形态为研究对象,系统讲授涉外秘书工作的职能、任务及其规律,涉外秘书人员的基本  相似文献   

4.
本院张学斌副教授编著的《中国涉外法概论》一书,1997年12月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学好涉外法规,是每一个涉外工作者和相关专业的在校学生的重要任务。当前和今后的工作,需要他们不但熟悉某方面的涉外法规,而且还必须比较全面地了解其他方面的涉外法规。现在,有关涉外经济法、涉外行政法等教材可以找到多种,但很难发现将我国涉外法规作为整体全面简要介绍的教材。本书正是为了满足这一需要而编写的。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国家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外交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中国的外交学研究取得了不少的成果,也得到国际上外交学界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中国的外交学学科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当今外交学研究为何繁荣?中国外交学研究有哪些特点?是否形成了自己的流派或学派?目前,中国的外交学研究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为此,本刊特约记者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田田叶专访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张清敏教授。张教授的主要研究领域是对外政策分析理论与中国对外政策,近年来主要研究外交学理论与当代中国外交实践,著有《当代中国外交》《美国对台军售政策研究:决策的视角》等。  相似文献   

6.
以1993年8月国务院颁发《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为标志,我国已正式实行国家公务员制度。根据该暂行条例的规定,国家公务员系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各种工作人员”。这个规定显然也适用于我国各级国家外事行政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但是,《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并未明确载明这一点,更没有考虑到外事机关的特殊性和提出建立国家外事公务员制度的任务。 什么是外事公务员制度(FOREIGNSERVICE)?过去我们通常翻译为外交官制或外务官制,或者外交行政,主要是从比较狭义的范围来理解的。通常认为它是一个国家处理涉外事务的主要形式,具体是指对外  相似文献   

7.
唐国才 《国际展望》2013,(1):12-23,147,148
在全球化和综合国力竞争加剧浪潮下,我国外交资源面临的挑战和危机上升,必须突破传统的概念和框架,主动筹划开发外交资源。以港澳为窗口的珠三角地区是改革开放的先行者,既蕴藏着丰富的外交资源,也面临一系列新的涉外挑战和问题,外交资源与国内社会环境的互动明显。进一步开发我国的外交资源,对于新时期中国与世界的良性互动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外交资源重在国内和地方,必须向下看,向内反刍,既要大力开拓经济、军事,科技设备等物质性硬资源,更要倾心培育人文、理念、思想等非物质性软资源,还要用好港澳台侨等相关涉外资源,积极探索公民社会"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外交外事资源管理新模式,以更好地维护国家权益,服务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8.
与自然科学不同,社会科学通常缺乏应有的精确性。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中,人们在形成和运用概念、命题和框架、方法时,加入的主观成分太多,以致造成了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局面。这种情况在年轻的学科,诸如政治学、国际关系学和外交学等领域,尤其严重。英国著名外交学家尼科松在其所著《外交学》一书中,曾经指出了对“外交”概念使用上的混乱情形。他写道:“在现代流行的语言中,  相似文献   

9.
原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副主任、中央外事领导小组副秘书长林致昌同志,于1995年4月13日来我系作“关于外事工作问题”的报告。林致昌同志在报告中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外事管理工作中的“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工负责、协调工作”的原则,并对外事  相似文献   

10.
2003年10月16日至17日,由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主办、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系承办的第二届全国外交学学科建设暨21世纪中国外交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隆重举行。北京大学副校长吴志攀教授和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常务副院长潘国华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讲话。  相似文献   

11.
正第七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将于2014年11月14-16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论坛是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共同发起,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资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察哈尔学会和本刊编辑部联合主办。本刊及论坛组委会诚邀国内外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外交学等专业的博士生踊跃投稿,具体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2.
新·书·讯     
正中国近现代外交史(第二版)熊志勇等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1月版定价:45.00元本书梳理了从鸦片战争到民国时期中国政府的对外关系史。全书共19章,分别对清代早期的中外关系,鸦片战争期间的对外交涉,近代外交体制的建立,抗战前期的"苦撑待变"外交,参加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南京国民政府外交的终结等问题进行探讨。本书是"中国近现代外交史"课程的配套教材,第一版于2005年出版。作者在初版基础上补充了最新史料,同时注意吸收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并对部分章节进行了调整。本书适合作为高校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及外交学专业的教材使用,也适合作为从事外事工作人员的培训教材。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加强地方外事刊物间的横向交流与学习,全面提高刊物质量,积极适应地方外事侨务工作的新局面,全国外事刊物(新疆)研讨会暨西部考察活动于2005年7月25-28日在新疆举办。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外(侨)办外事刊物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外交外事工作,在浙江工作期间就强调要充分发挥浙江的区位优势、产业优势、体制机制优势,形成政治与经济、政府与民间、中央与地方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地方外事工作新格局,进一步提高浙江对外开放水平;要求打造"优质外事""诚信外事""经济外事"三大浙江外事工作品牌.这些年来,浙江始终以守好"红色根脉"的高度自觉,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持续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外事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高质量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和对外开放重大部署,努力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贡献更多浙江力量,以实际行动彰显争当学习贯彻习近平外交思想排头兵的政治担当.  相似文献   

15.
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共同发起的第十五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将于2022年11月19-20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资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本届论坛及组委会诚邀请海内外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政治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和外交学等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蹦跃投稿。具体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6.
1994年12月20日,由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主办、奥德计算机公司协办的“中国外事工作的管理与人才培养”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共青团中央、新华社、新闻出版署、国家工商总局、全国妇联、中国国际交流协会、国家统计局、中国电子器材总公司、北京旅游学院、北京友谊宾馆、中国教育报以及北京大学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记者共50多人。北京大学国际政治系副主任方连庆教授主持了会议。北京大学副校长梁柱教授、国际政治系系主任梁守德教授代表校、系致欢迎词,强调召开这次会议对于在北大建设好外事管理专业的重要意义,感谢有关单位给予的大力支持。与会领导同志和专家就我国的外事管理工作和人才培养问题发表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见解。现将研讨会的发言按发言顺序摘要刊载如下(未经本人审阅,如有不妥由整理者负责)。  相似文献   

17.
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敉會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肓司共同发起的第十四届全国国际关系、国际政治专业博士生学术论坛将于2021年11月20-21日在北京大学召开。本届论坛由北京大学研究生院资助,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和《国际政治研究》编辑部联合主办。本届论坛及组委会诚邀请海内外各高校及科研机构的政治学、国际关系、国际政治和外交学等专业的博士研究生踊跃投稿,具体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地方外事部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对外友好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对外经贸交流与合作,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和人才,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加入WTO以后,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地方经济建设要求外事工作为其服务的主题更加突出,但服务的方式和手段与过去大不相同,在这种形势下,地方外事工作如何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已成为我们外事工作者关注和探索的焦点问题.  相似文献   

19.
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举措,也是当前严峻复杂的国际形势下维护中国国家利益和人民利益的现实选择。中国涉外法治建设成就显著,重点领域涉外立法不断推进,涉外执法司法合作水平明显提升,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扎实开展,但也存在立法缺乏系统性与协同性、执法司法能力受限等短板。推动涉外法治建设,重在建立系统协同的涉外立法体系,提升涉外执法司法能力,创新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机制。  相似文献   

20.
征稿启事     
《国际政治科学》致力于推进国际关系的科学研究,主要刊登国际安全、对外政策、国际关系理论、国际政治经济、外交学领域的论文,尤其重视与中国对外政策和东亚国际关系相关的研究成果,同时也欢迎其他相关领域的稿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